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语言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完整版)语言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15%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1分)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答案:D2、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B.使用范围窄C.产生历史长D. 大多很稳定答案:B 解析:根据词在语汇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两大类。

ACD三项都属于基本语汇的特点。

3、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词的音节数量B.词的语素数量C.词的音形关系D.词的地位用途4、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答案:C 解析:ABD三项分别对应的是语法规则的“抽象性”、“递归性”、“稳定性”。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7、[ε]的发音特征是【】A、舌面前高不圆唇B、舌面后高不圆唇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8、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答案:D解析:不同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因而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不同,词的多义化也会受制约,非理性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汉语中“狗”字常含贬义,像“走狗”;可在英语里,“dog”常含褒义,像“a lucky dog”(幸运儿)。

9、“这家商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A.一词多义B.词语同形C.不同的层次构造D.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答案:A解析:“关门”既可以表示“营业时间已过”也可以表示“停业”。

10、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D.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答案:D解析:并不是一种语言中的每一项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词大都是单音节的,可是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中的词大都是双音节的。

这种现象很难从社会的发展方面找到直接的原因。

11、“伟大、美好、性急、霜降”等词的构造方式是( )A、都是陈述式B、都是并列式C、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个是并列式D、前两个是并列式,后两个是陈述式12、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A.语系语族语群语支B.语系语族语支语群C.语族语系语支语群D.语族语群语系语支答案:B13、正是因为什么样的特性,才是语法规则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 )A、抽象性B、递归性C、系统性D、稳定性14、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每个语法成分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的关系之中。

组合关系的双方都出现在语言的线序列之中,而聚合是一种同功能的关系,是潜在的。

这两个概念是结构主义语法提出来的。

15、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屈折变化B、变换重音的位置C、变化中缀D、异根16、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 )A、表示性范畴B、表示格范畴C、表示人称范畴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他”和“她”只是书面上的一种区别,口语中读音相同,所以不属于语法形式变化的范围,自然就不表示语法范畴。

17、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D 语义的模糊性是交际活动的需要,对所有的词义都作出科学严格的界定,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对所有的语义都有严格的界定的话,交际活动是无法开展的。

19、“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 )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义D 这个结构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连老王都被人家打了”,另一个是“连老王都参与打人了”。

前一个意思中“老王”是受事,后一个意思中“老王”是施事。

所以是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

20、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B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21、派生词中包含( B )••A、词尾B、词根••C、虚词D、根词22、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 )A、语音B、词汇C、语法D、修辞C 语言中的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密切,社会的变化首先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

语音的变化速度仅次于词汇,语法是最慢的、最稳定的。

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

23、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语言的( )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B、语言的转用C、语言的混合D、双语现象C 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

母语化了的洋泾浜语就成了克里奥耳语。

24、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D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25、汉语只能用“男”、“女”、“雄”、“雌”等来表示事物的自然性属,这说明汉语(A)•• A、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B、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示••• C、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分析手段来表示••• D、用分析手段来表示相当于性的语法范畴的意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于( )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B、声带是否振动C、唇形的圆展D、舌位的前后E、舌位的高低ACDE 所有的元音发音时声带都是振动的,这是元音、辅音的区别之一。

2、基本词汇的特点是( )A、数量最多B、使用范围广C、理据性强D、产生历史长E、构词能力强BDE 基本词汇远远没有一般词汇的数量大,基本词汇中初始符号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任意性强,理据性不强。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可以将文字分为( )A、音节文字B、音位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E、表音文字CDE 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都是从字符和哪一种语言单位相联系这个标准分出的类别。

4、来自原始印欧语的亲属语言有( )A、拉丁语B、日耳曼语C、古斯拉夫语D、苗语E、阿尔泰语ABC 拉丁语、日尔曼语和古斯拉夫语都是从原始印欧语中分化而来的。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本身就是一个语系。

5、下列关于语音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音使语言成分物质化B.生理基础是语音的本质C.语音和语义联系在一起D.语音有民族性和地域性E.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无关答案:A^C^D^ 解析:语音的本质是“语音的社会属性”。

由于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所以它和人类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

6、“葡萄”一词属于()A.离合词B.派生词C.单纯词D.复合词E.外来词答案:C^E^7、社会间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有()A.双语现象B.亲属语言C.语言转用D.语言混合E.词语借用答案:A^C^D^E^解析: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非音质音位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2.[a]、[A]、[ ]、[ ]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个音位的四个自由变体。

(×)3.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语言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4.社会的分化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社会原因,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原因。

(√)5.在语言发展中,词汇发展最快,语音发展最慢。

(×)6.语言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语言内部各要素的影响。

(×)7.音位是所有语言都统一的,都是跨语言或跨方言的。

(×)8.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同样一个音素,就其自然属性,对各个语言来说都是一样的。

(√)9.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

基本词汇比较稳固,变动较小,一般词汇则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10.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首先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如为了避免同音词带来的歧义,出现了大量的复音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1、发音方法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

(2分)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

(1分)③如[p]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音。

(1分)2、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3、语法范畴: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4、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的符号体系5、语言的演变:指语言中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有时导致语言系统变得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