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排反应
重排开始 O 环丙酮
R1 R3
R1 R3
A
R2 C C.. R4 ROH R2 C CHR4
OC OR
重排结束O
C OR
R1 R3
R1 R3
B
R2 C.. C R4 CO
ROH
R2CH C R4 RO 中R=H C O 时则得到羧酸
OR
OR
反应中究竟以A方式开环,还是以B方式开环,
则决定于碳负离子的稳定性。
• 酸催化质子化脱水后重排 • 酰卤催化剂则是将羟基酯化后脱去酰氧基
R
OH R''COCl
CN
R'
O
R C
O N
C R'' -CH3COO-
R'
[ R C N R'
R C N R' ]
H2O
-H+
R C NH R' O
• 空间结构的影响
O2N
Ph N
PClO5 2N
O
O2N
NHPh H2O
Br OH
对甲氧基苯基 > 对甲基苯基 > 苯基 > 对溴苯基 > 烷基 > 氢
优先产生稳定
碳正离子
Ph2C CH2 H+ Ph2C+ CH2
OH OH -H2O
OH
Ph2CH CH +OH
H+
Ph2CH
CH O
PhHC CHPh H+ PhHC CHPh
OH OH -H2O
+
OH
Ph2CH CH +OH
H+
1、片呐醇(Pinacol)重排—分子内C→C重排
(1)定义:
取代乙二醇在酸作用下重排,得到醛或不对称酮的反应
(2)反(应1历)程哪个碳生成碳正离子?
(2)哪个基团迁移?
CH3 CH3 H+
CH3 CH3
CH3 C C CH3 OH OH
CH3 C C CH3 OH +OH2
H2O
CH3
CH3 C C+ CH3 OH CH3
如何证实
不是分子间重排而是分子内重排?
例3 OMe MeO
OEt3;
NH NH
MeO
H+
H2N
OMe
EtO
NH2 + H2N
OEt NH2
进行两个底物混合的反应
本节课小结
贝克曼重排
氢过氧化物重排
联苯胺重排
C→N重排 C→O重排
N→C重排
正离子重排小结
均为分子内重排
• 片呐醇重排——邻二醇——酸 • 反片呐醇重排——一元醇,卤代烃——酸 • 瓦格奈尔-梅尔外英重排——萜系化合物——酸 • 捷姆扬诺夫重排——胺——亚硝酸 • 蒂芬欧—捷姆扬诺夫重排——邻氨基醇——亚硝酸 • 贝克曼重排——酮肟——酸或PCl5、RCOCl • 氢过氧化物重排——过氧酸——酸 • 联苯胺重排——氢化偶氮苯——酸
CHCH3
S-BN1r-
CH3
CH3 C CHCH3
CH3 Br
CH3
CH3 C CHCH3
CH3 CH3
稳定的碳正离子
Product
CH3 CH3 C CHPh
CH3 Br
S-BN1r- CH3
CH3 C CHPh
CH3
稳定的碳正离子
Product
CH3 C CHPh CH3 CH3
回顾
• 片呐醇重排 • 反片呐醇重排
Br
COOH PhNH2
Br
Ph
O2N
N OH PCl5 O2N
Br
NHCOPh H2O
Br
O2N
NH2
PhCOOH
Br
7、氢过氧化物重排
(1)定义
氢过氧化物在酸的作用下发生O-O键断裂,同时烃基 从碳原子上迁移到氧原子上
(2)通式
R1
H+ R2 C O OH
R3
R1
C O + R3 OH
R2
分子内C→O重排
举例
Et
例1
n-Bu
C
Me C
H
N OH
H2SO4 乙醚
Et O
n-Bu C H
N H
C
CH3
例2
NO2
NO2
PCl5
C
NC
N
OH
OH
NO2
HN C O
例3
H N OH
H2SO4
110 ℃
H
HO HN H
H2SO4 110 ℃
HH NO
H O
H NH
H
不同催化剂,产物形成的中间过程稍微有所不同。
CH3
H+
H3C C C CH3 ( 61% )
H3C
CH3
从重排前后碳骨架的改变情况看,上式恰好是 片呐醇重排的逆过程,故称反片呐醇重排
(2)机理分析
CH3 CH3 C CH2OH
H+
CH3
CH3 CH3 C CH2OH2
