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用钢材深度分析报告新闻出处: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时间: 2006-10-19 09:00汽车用钢品种构成汽车用钢品种主要包括钢板、优质钢、型钢、带钢、钢管、金属制品等。
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用钢中的板材(包括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镀层板)是生产汽车的最主要原材料,发达国家板材产量的50%以上是供应给汽车制造厂的。
目前,全球汽车制造业在全球所消费的钢材已超过了1亿吨,加上生产汽车部件所消费的钢材,全球每年仅汽车行业消费的钢材就超过1.5亿吨。
用于制造汽车的钢板简称汽车板,制造一辆轿车约需使用薄钢板600~800kg。
根据汽车板的使用部位是否暴露在外,又可将它分为汽车外板和汽车内板。
其中,汽车外板是汽车板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产品,通常采用德国标准称之为“O5”板,它要求表面无缺陷,同时还要具有一般汽车板所要求的优良冲压成型性、焊接性及耐蚀性。
为解决腐蚀问题,新型的镀层钢板应运而生。
目前,汽车制造业规定的汽车车体表面涂层耐蚀为5年、车体穿孔耐蚀为10年。
为了保证人员的乘车安全,要检验汽车的安全性,作为主要手段之一的实车正面碰撞破坏性实验是国际上的通用做法,这也检验了汽车板的性能,对汽车板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虽然新材料将取代部分汽车用钢,但钢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汽车最主要的原材料,并长期稳定在60~70%的比例。
钢铁是汽车安全、长寿及低成本的关键。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正积极寻求减轻汽车自重的方法和途径。
汽车工业用来减轻汽车自重的先进的高强度钢材主要用于汽车外壳和结构件,并和轻金属进行竞争。
同时,夹层钢板也是改善刚度减轻汽车自重的另一种材料选择。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高强度钢在汽车中的应用将迅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5%。
有人预计,到2010年,在通用汽车公司车身所用的材料中,双相钢可能占约45%,中强度钢约33%,低碳钢和马氏体钢各占约10%。
中国汽车板生产企业情况自2002年起,宝钢已实现向南京菲亚特、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汽车、广州本田、风神汽车、东南汽车、长安汽车、四川丰田及国内各大客车制造厂定向批量供货,包括蓝鸟、通用别克、帕萨特、一汽奥迪A6在内许多车型都采用宝钢汽车板。
2003年,宝钢先后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3大汽车集团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钢材及零部件加工、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汽车销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截至2005年3月份,宝钢股份已有15个钢种通过通用北美汽车总部的认证,用于上海通用中高档车型的45个零部件的生产。
继宝钢之后,鞍钢成为国内第二家具备轿车面板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
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件镀锌钢板公司年产汽车镀锌板32万吨;其IP冷轧轿车板及IF汽车用钢已用于红旗轿车生产。
首钢也建设了20万吨镀锌板生产线,2005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做出批复,同意首钢于2007年在北京顺义区建设150万吨冷轧薄板项目,其中有40万吨左右是汽车板,大约满足80万辆汽车生产的需求量,2003年公司发行可转债所募的2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该项目。
武钢“十五”期间计划投资的215亿元中,重点建设的两条精品生产线之一便是以汽车钢板为主的宽带精品生产线。
而邯钢与奥地利钢铁联合公司签署的130万吨冷轧薄板工程项目总投资40多亿元,年生产能力将达130万吨,其中80万吨也将为汽车用钢。
2005年5月份,广钢集团珠江钢铁公司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由两家公司合作开发的高强度汽车板已获得成功。
据了解,此次珠钢与中集集团合作生产的高强度汽车板主要用于运输汽车车大梁、支柱等结构件。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民间资本也正在考察汽车板材市场,并表现出强烈的投资欲望。
在宝钢、武钢等国内钢铁巨头相继进军车用钢板后,国外钢铁企业也不甘寂寞,掌握某些产品生产技术的跨国公司正在利用其技术优势,采用合作、联盟等方式抢滩中国汽车钢板市场。
韩国浦项制铁2003年前便在顺德、大连、张家港、青岛合资建设4座板材生产厂,并有计划再建新厂;与此同时,浦项在对华直接出口中车用钢板已扩大到20万吨,占其汽车钢板年出口总量的25%。
2003年底,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以及目前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欧洲阿赛洛公司,共同签署1800毫米冷轧工程合资协议,三方总投资达65亿元人民币,出资比例分别为50%、38%、12%,汽车钢板生产规模将达每年170万吨,其中冷轧钢板90万吨,热镀锌钢板80万。
此外,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的钢铁企业,也在不断寻求与中方企业联手进行汽车板材生产。
国内汽车板的需求及特点同国外使用的汽车板品种相比,国内汽车板的品种相对落后,主要以低碳铝镇静钢为主,而代表汽车板发展趋势的高强度和镀锌钢板使用比例较少。
WTO 的加人进一步加快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车型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生产量也逐年增大,特别是轿车。
与此同时,国内轿车用汽车板的要求也逐渐与国际的接轨。
如一汽奥迪A6、上海大众B5、上海通用的Buick轿车及一些家轿车等就大量采用了高强度、镀锌钢板以及激光拼焊板等。
进入新世纪,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舞台,世界各大汽车厂家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已纷纷跨进中国轿车市场,表1罗列了世界各大汽车厂家在中国投资建厂情况(不包括零部件)以及其主要使用的汽车板品种。
