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衡阳县一中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4分,满分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第1题和第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其余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运用了类比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g取10 m/s2,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A.1 m B.1.25 mC.0.4 m D.1.5 m3.一物体以初速度v0=20 m/s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0=30 m时,速度减为10 m/s,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A.40 m B.50 m C.32 m D.60 m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位移大小之比为1∶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6.一质点从t =0开始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 =2t 3-8t +1(x 和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一直向x 轴正方向运动B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3 m/s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7.从同一高度处同时将a 、b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两小球的加速度相同B .两小球触地瞬时的速度不同C .两小球运动的位移不同D .两小球运动的路程相同8.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1B .3:1C .3:4D .4:3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通过某一段距离x 的时间为t 1,通过下一段同样长距离x 的时间为t 2,求质点的加速度 ( )A .212121)()(2t t t t t t x +- B .212121)()(t t t t t t x +-C .212121)()(2t t t t t t x -+ D .212121)()(t t t t t t x -+10.某一时刻a 、b 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A .a 、b 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a 、b 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 .a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 .a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1.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 t t -t 0B.v t t +t 0C.v tt -12t 0 D.v t t +12t 01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t =0时刻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斜虚线为t =4 s 时对应图象中的点的切线,交时间轴于t =2 s 处,由此可知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2 m/s 2 B.12m/s 2C .32 m/s 2 D.23m/s 213.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且A 、B 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开始释放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前的瞬时速率为v 2,则( )A .t 1>t 2B .t 1<t 2C.v1∶v2=1∶2 D.v1∶v2=1∶314.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B.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C.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D.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班次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4分,15题6分、16题7分、17题6分、18题7分、19、20题各9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 15.(6分)如图为接在50 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中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cm.(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m/s.16.(7分)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 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①实验操作:________,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 cm,x2=4.14 cm,x3=5.69 cm,x4=7.22 cm,x5=8.75 cm,x6=10.2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 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6分)如图所示,小球以6 m/s的速度由足够长的斜面中部沿着斜面向上滑.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小球的速度大小何时达到3 m/s?(小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18.(7分)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 1,运动时间为t 1.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 0.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s .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a 2和时间t 2.19.(9分)人类为了探测距离地球大约3.8×105km 的月球,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即月球车).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s 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为5m /s 2.在某次探测实验中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能自动避开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表为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无线电信号在地月之间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s .求: (1)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的速度(2)经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3)假如你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速度需满足什么条件?请计算说明20.(9分)汽车前方120 m 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 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收到信号时间 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单位:m) 9:10分20秒 52 9:10分30秒 32发射信号时间 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单位:m /s 2) 9:10分33秒 2收到信号时间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单位:m)9:10分40秒 12车第二次相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