CH3
H2O
CH3 CH3 C CH2
CH3
(3)其他应用
CH3
CH3 C
NaNH2
N-HH+3
CH2
N(CH3)2 H CH2
CH2 N+(CH3)2 CH2
CH3
CH2N(CH3)2
鋶盐
CH2 S+CH3 CH3
NaOH H2O
CH2 S+CH3 CH2
3、瓦格奈尔-梅尔外英 (Wagner-Meerwein)重排
萜系化合物用特殊方法处理时,所引起的脱水或脱卤化氢的 反应,往往伴有反片呐醇重排类似的反应。
Cl Cl-
Cl-
—分子内C→ C重排
Cl
OH H+
+
+
-H O
• 瓦格奈尔-梅尔外英(Wagner-Meerwein)重排
CH2OH
H+ -H2O
重排反应的分类
3、按元素分类: • 从碳原子到另一碳原子(C C) • 从碳原子到氮原子 (C N) • 从氮原子到碳原子 (N C) • 从碳原子到氧原子 (C O) • 从氧原子到碳原子 (O C) • 其它杂原子与碳原子间重排
本课程按照活泼中间体或机理进行分类讲解, 着重介绍以下几类型反应:
二、经过负离子重排
法沃斯基(Favorskii)重排 萨姆勒特-霍瑟(Sommelet-Hauser)重排 魏悌息(Wittig)重排 弗里斯(Fries)重排 乙醇酸(Benzil)重排
1、法沃斯基(Favorskii)重排
(1)定义
a-卤代酮在碱作用下重排,得到羧酸或羧 酸酯的反应。
(2)通式
H3C
CH3
CH CH3
H3C C C O
C2H5
(3)重排规律
反应经过了一个邻基参与的三元环状碳正离子,因此 重排基团和离去的质子化羟基处于反式位置。
OH HO
CH3
OH
CH3
OH
+OH2 HO
CH3
O
+OH2
OH
O
2、反片呐醇重排—分子内C→C重排
(1)反应式
H3C
CH3 C CH CH3OH
CH3
CH3 C C CH3 +OH CH3
H+
CH3
CH3 C C CH3 O CH3
在无机酸作用下,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转 移到失去羟基的碳正离子上,生成不对称酮的反应。
• 重排活性取决于羟基脱水形成的碳正离 子的稳定性。
• 迁移基亲核性越强越易迁移。
亲核性强弱顺序:
C6H5 > (CH3)3C >(CH3)2CH >C2H5 >CH3
CH3 O
NH2 HNO2
OH
CHO
试分析
CH2NH2 HNO2 OH
O
回顾
瓦格奈尔-梅尔外英(WagnerMeerwein)重排
类反片呐醇
捷姆扬诺夫(Demjanov) 重排
蒂芬欧—捷姆扬诺夫(Tiffeneau-
Demjanov)重排
类片呐醇
6、贝克曼(Beckmann)重排
(1)定义
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酮肟转变为酰胺的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硫酸、五氯化磷、三氯化磷等
(2)通式
R1
H+
C N OH
O H
R1 C N R2
R2
—分子内C→N重排
(3)反应历程
R
OH CN
R´
H+
R
+OH2 CN
-H2O
R´
R C N R'
H2O
R C N R'
R C N R' OH2
-H+
R C N R'
互变异构
R C NH
OH
O R'
脱羟、重排、夺羟、互变
亲电重排Electrophilic rearrangement,
自由基重排Radical rearrangement, etc.
For example:亲核重排
CH3CH2CH2CH2OH H+
H
CH3CH2CH2CH2OH2 H2O
CH3CH2CHCH2
CH3CH2CH+CH3 H+
CH3CH=CHCH3
COOH
COOH
2、萨姆勒特-霍瑟(Sommelet-Hauser)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