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小组教学实施方案 (1)

高二小组教学实施方案 (1)

高二(6)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高效课堂,进行有效学习,落实创建“高效课堂示范校”活动的要求,根据学校要求,高二级组小组合作方案,以及从崇雅学校学习的经验,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提出下列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一、分组及要求
1、合理分组。

首先根据学生各科学习成绩的差异,以及学习兴趣、态度、水平、性格等特征,把全班学生由优到差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遵循平等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8、9人,每个小组均含各个层次的人,各组实力均衡。

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有具体任务。

在学生分组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适度调整,调整后的小组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下表为小组成员表,前两位同学分别为正、副组长:
第一组:
刘露邓嘉杰黄海怡廖绮平黄静怡
陈晓萍茹铭花林乐璇刘倚晴
第二组:
陈思华陈荣荣唐晓桦黄丽娟
张洁仪严莉菲卓冠一陈看良
第三组:
廖晓欣廖汉鹏邓琳
曾敏怡
骆嘉齐陈丽美黄演华江梓媚
第四组:
陈宇星李智聪王思婷唐佩雯
陈丽仪张柳恩李砚淳王宝梅
第五组:
范思琪陈美玲李家敏李绮雯
曾楚涛梁勉林韵琪范昀雨
第六组:
苏敏贤林毅黄家文胡淋淋
林裕峰龙艳清卢静怡苏燕红
第七组:
林津威邝龙燊钟晴晴陈炬城
陈莉珍李轩孟宝仪罗书颖
另外,在一些相对开放的学科和课堂,比如综合实践、体育等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自主地选择研究主题,自由组合小组,这样的操作便于实现学生之间的资源整合,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愿说、想说、有话可说。

2、重视小组长的选拔。

合作学习之中,小组长的地位举足轻重。

原则上要选取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教师首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教会组长如何合作、如何讲解、如何交流等。

同时制定合作学习常规要求,对全班同学进行培训。

教师每一天都要与组长进行交流,了解每一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

每周、每月定期召开各个组长会议,对优秀组长进行奖励,并让他们介绍经验。

对同学不支持的组长,首先由小组内进行竞选。

同时,为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教师还要灵活掌控小组长的任命,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合理调配、任命组长。

比如,语文课上,选取语文特长的孩子任组长,而数学课则可能任
命另一个热爱数学的学生任组长。

如此,有效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3、小组合作学习具体要求:
(1)明确每次探究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

(2)在组内谈话用适当的语气。

有不同意见协商解决,必要时能作出让步。

(3)在合作前先独立思考,明确探究活动展开的顺序。

(4)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耐心地听取别的小组的发言。

(5)汇报时要全面、声音响亮,要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

4、重视合作小组的文化建设。

小组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他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学生为本组起一个有创意、有个性、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组名;二是制定组训,小组成员选择能表达自己心愿或表现本组精神的名言警句、格言、短语作为组训,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进取心。

三是确立小组奋斗目标,激励每个小组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并尽全力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达到小组所有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师要求
1、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追求合作气氛,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使讨论流于形式。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到合作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和疑难进行探究交流。

这样给不爱动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而且,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合作支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该合作的时候合作,不该合作的时候不合作。

2、教师适时、适地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调控、引导、参与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不是
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职责。

问题设计的恰当与否是课堂成败的关键。

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小组合作的情境要考虑周全,尽量将本课的重难点都涵盖进去。

学生在合作讨论时,教师是导演,有时也是观众。

如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当学生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以指导。

当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组织全班性的交流,反馈小组合作的结果,扩大小组合作的效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小组激励方法
实行整体评价作为主,个别表扬为辅的激励手段,这样才会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

首先,每一节课,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出与自己学习水平相称的问题,小组集体得分;学生回答出明显超过自己层次的问题,小组集体加倍得分;同样,对于小组内学习不认真,作业完成质量不好等现象,要给予小组扣分。

并对优秀小组进行表彰,按时间产生“周冠军队”和“月冠军队”。

其次,教师又要兼顾优生、差生等有差异的学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进行个人回答问题加分,每周、每月还要评出“优秀个人奖”。

第三、对小组内发展优秀的个体,尤其是那些进步明显,非常努力的学生,以及非常爱帮助同学的优等生进行合理的激励,每周也要评出“助人为乐奖”和“学习进步奖”。

每学期都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促使优秀个体与优秀整体共同前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