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2017、04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 、B ,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1)图22⑴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 时所得的不同情景。

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mm ,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mm 。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 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P E2.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5a 所示,木板倾斜构成固定斜面,斜面B 处装有图b 所示的光电门.(1)如图c 所示,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2)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 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则物块通过B 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 (用字母d 、t 表示);(3)测得A 、B 两处的高度差为H 、水平距离L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为了完成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10甲所示,将质量为m 、直径为d 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 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01234012345455045可动刻度固定刻度固定刻度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 ,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 =________mm ; (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________;A.h -t 图象B.h -1t 图象C.h -t 2图象D.h -1t 2图象(3)经正确的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2m 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你认为增加释放高度h 后,两者的差值会________(填“增大”“缩小”或“不变”).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水平固定在 桌面上,木板左端固定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A 、B 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木板上,靠近轻质弹簧.(1)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 =________ mm. (2)在滑块上装上挡光片,用手推动滑块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将弹簧压缩到适当的程度松手,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去,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A 、B 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片通过A 、B 两点光电门的时间Δt 1和Δt 2,则滑块通过A 点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B 点的速度为________(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3)通过改变滑块压缩弹簧的程度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v A和v B,作出v2A-v2B图象,若图象与v2A轴的交点为a,重力加速度为g,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________,若此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用x表示,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路过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 (m<M)的重物B相连。

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将其视为A下落h(h>>b)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Δ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3)为减小上述Δv对结果的影响,小明同学想到了以下一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4)若采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某实验小组利用图4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B.打开速度传感器,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A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角不变,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静止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速度传感器1和速度传感器2时的速度大小v1和v2;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A到B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2)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B.长木板的倾角θC.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D.小车的质量M(3)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光电数字计时器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实验主要操作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②测量小车释放处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x;③由静止释放小车,记录数字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④改变x,测出不同x所对应的挡光时间t。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时的结果如图,则挡光片的宽度d=__________mm;(2)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3)根据实验测得的多组x 、t 数据,可绘制图象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如果图象的纵坐标为x ,横坐标为21t,实验中得到图象的斜率为k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d 、k 表示)。

8.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圆弧形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A 为桌子右边缘,O 点为A 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点。

第一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且其末端与桌子右边缘A 对齐,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地面的P 点,如图甲所示;第二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左侧,测出其末端与桌子边缘A 的距离为L ,滑块仍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地面的Q 点,如图乙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1)实验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填写选项前面的字母) 。

A .滑槽顶端距桌面的高度hB .桌面距地面的高度HC .O 点到P 点的距离d 1D .O 点到Q 点的距离d 2E .滑动的质量m(2)根据已知量和测量的量,可以得出动摩擦因数的μ表达式为μ= 。

(3)如果该同学在进行第二次实验时,滑块没有滑出桌面,测得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 ,则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 。

9.为验证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某同学利用DIS 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8甲所示,图中A 为电磁铁,B 为光电门,有一直径为d 、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通过AA电磁铁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单位是毫秒.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且小球直径d远小于A、B间的距离H.(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 m.(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1t2-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该图线斜率的理论值k=_____ (ms)-2·m-1.(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 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答出一条原因即可).1. ⑴.3.505(3.503~3.507均可)(1分),3.485(3.483~3.487均可)(1分);.(2分) (2分)2 (1)0.52(2)dt(3)gH-μgL=d22t2答案(1)17.806(17.804~17.808均可)(2)D(3)增大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17.5 mm+30.6×0.01 mm=17.806 mm(2)减小的重力势能若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mgh=12m v2,小球通过计时器时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看做瞬时速度,故v=dt ,联立可得h=12g(dt)2,故作h-1t2图象,D正确.(3)由于实验中存在空气阻力,所以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2m 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若增加释放高度h ,则阻力做功增大,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增加,所以两者的差值会增大.答案 (1)2.60 (2)d Δt 1 d Δt 2 (3)AB 间的距离 a2gx解析 (1)主尺读数为2 mm ,游标尺读数为12,由图知该游标尺为二十分度的卡尺,精度为0.05 mm ,故测量结果为:d =2 mm +12×0.05 mm =2.60 mm. (2)根据公式v =x t 可知:A 点的速度为v A =d Δt 1,B 点的速度为v 2=dΔt 2.(3)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 2A -v 2B =2μgx 可知,v 2A=v 2B +2μgx ,因此还需要测量AB 间的距离. 由题意知2μgx =a ,解得μ=a2gx.23.(1)2))((21)(tbm M gh m M +=-(3分);(2)大于(2分);(3)D (2分);(4)小于答案 (1)否 (2)ACD (3)mgl =12M v22-12M v 21解析 (1)小车在重力、斜面弹力、摩擦力、细线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挂上钩码后小车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2)(3)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则有: mgl =12M v 22-12M v 21,所以要测量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 、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 和小车的质量M .(1)2.55 (2分) (2)222d a xt =(2分) (3)22d k(2分) 【命题立意】以测量加速度为实验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解析】(1)略(2)tdv =,x v a 22=得222d a xt =(3)由222at d x = 可知,斜率a d k 22= ,所以k d a 22=22.(1) BCD (2)(3)答案 (1)4.700×10-3 (2)0.89 (3)受到空气阻力或者H 测量值偏大(任意答出一条原因即可)HLd d 42221-HSd 4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