引进车型的种类繁多导致了汽车板标准、规格和品种需求的多样化,如大众系列轿车用钢板采用德国标准,品种涉及热镀锌、电镀锌和高强度钢板等,最宽达 1800 mm,最厚达4mm;富康轿车用钢板采用法国标准,以热镀锌为主;夏利轿车用钢板采用日本标准,以热镀锌合金化为主;切诺基吉普车用钢采用美国标准,热镀锌和热镀锌热镀锌合金化并用。
经过多年的演变,目前各国轿都有各自的轿车用钢体系,而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汽车板标准,国内汽车板的这一特点大大提高了钢厂供应的难度,特别是在使用量不大的情况下。
国外汽车板的发展趋势汽车板及生产技术的发展是随着汽车工业和冶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其自身技术的发展外,还受到环保、碰撞和腐蚀等法规的制约。
这些法规直接促使了汽车业积极研制环境友好和更加安全的汽车,例如欧洲的EUCAR,美国的PNGV项目等就是具体的例证。
环境友好型汽车的重要标志是油耗低、排放少,而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重要措施就是减轻车体的重量。
汽车界也开展了多种减轻车重的研究,其中包括寻找钢铁的代用材料以实现减重的目标,如德国的A2车就采用了全铝车身设计。
这对钢铁材料作为汽车首选材料的地位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全球钢铁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减轻汽车重量的研究,结果证明,钢铁工业通过技术创新,完全能够为汽车工业生产安全、廉价和环境友好的汽车提供合格的材料,而且仍然是优先选择的材料。
具体来说,国外汽车板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钢板高强化汽车板的高强化作为钢厂同铝等轻质材料竞争的主要措施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汽车行业使用高强度钢板的强度为340—1470MPa,高强钢占汽车全部钢板总量的比例从1979年的8.2%发展到2000年的30 %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ULSAB已做出车体90%采用高强度钢板的样车,减重达30%。
一般来说,强度提高伸长率必然下降。
因此,钢厂的努力目标是研制出既有高的强度同时兼有良好塑性的钢板,这就是相变强化系列的钢板,国外又称为AHSS(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AHSS钢的强度级别在500-1200MPa 之间,在新一代轿车上的使用量接近80%,其中又以双相钢为最多,将来有取代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含P板、烘烤硬化和高强度IF钢的趋势。
这类新型的高强度钢在力学性能上具有高加工硬化指数和低屈强比的特点;在微观组织上具有多相复合的特点,包括双相钢(DP)、TRIP钢、复相钢(CP)、贝氏体钢(B)和马氏体钢(M)等。
钢板表面处理化鉴于对轿车寿命和耐锈蚀性的要求增加,加之生产技术的进步,镀层钢板的使用量逐年增多。
镀锌钢板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相对而言,热镀锌较电镀锌钢板增加的更快,特别是热镀锌外板成功生产后,有取代电镀锌钢板的趋势。
随着更严格的耐蚀法规出现(12年不穿孔),轿车车身将100%地使用镀层钢板。
根据镀层的性质,可将镀层钢板分为两大类:电镀和热浸镀,电镀钢板有:电镀锌钢板、锌一镍合电镀钢板、锌一铁合金电镀钢板、有机复合钢板;热浸镀钢板包括:热浸镀锌钢板、合金化热浸镀钢板、双层合金化热浸镀钢板。
在表面处理钢板中,新型高强度(AHSS)镀锌钢板已成为近期汽车板的一大研究热点。
此外,在汽车板大量采用高强度和镀锌钢板的同时,一些先进的钢板加工技术也应运而生,主要有激光拼焊技术和液压成型技术等。
钢铁巨头汽车用钢发展战略(1):新日铁篇新日铁是亚洲地区汽车用钢板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它生产的汽车用镀锌板和高性能车用钢材,其技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
其汽车板发展战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战略,技术联合战略,合资建厂战略。
产品差异化战略作为亚洲地区汽车板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新日铁生产汽车用钢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行产品“差异化”币场战略,避免与其他钢铁业界同行生产雷同化的产品,坚持不懈地开发生产别人生产不了或生产量较少的市场短线、高档产品,在对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其机构内部的开发研究中心对其产品“差异化”发挥着特殊作用。
技术战略联盟新日铁还在全球范围内采用技术联盟战略,与国外钢铁企业建立技术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其在汽车板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其先后与安赛乐和印度塔塔钢铁公司鉴定技术合作协议。
2001年1月,新日铁与欧洲的钢铁强手安赛乐(当时为于齐诺尔)钢铁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共同构筑起合作研究开发体系,主要针对汽车板领域。
2001年10月两企业签订了“汽车板合作实施协议”,共同开展汽车板开发、生产及其他全球性的活动。
2002年4月,新日铁、安赛乐和印度塔塔钢铁公司也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共同满足印度市场上汽车生产用钢需求,三家公司计划将来共同开发印度汽车市场生产用高强度钢和涂层板等。
合资建厂随着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向海外的转移,新日铁还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在汽车潜在需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合资企业,专门研究生产汽车用钢板。
目前,新日铁已经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世界各地开展合资业务。
在北美地区,新日铁分别在1987年3月和1989年9月与IspatInland(伊恩帕特国际集团,目前已与LNM整合,为米塔尔钢铁公司)公司以合资方式建立了2家合资企业,I/N Tek和I/NKote公司,其主要经营范围分别是冷轧板委托加工和表面处理钢板的生产和销售,其年产能分别为160万吨冷轧板和镀锌板9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