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级控制算法的研究

串级控制算法的研究

串级控制算法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混合仿真研究方法。

2.熟悉并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已知三阶被控对象的串级控制系统,并完成它的混合仿真。

2.学习用逐步逼近方法整定串级控制所包含的内、外两环PI 控制器参数。

三、实验步骤
1.设计并连接模拟三阶被控对象的电路,并利用AD μC812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两路模拟量输入、一路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和连接。

利用上位机的虚拟仪器功能对此模拟三阶被控对象的电路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使它满足实验要求。

2.在上位机完成内、外两环的常规数字PI 控制器的算法编程、调试。

特别注意内、外两环的采样控制周期是不同的。

通常外环的采样控制周期是内环的3-10倍。

3.将外环断开,先整定内环的常规数字PI 控制器参数,在整定过程中注意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4.将内环的常规数字PI 控制器参数按整定好的值固定下来,再整定外环的常规数字PI 控制器参数,在整定过程中注意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5.如果对上两步参数整定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将外环的常规数字PI 控制器参数固定下来,重新整定内环的常规数字PI 控制器参数。

如果仍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可再重复步骤4,直至满意为止。

6.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

四、附录
1.被控对象模拟与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的构成 实验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201()
(0.051)(21)G s s s s =⋅++
它可以用图5.1所示电路来模拟
计算机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5.2所示,该图中,除了虚线框内部分用电路模拟外,其余部分由上位机和数据处理系统完成。

2.常规数字PI 控制算法
常规的PI 控制律为01()[()()]t p i u t K e t e t dt T =+⎰
采用一阶差分法离散化后,可以得到常规数字PI 控制算法 简记为1
()()()]k p p i i K T u k K e k e i T ==+∑ 或者()(1)[()(1)]()u k u k P e k e k Ie k =-+--+
这里P 、I 参数分别为p P K =,p i T
I K T =
3.逐步逼近整定法的整定步骤:
(1)外环断开,把内环当作一个单闭环控制系统,并按单闭环控制系统的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如实验四介绍的扩充响应曲线法),求取内环PID 控制器参数。

(2)将内环PID 控制器参数置于整定值上,闭合外环。

把内环当作外环的一个等效环节,外环又成为一个单闭环控制系统,再按单闭环控制系统的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如扩充响应曲线法),求取外环PID 控制器参数。

(3)将外环PID 控制器参数置于整定值上,闭合外环。

再按上述方法求取内环PID 控制器参数。

至此,完成了一次逼近循环。

如控制系统性能已满足要求,参数整定即告结束。

否则,就回到步骤(2)。

如此循环下去,逐步逼近,直到控制系统性能满足要求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