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硅、氯、硫、氮

碳、硅、氯、硫、氮

非金属知识复习习题训练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5.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 2后,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 )种①Ba (OH )2 ②Ba (NO 3)2 ③Na 2S ④BaCl 2 ⑤Ca (ClO )2 ⑥Fe (NO 3)3⑦H 2O 2⑧NaClO ⑨C 6H 5ONa .6.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 、b 、d 、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 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 4+16HCl→2KCl+5Cl 2↑+2MnCl 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7. 下列能够检验出KI 中是否含有Br ﹣的实验是( )A . 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颜色变深,则含有Br ﹣B . 加入KMnO 4酸性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则含有Br ﹣C . 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 4振荡,CCl 4层有色,则含有Br ﹣D . 加入足量FeCl 3溶液,用CCl 4萃取后,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含有Br ﹣8..取x g 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960 mL 的NO 2气体和672 mLN 2O 4的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 。

则x 等于 ( )A .8.64gB .9.44gC .9.00gD . 9.20g9. 气体X 可能由NH 3、Cl 2、HBr 、CO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 通入AgNO 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 3,若将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 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 ,可能含有CO 2 ②一定不含CO 2 ③一定不含NH 3、Cl 2④可能含有Cl 2、CO 2A .①和③B .只有③C . 只有①D .②和③11.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12. 为了除去NO 、NO 2、N 2O 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

现有由a mol NO 、b mol NO 2、c mol N 2O 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A . a +b +c Vmol·L -1 B . 2(a +b +c )3V mol·L -1 C .b +2c V mol·L -1 D .a +b +2c Vmol·L -1 13. FeS 2与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Fe(NO 3)3、H 2SO 4、NO 2、NO 和H 2O 。

当生成的NO 2和NO 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则实际参加反应的FeS 2与HNO 3物质的量之比为A. 1:7B. 1:9C. 1:12D. 2:914.向FeCl 3和BaCl 2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SO 2,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为BaSO3B.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C.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D.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15.ClO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Cl2能和水中溶解的某些有机物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生成致癌物质).工业上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ClO2,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比为()A.1:1 B.2:1 C.1:2 D.2:316.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见图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7A.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B.NaNO2与N2H4反应,NaNO2是氧化剂C.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D.NaN3分解,每产生1 molN2转移6 mol e-1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 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mL C.30 mL D.15 mL18.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

当产物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8 mol电子转移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C.反应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产物n[Cu(NO3)2] : n[CuSO4 ]=l:119.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Cl2中含较多HCl,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红色C.该实验可验证氧化性:Cl2 > I2 > Fe3+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2+ +2I-+Cl2 = I2 +Fe3+ +2Cl-20.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2(g) Cl2(aq) K1=10-1.2Cl2(aq)+ H2O HClO + H+ +Cl-K2=10-3.4HClO H+ + ClO-K a=?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l2(g)+ H2O 2H+ + ClO-+ Cl-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21.右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22.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管可以作为储存氢气的优良容器,其单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12 g纳米碳管中含有6.02 x 1021个碳原子B纳米碳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C.纳米碳管与石墨互为同位素D纳米碳管不会与氧气反应二、非选择题2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80 g·L-1 NaOH溶液是指80 g 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80 g·L-1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将NaClO3氧化成ClO2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5)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6)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

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a.Na2S b.Na2O2 c.FeCl2(7)从吸收塔出的溶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发浓缩b.蒸馏c.过滤d.灼烧e.冷却结晶24.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它可看成是用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的。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类比学习思想,并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是否也相似呢?【实验探究】取适量Na 2S 2O 3晶体,溶于水制成Na 2S 2O 3溶液,进行如表所示的探究,完成表中有关内容。

【实验结论】探究① 探究② 根据探究①和探究②的结论,Na 2S 2O 3和Na 2SO 4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1)甲同学向探究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据此甲同学认为氯水可将Na 2S 2O 3氧化。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 2S 2O 3能被氯水氧化。

你设计的方案是 。

25.已知2H + + 2NO 2— = NO↑ + NO 2↑ + H 2O 。

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检验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NO 和NO 2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1)为了检验装置A 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2)打开弹簧夹,通一会儿N 2,目的是(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的硫酸后①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2,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氮氧化物: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Cl+ H2O HCl + HClO K=4.5×10-4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