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天津物理中考分析
1.声光热力电比例
2.力电细分比例
力学分值电学分值平衡力 3 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3 功的估测 3 并联电路动态电路分析 3 单摆:能量转化 3 家庭电路图 3 力学基础综合 3 电功率变化量 3 不规则容器与浮力变化量结合 3 欧姆定律简单计算 4
单位的认识 4 欧姆定律、电功率比例问

4
运动的描述 4 热电综合中电学 4 扩散现象和惯性之力学 2 欧姆定律实验 6 杠杆分类、滑轮组简单计算 4 电阻影响因素 6 测密度实验 6 欧姆定律计算 6 摩擦力与功的原理结合 6
力学合计:41 电学合计:42
3.年级比例
4.难度比例
5.综合分析
1 声音三要素二上★声学
2 物态变化二上★热学
3 光的反射现象二上★光学
4 平衡力二下★力学
5 功的估测二下★力学
6 单摆:能量转化二下★力学
7 感应电流产生条件三上★电学
8 力学基础综合二下★力学
9 并联电路动态电路分析三上★电学
10 家庭电路图三上★电学
11 透镜成像规律二上★★光学
12 电功率变化量三上★★电学
13 不规则容器与浮力变化量结合二下★★★力学
14 单位的认识二上、三上★力学
15 运动的描述二上★力学
16 扩散现象和惯性二下、三上★力学+热学
17 欧姆定律简单计算三上★电学
18 杠杆分类、滑轮组简单计算二下★力学
19 欧姆定律、电功率比例问题三上★★电学
20 热电综合三上★电学+热学
21 欧姆定律实验三上★电学
22 电阻影响因素三上★电学
23 欧姆定律计算三上★电学
24 测密度实验二下★★力学
25 摩擦力与功的原理结合二下★★★力学
6.历年模块横向对比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趋势声 2 3 3 3 3 3 持平热9.75 8.25 10 6 10 8 减小光7 6 10 10 10 6 减小力47.25 38.25 41 45 39 41 略增加电32 44.5 36 36 38 42 略增加能源/信息 2 0 0 0 0 取消考察
7.历年细分知识点横向对比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声现象 2 3 3 3 3 3 温度温度计热膨胀热传递0.75 0.75 0 0 0 0 物态变化 2 3 3 3 3 3 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热机7 4.5 7 3 7 5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0 4 5 7 3 平面镜成像 2 3 3 2 0 0 凸透镜成像规律 3 3 3 3 3 3 力学测量8 3.75 3 3 2 4 机械运动 2 4 0 0 2 4 力和运动、力学基础7.75 3 2 2.25 5 9 摩擦力0 0 6 2.75 4 2 受力分析0 0 3 3 2 2 固体压强 1.5 4 2 0 1 0 液体压强 3 3 3 2 1 1.5 大气压强 4.75 0 0 2 1 0 浮力 2.25 6 3 6 6 4.5 质量密度0 6 3 6 6 3 简单机械 2 4 3 9 3 6 功和功率、机械效率10 3 9 5 4 2 机械能 6 1.5 4 6 2 3 电学测量与估测0 1.5 0 6 4 0 电学基础8 4 0 0 6 0 电阻0 6 3 3 0 6 欧姆定律11 9.5 13 5 12 19 电功电功率7 15.5 9 11 7 7 电热 2 3 3 3 4 家庭电路 4 3 5 3 3 3 电与磁 2 3 3 3 3 3 能源/信息 2 0 0 0 0 0
2018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物理题目,稳重而富有变化,整体来看延续近年的侧重基础、全面、回归教材等特点,同时在重点题目中考察浮力、压强、变化量等难点知识。

具体内容中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选择、填空题难度相对简单
1.单选第5题做功估测题目中,考察了学生对挺举运动的了解。

2.单选第10题家用电路的连线问题被放在了相对繁琐的电路中,而此题也是来源于课本中的课后习题,这也提醒我们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3.多选11题一改之前通过图像给出条件,变为了表格给出。

看似简单化,但形式的不同容易造成一些学习较为死板的同学不适应。

4.实验21题中的图像很简单,但如果不认真读题就比较容易丢分。

二、难题设置值富有新意,难度刚刚好
1.多选12题电学变化量问题近年考察比较热门,本题中还别出心裁的出现了I
P
∆∆的选项,虽然难度不高但能够让理解不太深入的同学陷入一阵思考。

2.多选13题对于拉力变化、浮力变化、底部压力变化的考察类似2015年中考25题,选项设置也符合天津中考多选的特点,对于非柱形容器的考察出乎意料、让人始料未及,但实际本题难度也并不大,理解到位的同学可以在一两分钟内完成题目。

3.实验24题题目本质就是天平测固体密度问题,设计实验依然重点考察几个点:细节、方法的合理性,逻辑的完整性。

此题细节上几个关键词,体积合适、适量水、浸没、不碰壁等都是考察的重点;方法上,由于电子秤有精确度,与题目尽可能精确测量相呼应,所以方法选取也是一个考察重点。

在文字条件描述上增加了锤子敲、水量有限、测力计与电子秤的精确度三个细节需要注意,算是一道稳中有新的题目。

4.压轴25题本题大大出人意料,斜面问题本身是一个常练的选择填空题型,学生并不陌生,且这个知识点缺乏变化空间,本题也只能增加滑动摩擦力公式以增加一步操作,实质上难度加成不大。

三、总的来说,本次试卷出题思路新颖独特,相较往年的固有规律有较大突破。

这也就要求学生对于两年物理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

而不再像往年一样,过于关注某些特定知识。

要求学生学习能力要强,不死记硬背,有一定的物理思想。

从更高的角度上来说,将学习的重点由应试技巧转化为偏向科学思维的素质教育。

而这次变化也确实会筛选下去部分学的比较死的学生。

这点也警醒了马上升初三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调整,做好应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