闽南饮食文化PPT课件
.
26
福建人喝米酒,称“吃酒”,往往喜欢将酒置壶 中在沸水或热水中温热,尤其在冬季温酒祛寒, 添人酒兴。各地均有在酒桌上“劝酒”习俗,饮 乐时好猜拳行令,以增强气氛。酒令行猜与全国 各地相仿,以数字令为多,再配以方言和地方小 调,更见情趣。山区人喜为客人斟满酒,口称 “满上”,表示敬酒者诚心诚意,饮者也须尽心 尽意。而闽南一带则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说, 即喝酒时只倒八分,留有余地。与人干杯,不能 “留空”必须见底。否则将被视为失礼。
展示:
——之研究性学习
.
1
一、福建饮食文化历史变迁
1.汉代以前以“广谱产食”为特征的土著原 民的饮食文化。
2.汉唐以来汉食文化的强势入侵及闽南饮食 文化社会分层的形成和发展。
3.宋元明清时期闽南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与 海菜为基调以多元化为特征的闽南饮食文 化的形成。
.
2
二、闽菜
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常以福州菜和厦门菜 为底部。厦门菜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其烹 调特点是:汤菜要清,味道要淡,炒食要脆擅长 烹制海鲜佳肴。其烹调技法以蒸煎、炒、熘、焖、 炸、炖为特色。 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路菜组成。福州菜路 流行于闽东、闽中、闽北地区;闽南菜则广传于 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三角,闽西菜则盛行 于闽西客家地区,极富乡土气息。闽菜的风味特 色是:淡雅、鲜嫩、和醇、隽永。
在闽南一些乡镇村坊,每当春节将临,长辈们就到 蔗园中与人们一起辞旧迎新,祝孩子们“过年过节, 节节长高。”遇节日办喜事,主人端出请客的四盘 果品,有瓜子、香蕉、桔子和切成节段的甘蔗。
.
30
七、饮食礼仪
1.七分茶,八分酒 2.餐桌上的礼仪 3.做客就餐的饭桌礼仪
.
31
.
3
闽菜的特点
1.刀工严谨,入趣菜中。
.
4
2.汤料讲究原汁原味,保证菜的味道和质量
.
5
3.闽菜的调味比较独特。
.
6
醋熘鱼
.
7
煎糟鳗鱼
.
8
4.烹调讲究火候,做到色香味形俱佳
.
9
三、民间传统特色食品
1.海蛎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0
2.土笋冻
.
11
3.手抓面
.
12
4.卤面
.
13
5.深沪水丸
雄鸡。”
.
29
六、水果食俗
福建所产瓜果品种甚多,其中柑桔、柚子、龙眼、 荔枝、香蕉、菠萝,号称“闽南六大名果”。
省内另一果类珍品为“芦柑”,产于长泰、漳州一 带,是闽南人春节必备年货。节时互赠芦柑,寓有 祝贺新禧、合欢团圆之意。
闽南还出产个小品佳的“柚柑”,俗称“余甘”, 泉州、晋江、惠安一带犹多。
.
28
五、品饮茶习俗
福建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历史。
福建既是茶之王国,福建人对茶自然情有独 钟。
闽南人饮茶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
闽南“茶道”除“饮”之外,还很讲究 “品”,品茶时要眼、鼻、口并用,色、香、 味同辨。
闽南人还有饮早茶之习。同安俗云:“清早
一杯茶,赛过吃鱼虾。早上茶一杯,胜似吃
.
27
在一些地方,人们饮酒时,还不忘劳苦的 耕牛。农忙或节庆时,为耕牛进糍耙,灌 米酒,以滋补牛身。永泰人平素劳作后喝 米酒称“打辛苦”,春耕大忙时给牛灌酒, 也含有为牛“打辛苦”之意。漳州百花村, 节庆时,村民要给水牛喂糯米酒,还要把 盛开的水仙挂在牛犄角上以贺节喜。这种 以酒为契、人牛共庆的场景,可称福建酒 俗中的奇观。
.
14
6.崇武鱼卷
.
15
7.五香卷
.
16
8.榜舍龟
.
17
9.嫩饼
.
18
10.白粿
.
19
11.芋泥
.
20
12.糯米大肠
.
21
13.豆糍
.
22
14.面粉茶
.
23
15.韭菜盒
.
24
16.鸡仔胎
.
25
四、饮酒习俗
福建各地,每遇喜庆或宾客临门,主人总 要沽酒庆迎,闽北古谚有“无客不提 壶”(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的 说法。现时各地仍有“吃酒不讲饮”的流 俗,意即饮酒必须尽兴,纵有“宿怨积恨, 亦可杯酒言消”(清·道光《厦门志》卷15 《风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