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小的方面就是对提供给人们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对于我们国家生态的一个建设。

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大家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乐园。

前言
城市是一个家庭所向往的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病也在不断增加,环境的污染,废水废气的增加以及固体垃圾的堆积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所以生态城市的发展迫在眉睫。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和环境因素同规划方案的制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 生态规划概述
1.1 生态规划发展史
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去分析,人类经历了愚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

在这些发展阶段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都离不开经济和人类思想的变更。

且这每一次文明更替和发展都是一次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革命的迈进与转变,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同时人类社会也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了高生产力、高生态化的工作模式。

1.2 生态规划概述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基于工业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和完善的主要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它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辩证给予了否认,也摒弃了传统社会发展中的只注重
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因素与生态后果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伴随着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现象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使得人们在工作中不得不将工作重点置放在以和谐发展为基础的工作模式上,也在工作中逐渐的实现了以现代化发展为主要基础的工作模式,这位目前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然依据,也为全球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依据。

在今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正面临着新旧文明转换关键时期,我国城市化要想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建设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从而选择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化发展道路,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
2.1 生态城市特色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特色是要能被感知的城市个性和特有的特征,如城市在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产业结构、景观文化和城市功能等总体特征,它包含生态特色、自然环境特色、地理特色、形象特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是城市的生产力和生命力的表现。

2.2 生态城市特色建设目标
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战略发展规划,是规划体系中的宏观规划和上位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未来城市的走向,城市的规模、性质、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等宏观问题,特别是规划建设生态特色城市尤为重要。

2.2.1构建符合城市风格的空间形态
合理的空间结构,符合城市风格的空间形态,这需要规划和设计中结合利用城市自有的山水等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形态来进行设计。

2.2.2 建立完整和区域的景观生态格局
建立完整和区域的景观生态格局,要从城市历史文化背景、现有自然条件、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上来进行总体控制,要保证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

2.2.3 建设文化城市,塑造城市文化特色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要能反映出城市的社会现实,要构成一个城市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的总体特征,规划设计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美学范围,要突出生态城市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2.2.4 构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
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特色设计要处理好人文和自然的协调和共存,妥善处理好统筹生态和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居住环境和场所。

3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现阶段不理性不科学的发展模式,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阻碍作用。

4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 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 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
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4.4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

所以,我们的城市都要很好的生态基础。

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有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

如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

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5 结语
只有保证我们生活环境的良好发展,才能够使得我们更好的生活与工作。

我们要正确的理解生态环境的含义以及它的发展要求,看清我们当今社会中城市发展的缺点和弊端。

建设生态环境,就要对它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逐渐改掉现在城市中的不良习惯。

对于环境要进行治理,更要加强城
市中一些工厂的监管,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还有城市中的垃圾也要进行监管和清理。

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小的方面就是对提供给人们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对于我们国家生态的一个建设。

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大家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乐园。

参考文献:
[1]沈清基.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J].城市规划,2008
[2]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