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调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调查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调查作者:李欣哲张超逸宋佩芳谢郦雪齐正中陈世杰苏哲石迎彬赵伟华梁一彬郭瑞一、问题的提出“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去年教师节期间,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

这是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充满关怀的真情流露,也是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加大这一工作力度的潜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随之也带来了他们的家属、子女。

现在全国有2000万左右的民工子女是处于流动之中,其中有9.3%是处于失辍学的状态。

确保其适龄儿童少年在城市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孩子需要上学,但进入公立学校,要交一笔不少的借读费。

而且打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当地户口,很多事都很难办。

“两会”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再次引起广大代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政策。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他们为本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子女的就学情况理应得到我们的关注。

二、研究方案【研究目的】(1)了解当今社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认识到让同在蓝天下的外来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共同成长进步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2)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

(3)通过对政府有关部门的采访,了解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反映采访了解的的情况,增加政府解决问题的紧迫感。

李欣哲(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的良好氛围。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

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上,只有争取主动、未雨绸缪才是良策。

如果我们坐等所有的措施都到位了,等所有的学校都敞开了大门,等所有的城市都有能力接纳了,那么,很多孩子就有可能会永远失去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了,我们也将无法向我们的后人交代。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访谈法(3)文献检索法(4)社会调查法【研究步骤】(1)制订研究计划注:在制订研究计划的过程中,组员们各有各的想法,争地热火朝天,谁也不听谁的。

张超逸同学认为应采用整体法,就是要完成什么任务,大家一齐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大家的才能。

而梁一彬同学却认为采用分组法比较好。

根据本组情况,两个人一组,若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执行任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最后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

组员们以及孙定国老师举手表决,认为将上述的两种研究计划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结合起来使用。

(2)到附近的两所外来务工学校了解白碱滩区内的有关情况注:这里距中心区不到两公里,但是我们从未来过甚至从未听过这所学校。

再加上有很长的一段路是凸凹不平的土路,路旁又有臭水坑,小沼泽。

稍不小心就可以弄得满鞋子泥。

若步行前去,虽然多数组员都表示同意,但往返4公里多,先不说累,就是时间也耗不起呀!于是孙老师及时地向校长反映了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难题,校长听后,十分支持我们并把学校的面包车同意让我们随时使用,交通工具问题很快的解决这就为以后的“702”小学采访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3)到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有关情况注:第一次去——局长不在,组长所认识的一位公务员要去开会。

导致采访失败,只得扛着摄相机回来。

第二次去——突然年级主任通知下午的研究性学习课改成地理考试。

没有办法,第二次采访又失败了!第三次采访成功,了解到十八小学共有学生1235人,外来学生由于流动性极大,没有明确的数字,只能估计为一百多人,在学生中,低年级的无明显歧视现象,高年级的有歧视现象。

外来学生的英语水平很低。

(4)到派出所了解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注:由于本次活动进行比较仓促,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有些数据还未收集到,派出所的警员们也比较的忙。

(5)在外来务工学校发放问卷并做问卷分析注:两名组员——齐正中,陈世杰他们首先决定每人出10道问题,其中以择题为主,在精选出15道编入问卷中。

完成精选问题的工作后,为保证问卷质量,他们将问题交给孙师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

孙老师认为有几道题出的不是跟本次课题内容无关就是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删去了7道。

这样问卷的题数又不够,只得回去再好好想想。

过了3天,问卷经过的全体组员的审查后终于“出炉了”。

(6)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三、成果展示【学生论文】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调查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一)白碱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实地调查1.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参观调查我们到白碱滩区教育局了解到,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较多的“702”区域, 有晨星小学和东方文武两所学校.经教育局联系,这两所学校很欢迎我们去.这两所学校距市中心仅两公里,但我们小组没有一个人到过,甚至从来没有人听过.在白碱滩区,外来打工人员分散在区内各个地方,有的住平房,条件好的还可住楼房。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住所,于是这些人就集中起来,在“702”建起了一块面积不小的“棚户区”。

所谓“棚户区”,也就是一些非常简陋的屋子,有砖砌的,有土坯垒的,甚至还有挖个地洞,将就着住着的。

这里的环境非常差,到处都是垃圾、废弃物。

由于附近就有养猪场,所以是臭气熏天。

这里也没有正规一点的路,全都是坑坑洼洼的,只有靠人和车走出来的小道。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住着不少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许多是正当上学的年龄。

有些孩子在公立的小学上过一阵,但是由于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而退学不上的较多。

为了解决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在“702”先后建成了两所小学:晨星小学和东方文武学校。

