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PPT课件
2019/12/25
5
(2)拱桥施工技术的发展: 缆索吊装法施工,作为我国公路装配式拱桥无支架施工的 主要方法被广泛采用,目前吊装能力已达75t。近年来在桁 式拱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劲性骨架施工法,最早应用于1990 年建成通车的宜宾小南门金沙江大桥,采用了型钢构件组拼 桁架式劲性骨架施工。1997年采用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 建成的重庆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为目前世界上最 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 转体施工:我国研究转体法施工始于1975年,并于1977 年首创平面转体,建成了净跨70m的公路箱形肋拱桥,转体 重量1200t。迄今,我国采用转体法建成的桥梁约50座,是 转体施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五平衡重转体施工的混 凝土箱形拱桥,最大跨度达200m(四川涪陵乌江桥,1990 年)。近年来,转体施工技术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架设中也 得到很好的应用。如2000年建成的广州丫髻沙珠江大桥跨度 达360m。我国目前唯一一座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州水 柏铁路北盘江大桥,跨度236m,2001年建成,其主拱肋采 用单铰平转法施工。
2019/12/25
7
(4)斜拉桥、悬索桥施工技术突飞猛进 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公路斜拉桥于1955年在瑞典建成。我国斜拉桥起步
比欧美整整晚了20年,但发展突飞猛进,至今已建成100多座,其中跨 度大于200m的就有50多座,已成为斜拉桥数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建 成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达602m,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结合梁斜 拉桥。2005年建成的江苏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m,居世界第一位。
3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桥梁工程中对水深流急、覆盖层厚的墩台基
础,一般都采用沉箱基础。这种施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对施工人员身 体有害,工效很低。195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施工中,首创了一种先 进的基础形式——钢筋混凝土管柱基础,采用强力振动等方法下沉。该 深水基础随后在黄河、长江等许多大桥上得到成功应用。此后,在我国 桥梁工程中就基本不再采用沉箱基础。
桥梁施工技术
2019/12/25
1
(一)桥梁施工发展 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与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3000年前
在渭河上架设浮桥 1400多年建设的赵州桥—— 建造技术超乎想象 大拱圈纵分为28圈,每圈由43块重1t左右的拱石组成,
用 石灰浆砌筑。为提高强度和整体性,拱石表面凿有斜纹,拱石 纵缝间安放腰铁 (铁箍),主拱 跨中拱背上设置5根铁拉杆,并在 拱顶石砌筑时采用刹尖方法使拱 石挤压紧密。
顶推法架设梁桥:该方法在1959~1962年施工的奥地利Ager桥中首 先应用。我国最早采用顶推法架设的铁路桥梁是狄家河桥(1977年,跨 度40m),公路桥梁是万江桥(1978年,跨度54m)。在我国,顶推 法施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长的桥为广东九江大桥引桥,桥梁 总长540m。
逐孔施工法建造梁桥:该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首先在德、法、 瑞士等国应用,今已推广到全世界。我国于1994年用移动支架法成功架 设了10孔跨度46m的宁夏灵武支线黄河大桥,为我国中等跨度混凝土梁 的架设开辟了新途径,2000年用同样方法架设了目前国内最大跨度64m 的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桥(包西线秃尾河桥)。1990年施工的厦门 高集海峡大桥,为46孔等跨45m的箱梁桥,采用了移动模架法施工。
多罗桥(斜拉桥)、420米的中国重庆万州长江大桥(砼拱桥)、301 米的挪威Stolmasundet桥(连续刚构桥) 21世纪初: 460米的中国重庆巫山长江大桥(钢管砼拱桥)、330米 的中国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连续刚构桥)、1088米中国苏通长江大桥 (斜拉桥)
(1)高桥墩施工模板的发展: 1949年以前我国铁路多在平原或丘陵地区修建,一般墩高在10米以
内。30米以上的桥墩很少,全国仅有4座桥。一般采用固定式模板施工。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普遍推广应用空心桥墩。1966年在成昆线安宁 河3号桥,首先使用滑升刚模板灌筑钢筋混凝土空心墩,获得成功,为 修建高桥墩开创了新得途径。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用于桥墩的爬升模 板,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用的翻升模板技术,对促进我国高桥墩的 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迄今墩高大于60米的铁路桥梁,国内有近 20座。2001年建成的内昆线花土坡大桥,墩高达110米,为钢筋混凝土 圆形空心墩,采用液压提升平台翻模施工。
2019/12/25
2
1053年建成泉州万安(洛阳)桥——现代浮运架桥的原始雏形。 46桥 墩,834米长,采用“激浪涨舟、悬机弦牵”架设石梁
1240年漳州虎渡桥——200t重的石梁如何架设至今未知
19世纪悬索桥主缆架设的AS、PWS方法出现——促进了悬索桥快速发 展
2019/12/25
在九江长江大桥施工中,第一次采用“双壁钢围堰”基础,克服了过 去在修建深水基础时,洪水期间被迫停工的缺点。
2019/12/25
4
20世纪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悬臂施工、顶推施工、逐 孔施工、转体施工技术广泛应用
大跨深水桥梁迅速发展—— 20世纪末:1991米的日本明石海峡桥(悬索桥)、890米的日本多
2019/12/256源自 (3)梁桥施工技术的发展: 中小跨度梁桥架桥机: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双悬臂式架桥机
架设混凝土梁,60年代以后,我国发展应用简支式架桥机架梁,显著提 高了架梁的安全性。
悬臂法施工梁桥:我国采用悬臂法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始于20世 纪60年代成昆铁路的旧庄河1号桥和孙水河5号桥。国内建成的大跨度混 凝土梁桥绝大部分是采用悬臂法施工的,最大跨度达370m(虎门公路 大桥副航道桥)。
钻孔灌注桩基础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不用大型打桩机械就能完 成的,直径和承载能力都很大的深桩基础。由于它施工工艺简易,设备 简单,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桥梁基础形式。
沉井基础是我国桥梁应用较早的基础类型之一,近30年来沉井基础进 步较快。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触变泥浆套,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 空气幕等措施,以减小沉井下沉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