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20
② 癫痫性眩晕:临床少见,国际分类属于局灶 性癫痫,通常持续数秒或数十秒,发作与姿 势改变无关。
临床上以眩晕为主或仅仅表现为眩晕的癫 痫实属罕见,眩晕可以是部分性癫痫、特别 是颞叶癫痫的先兆症状。
4、多发性硬化
? 病灶累及脑干和小脑时可出现眩晕,眩晕表 现没有特异性,可为位置性,可持续数天甚 至数周。
2020/4/5
17
5、颅颈交界区畸形
? 常见Chari畸形、颅底凹陷、齿状突半脱位 等,可出现锥体束损害、小脑症状、后组脑 神经和高颈髓损害的表现,有时合并眩晕。 瓦式呼气动作有时可诱发眩晕。影像检查是 确诊依据,需外科手术治疗。
? 儿童眩晕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趋势 是:中枢性眩晕(主要是外伤后眩晕和偏头 痛相关性眩晕)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约占 19~49%。单病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是:良 性阵发性眩晕、外伤后眩晕以及中耳炎相关 性眩晕。
2020/4/5
6
眩晕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 诊断方面:
询问病史时缺乏针对性,常常遗漏诱因、起病形式、 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缓解方式。
2020/4/5
13
④ 小脑或脑干出血:轻度表现为突发性头晕或 眩晕,体检可见小脑性共济失调,大量出血 的恢复期可出现头晕,需颅脑CT等影像学
确诊。内科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需外科手 术。
2020/4/5
14
2、肿瘤
? 往往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出现典型症状和 体征时影像学多能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外 科手术。
① 小脑或脑干肿瘤 ② 桥小脑角肿瘤
2020/4/5
15
3、脑干或小脑感染
? 急性起病,伴有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常有 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感染史。除小脑 和脑干损害的临床表现外,有时出现眩晕。 脑脊液检查是主要的确诊依据,根据病原学 结果,分别应用抗病毒剂、抗生素或激素等。
2020/4/5
16
2010年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背景
? 眩晕的病因诊断对众多医生而言一直是个临 床难题。近年来,随着理论普及和辅助检查 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眩晕已能确诊。但由 于眩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和内科 等众多领域,有些病理生理等基础问题至今 仍未能明确,部分眩晕的病因在理论上尚难 明确,因此给临床实践带来困难。
2020/4/5
11
②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表现往往为两 种情况:
一种为眩晕、视力障碍或小脑性共济失调;
另一种为患侧上肢无力、桡动脉搏动减弱 和收缩压较健侧下降20mmHg以上。超声、 TCD、CTA、MRA和DSA可明确诊断。治 疗主要是介入或手术重建锁骨下动脉的正常 血流。
2020/4/5
2020/4/5
2
眩晕的概念
? 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 一种运动幻觉。
? 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 ? 头昏指的是头脑不清晰感。
眩晕和头晕的发病机制不甚一致,但有时两 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
2020/4/5
3
眩晕的病因分类
? 根据疾病 发生的部位,眩晕往往分为周围性 和中枢性。相对而言,前者的发生率更高。
? 周围性眩晕占30~50%,其中良性发作性位 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其次为梅 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
? 中枢性眩晕占20~30%。
2020/4/5
4
眩晕的病因分类
? 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分别占15~ 50%和5~30%
? 尚有15~25%的眩晕原因不明。
2020/4/5
5
眩晕的病因分类
针对眩晕的辅助检查设备有限。
在日常诊疗中,眩晕常常被拘泥于几个本来就认识
模糊的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 美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或笼统的称之为“眩晕” 综合征。
2020/4/5
7
眩晕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 其次表现在治疗方面 由于不了解前庭康复的重要性,长期应用前 庭抑制药物,延缓了前庭功能恢复 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 比率过低等。
19
7、其他少见的中枢性眩晕
① 偏头痛性眩晕(MV): 确定MV的标准包括:1、中度或重度的发 作性前庭症状,2、符合国际头痛分类(HIS) 标准的偏头痛,3、至少2次眩晕发作时出 现下列1项偏头痛症状:搏动样头痛、畏光、 畏声、视觉或其他先兆,4、排除其他病因。 参
③ 小脑或脑干梗死:病初可出现发作性眩晕, 常合并延髓性麻痹、复视、面瘫、面部感觉 障碍等脑神经损害表现,有时合并霍纳征。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扫描证实脑组织梗
死。可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大血管重度 狭窄或闭塞,包括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 基底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有时也见于基底 动脉的深穿支病变。需要影像学检查确定。
? 需强调的是:垂直性眼震、非共轭性眼震仅 见于中枢性病变,无疲劳的位置性眼震常提 示中枢性病变。
2020/4/5
10
1、血管源性
? 发病急骤,多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结果。 诊断及治疗均遵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
①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 TIA:症状刻板样反复发作, 表现为:持续数分钟的眩晕,脑神经、脑干、小脑 或枕叶损害的症状全部或部分出现,发作期间无神 经系统损害体征, MRI无新鲜梗死病灶。超声、 TCD、CT血管成像 (CTA)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等检查可确定椎 -基底动脉有无狭窄。
2020/4/5
18
6、药物源性:
? 卡马西平能造成可逆性小脑损害
? 长期应用苯妥英钠可致小脑变性
? 长期接触汞、铅、砷等重金属可损害耳蜗、 前庭器和小脑
? 有机溶剂甲醛、二甲苯、苯乙烯、三氯甲烷 等可损害小脑
? 急性酒精中毒出现的姿势不稳和共济失调是 半规管和小脑的可逆行损害结果
2020/4/5
2020/4/5
8
常见眩晕的病因及治疗建议
对于眩晕而言,周围性和中枢性病变的临床 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以及预后等完全不同。 鉴于此,实践中将脑干、小脑神经核以及核 上性病变所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反 之则称为周围性眩晕。
2020/4/5
9
(一)中枢性眩晕
? 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体检可见 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的体征。大部分中枢性 眩晕的病灶位于后颅窝。临床诊疗需遵从神 经科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