晨星小学看上去很干净,并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凄凉,那般破败不堪。

校内校外,收拾得还是很有条有理的.随着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在提高,还被评为二类学校,德育教学少先队组织健全。

学生用的教材也都同公立学校的教材一样,只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减少了许多课外读物。

我们带着摄像机去各个班拍摄,每个小朋友都很有礼貌,他们在不住的喊“阿姨好!”他们对摄像机非常感兴趣,都冲着镜头笑。

通过镜头,我看到了每一个孩子天性,虽然他们生活条件不好,但他们去享受童年的自由和快乐的权利并没有被剥夺。

而东方文武学校,显然没有前一所正规。

校门两旁堆放着垃圾,气味冲天,可想而知,如果是夏天,那苍蝇、蚊子一定会多的数不胜数,孩子们要怎样才能学习呢?进了一间教室,看到窗户边就是土丘,这房子好像是在土丘上砌的。

如果刮大风、下大雨,我都害怕房子会塌下来。

这两个学校里都有幼儿园、学前班、一到五年级,目前还没设六年级。

每个学校里将近有200个学生。

这两所学校共同的特点就是:是私人建立的,不收借读费,每学期只收300多元的书费和学费。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对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可以适当减免他们的学费和书本费。

这样就保证了许多孩子有学上。

这两所学校的规模小,设备简陋,教学器材缺乏。

有些教室甚至小到只有二十来平米,可教室里却有三十多个学生。

教室里光线很暗,不通风,对孩子的学习很不利。

学校的师资也相当缺乏。

一个学校总共也就只有十个老师左右。

大部分都是从内地来的。

这里老师的工资只有六七百元,远远没有公立学校教师的待遇高。

东方文武学校还聘请了四、五位十九小学的退休老师。

每一个老师带一个班的所有课程,有时还穿插着带一些副课。

2.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做了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调查情况,我们打印了60份问卷调查表发放到“702”的两所小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二到三年级的小学生。

我们问了十个问题,前九个为单选题,后一个为多选题,然后进行了发放、回收、统计等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学生家里有2个孩子,有25%的家里有3个,但25%的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上学的,虽然有的学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虽然可以假设有些家里的老大已成人工作了,但25%已是相当高的失学率了。

有66%的学生转过一到二次学,但也有20%是转过三次到三次以上的,他们的学习环境相当不稳定,这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是有害的。

有63%的学生上过公立学校,但同时他们当中也有30%感觉到在公立学校上学期间受到过歧视,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特别是马家爵案发生后,更让我们深思这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

有66.7%的学生曾经去过公立小学,有37%的学生会对该校学生产生羡慕,他们很多人从小就走入社会,理解和承担着许多社会问题.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95%的学生家长都会过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这95%的学生都非常爱学习,他们的好求知欲很高. 这同新华社的调查”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文的结论是一样的”相对于占自己收入比例比城里人更高的子女教育费用,农民工们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们一直背着书包上学”。

83.3%的学生回家后进行学习,38.3%回家后进行娱乐,有50%进行家务,小小年纪便干家务,相比我们,他们的社会负担较繁重。

3.与居住在这里的学生交谈,对这里的情况进一步的了解首先,这里的环境很恶劣。

上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小学里的窗户都是紧关着的,那儿的每家每户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些家在养猪,附近还有一家屠宰场,因此味道很难闻。

只有清晨与夜晚,空气比较清新,人们大部分在这时才出去聊天,散步。

那儿全都是土路,一点儿小风,就足以漫天覆地的了。

再加上每家每户都烧煤,到处都是煤渣,就算是新衣服,也不会干净得很久。

下雨天更糟糕,满地泥泞,走路很困难,有时上学还用塑料袋套在脚上。

但恶劣的条件并没有影响那儿的小孩儿。

他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没有束缚。

他们不知道外面的小孩是怎样玩的,或许连玩具也没有几个。

但他们彼此的关系很好,到别人家里做客很随便。

由于这种随便,学习成绩多少会有些影响。

自从这两所私立学校建立起来,很多小孩都背上了书包。

他们很聪明,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当你问他们是否喜欢在那儿上学,他们都很乐意待在那儿。

也许他们并不会考虑学费的问题,只是图个好玩、轻松。

有的曾经在公立小学就读,成绩也很优秀, 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卑,不敢与别人交往,渐渐地有了心理负担。

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评价,认为大家是平等的,自己也是交了学费才上学,父母也是通过劳动赚钱,能正确地看待这类问题。

(二)到派出所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情况深入我们的课题,我们小组来到了白碱滩区派出所,指导员忠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据他介绍,我区的外来人口达5500多人,且流动变化很大。

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五亭新村和“702”、及到处可见的小平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