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一堂难忘的课作文【三篇
】
【篇一】
星期二上午,张教师在我们班上了一堂公开课。
教师把事先准备的资料投影到电视上,一株大树的模样。
教师问:“大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地答习题。
答完之后,教师说:“我们来确认一下正不正确。
”教师打开文件,我们一看,心里快乐极了——我们答对了!
我们又拿出一张大画,上面画着一棵大树,教师说:“我这里有一棵孤单的大树,哪个级能给大树找些朋友呢?”第个同学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教师请我们小组上去给它找朋友。
我们纷纷拿起讲桌上小动物,用心地把一个一个地粘上去,粘完以后,我们回到座位上。
教师问:“同学们,他们做得对不对?”同学们齐声说:“对!”教师:“大家也帮自己的大树找找朋友吧。
”
大家立即动起手来。
不大一会儿功夫,大树就找到了许多朋友。
完成以后,教师把大树贴在黑板上,给同学们看。
教师说:“看,太阳公公来了,小兔开着车来了,小蚂蚁带着兵器来了,松鼠阿姨带来了一筐松果……”听了教师对我的作品的点评,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时我们每个人脸上都弥漫着成功的喜悦。
最后,教师把大树取下来,让我们保管。
【篇二】
在中小学上课,少说也有几千节了,唯有闫教师的教研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上课了,闫教师一走进教室同学们就精神起来。
奇异教师先没讲课而是先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习题“在家靠谁”?我们齐答:“在家靠父母”。
接着教师又问:“在学校靠谁”?我们齐答:“靠教师”。
闫教师接着问:“父母、教师能跟
你们一辈子吗”?这一问使我们意识到方才的想法错了。
我们又立即答复:“靠不住”。
接着教师总结归纳说:“这就对了,我们学习应靠自己,这节课我们就靠自己读懂课文”。
教师写出文章的习题目《伟大的友谊》然后又叫给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师生共同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又让我们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其他自然段。
别说,方法还真灵,我一学就会了。
教师又检查了其他同学,连班级的差生也学会了。
闫教师看我们都学会了,脸上露出了幸福的浅笑,坚决的说:“怎么样”?同学们都饱尝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我暗自赞赏:“这位教师真高啊”!
闫教师在指导精彩的语段背诵时,更有一套。
别的教师只会告诉我们背,这是我们就叽里呱啦的死记硬背。
而闫教师不同:他先让我们分层抓住层意,再抓住“生活上……事业上……”等关键词语。
我们用他的方法,默记两遍,没问习题,准能背下来,不信你就试一试。
真的,真灵啊!他在介绍马克思的生日时。
他先来了一个有趣的动作:“一巴掌、一巴掌打自己,接着呜呜哭”。
我们看了闫教师的动作乐的前仰后合,接着教师说:“一巴掌、一巴掌就是1⑻18,呜呜哭就是5月5日”。
我们一下子随着闫教师重演了一下他的动作,在笑声
中我们记住了马克思的生日,而今我连自己的生日都没记住却记住了马克思的生日。
你说,这教师不神吗?我们永远忘不了这堂课!
【篇三】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看看课程表,这节课是语文课,又要背课文了。
一提起背课文,全班同学的脑袋就像要爆炸似地。
金教师拿着语文书来了。
今天可不同了,教师不再让我们同桌互相背了。
你瞧,教师在黑板上开始画画了。
我们先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抬头一看,哇!黑板上画满了美丽的图画,课文讲的每一处内容都画上了。
这里的小燕子在柳树底下飞,那边停落在电线上的小燕子成了五线谱上的音符……
“同学们,现在,我们看着黑板上的图画试着背一背课文吧!”金教师浅笑着说。
同时,她还用手比画着,时而做小燕子翱翔的动作,时而做微风吹拂柳条的样子,……金教师夸大的动作,把同学们逗得咯咯地笑个不停。
有的同学边
背还边学着教师的样子,把平常庄重的金教师都给逗笑了。
“哈哈哈……”不知不觉,我们在欢笑中已经背会了课文,那些美丽的图画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以后每次背课文,金教师都会用一些不同的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背会了课文,但我觉得还是这堂课最有趣儿,最使我难忘!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