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眼圈.郁证的调理(中医学院公开课)

黑眼圈.郁证的调理(中医学院公开课)


兼胁痛,咽中如有梗塞,咳之不出, 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理气开郁 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12g 厚朴9g 茯苓12g 紫苏6g 生姜9g
膳食
1、橘皮茶 干橘皮6g 茶叶少许。 二味水煎或沸水冲泡代茶饮。 2、橘皮半夏粥 橘皮6g, 半夏10g, 粳米100g 橘皮、半夏水煎2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 粳米煮成粥,将备用的药汁倒入粥中搅匀, 再煮片刻即可。
膳食:
1、草明菊花茶:
夏枯草10g 决明子10g 菊花10g 将决明子研碎与夏枯草、菊花同放杯内, 沸水冲泡,焖片刻代茶饮。 2、凉拌芹菜藕片 芹菜250g 藕200g 盐、白糖、味精、菜 油适量。 将芹菜、藕洗净,切段和丝,用沸水略 过,待凉后相合,放入调料即可。
3、气郁痰阻
•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部闷塞或
郁证的中医调理与治疗
一、概念:
•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郁不畅,
而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类病证。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癔 病、更年期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 心情抑郁,情绪不稳定、易怒
易哭,善太息,失眠,咽喉异 物感,食欲不振,胃痛,胁痛 头痛、月经不调等。严重影响 形体容貌美。
三、病因病机:
4、忧郁伤神
• 临床表现:心神不宁,精神恍
惚,悲伤欲哭,心烦不得卧, 坐卧不宁,心悸,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治则:安神宁志 理气开郁
•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浮小麦15g 旱莲草12g 当归9g 白术9g 甘草9g 女贞子12g 白芍12g 大枣7枚 柴胡9g 茯苓12g
膳食
1、甘麦二枣粥
甘草25g 小麦50g 大枣10枚 酸枣仁(炒)15g 粳米100g 将甘草,小麦、大枣、酸枣仁煎沸20 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熟即可。 2、竹茹30g 酸枣仁30g 泡茶饮
针灸:取攒竹、鱼腰、丝竹空、 太阳、承泣、四白、合谷 脾虚加:足三里、脾俞、阴陵泉。 肾虚加:太溪、三阴交、肾俞、关元 血瘀加:太冲、血海、曲池。
耳穴压豆:取眼、心、肾、脾、 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 眼周按摩:双手指点按眼周穴位
预防及调护 1、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 的睡眠。 2、注意用眼卫生,勿长时间的伏案 工作及熬夜。 3、忌食生冷,节制烟、酒。 4、注意防晒,加强体育锻炼。 5、经常眼周局部自我按摩。
无不适。 静脉充血,血液酸化而致黑眼圈。
三、辨证论治
•1、脾虚痰湿型:
临床表现:眼睑皮肤稍有浮肿之象, 发沉难睁伴有头身困重、倦怠乏力 口淡无味,纳呆,形体较肥胖,舌 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健脾益气 除湿化痰 方药:二陈汤加减 陈皮9g 半夏9g 党参12g 茯苓12g 白术12g 山药10g 甘草5g 日一剂;水煎服。
膳食:黄芪茯苓粥(理气健脾)

黄芪20g 茯苓粉30g 橘红10g 粳米30g 大枣7枚。 黄芪、橘红加水500ml, 煮至200ml 去渣, 加粳米煮沸后,放入大枣,煮至粥成时入 茯苓粉,搅和均匀,随时服用。 黑木耳红枣汤:(活血散瘀 健脾和中) 黑木耳30g,红枣30枚。加水煮烂,早晚连 汤食用,连服一个月
5、气滞血瘀
• 临床表现:性情抑郁,敏感多疑,
斤斤计较,烦躁易怒,时常有腹痛、 头痛、胁痛等,妇女常有痛经,经 血紫暗,有瘀块,舌质瘀暗或有瘀 斑,脉弦或涩。
治则:行气 活血 化瘀
•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g 红花9g 当归10g 生地10g 白芍10g 川芎10g 柴胡10g 香附10g
膳食
黑眼圈的中医调理与治疗
一、概念
• 眼眶周围皮肤颜色加深,形成
黑色或褐色或褐蓝色的眶周色 素沉着,甚至于眉区及颊部也 有色素沉着,抚之皮肤光滑不 碍手,相当于中医的“面厣”, 俗称“黑眼圈”;“熊猫眼”。
二、病因病机:
• 1、过度劳累,睡眠不足。 • 2、情绪压抑,七情不畅,月经来潮。 • 4、过量食用冰冻食物。 • 5、房劳过度,产后失调。 • 6、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内分泌紊乱。 • 7、不明原因,有一定遗传性,身体别
膳食:
1、海参枸杞子粥:
海参20g 枸杞子15g 粳米100g, 料酒、葱段、姜片、精盐各适量。 2、芝麻桑葚粥: 黑芝麻30g, 桑葚子30g, 粳米100g 共煮为粥
3、瘀血内停
•临床表现:眼眶晦暗,无光泽;
形体偏瘦,皮肤干燥瘙痒;唇暗 月经不调,痛经;常有慢性疼痛 性情抑郁或急躁易怒;舌质紫暗 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脉涩 或弦细。
1、桃仁香附粥
桃仁20g 香附20g 粳米100g 将桃仁、香附以水煎沸15分钟,去渣留 汁,放入粳米煮熟即可 2、丹参茶 丹参30g 香附25g 菊花20g 上药共为末。以纱布分装,每袋5g, 代茶饮。
预防及护理
• 1、清淡爽口,食性平和为主。 • 2、适当饮用茶、酒、咖啡。 • 3、注重调整情绪背景。 • 4、保证体育锻炼。
2、肝肾不足型
• 临床表现:眼圈发黑、两目干涩
无神,常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健 忘、腰膝酸软,多见于形体消瘦、 虚火上炎的中年人,舌体瘦小色 淡,脉弱。
治则:滋养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活血化瘀
熟地15g 山药15g 山萸肉15g 泽泻12g 丹皮12g 茯苓15g 白芍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丹参15g 菟丝子12g
•因情志所伤,致肝气郁结,气
机不畅,进而导致湿、痰、热、 食、血郁结。日久可进一步伤 及心、脾、肾,甚至导致虚损 重证。
四、辨证治疗:
• 1、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稳定, 善太息,胸闷胁胀,脘痞嗳气,经 前紧张,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
方药:逍遥散加减 柴胡6g 当归6g 白芍9g 茯苓6g 白术6g 炙甘草4g 香附6g 陈皮6g 生姜3片 薄荷3g
膳食:
•玫瑰金橘饼饮
玫瑰花6克,金橘饼半块。 将玫瑰花瓣洗净晾干,与切碎 的金橘饼同放有盖的杯中,用 开水冲泡。
2、肝郁化火
• 临床表现:性情急躁易怒,头痛
目赤,呕恶吞酸,口苦口干,胸 闷胁胀,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数。
治则:清肝火 散郁结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9g 茯苓10g 白术10g 白芍10g 当归9g 生地12g 丹皮9g 栀子9g 夏枯草10g 黄芩9g 甘草4g
治则:活血化瘀 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 生地10g 桃仁 10g 红花10g 枳壳5g 赤芍5g 益母草12g
膳食:
黑木耳红枣汤: (活血散瘀 健脾和中) 黑木耳30g,红枣30枚。加水煮烂, 早晚连汤食用,连服一个月。
,热敷熏洗眼睑局部。 2、眼睑局部超声波导入当归注射液 3、新鲜柿子1个,切片,平卧敷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