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 1 课时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材分析】
这一章阐述的是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学好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又能呼应前面农业、工业的学习,明确交通运输业的“先行官” 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2、知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格局。

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达标测验】(共1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2012?福建)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是()
A、青藏铁路
B、陇海线
C、京九线
D、兰新线
2、(2012?东营)连接祖国内地与香港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哈线
3、(2014?梅州)有一批外国游客从北京到上海,想沿途欣赏华北平原的美
丽风光,他们应该选择哪种交通方式及路线()
A、水路京杭运河
B、铁路京沪线
C、航空北京--哈尔滨
D、铁路京广线
4、(2013?泰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步入“高铁时代”、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据此回答、决定高速铁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发展
C、自然资源
D、地形
5、(2011?德州)第41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28日在陕西西安开幕,将于10月22日结束、德州的小明想坐火车去参观游览,最合适的路线是
()
A、京广线--陇海线
C、京沪线--陇海线
二、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
B、京沪线--京包线--包兰线
D、京沪线--沪杭线--浙赣线,完成下列问题。

(5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②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一批货物从连云港出发,通过铁路运输到昆明,请设计一条最便
捷的路线,依次写出经过的铁路线及枢纽站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经过的铁路枢纽。

所以在学习时,首先借助多媒体分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然后按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的顺序来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填充图册上填注,以增加直观印象。

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看哪一组回答的最多,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拓展提升题,让学生自己当导游,看到自己设计的路线颇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标测评题采用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火车运行车次和时刻表,让学生知道学习有用的地理。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效果颇好。

特别让每个学生动手自己来画一幅铁路线图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看到自己画的铁路线图特有收获感。

感觉本教学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