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篇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

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

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

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能阅读的本领。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技能要高、要全面。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的重任,更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的技能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技能:1、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目标和要求。

针对该班的学生情况,针对教材,设计好内容。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使学生越学越乐学、爱学。

2、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语言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必须不断加强语言的修养。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一项基本的内功。

语言表达能力,含有声语、文字和态势语三种。

三种形式合起来才能传递出更准确的信息。

书面表达能力包括语言组织、书写。

写好字同样是老师素质的一种体现,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我们在强调语言科学性的同时,也要讲究口头语言的艺术性。

3、阅读与习作指导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大量阅读,大量储备知识,给孩子示范带头,声情并茂把孩子带入课文,这样孩子也会读书了;情感也丰富了。

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还要多多习作,明确每次习作的要求,会指导孩子写作,会评审孩子的作文。

一个思维敏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思维也敏捷。

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弓|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全面创新的能力。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潜能,这要求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全面创新的能力。

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所特要求的。

5、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木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的基本技能和五项基本功是一致的,只是更加注重课堂化、实践性、有效性。

语文教师能准确掌握这些技能,教学将变得轻松、愉悦。

篇二: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能力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小学语文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和_《三字经》。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B)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佃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佃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卄,这是(A)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C.理解课文D.朗读和默读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

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B)A.张志公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6.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D)A.课堂应变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分析教材的能力7.听力构成的要素包括(B)A.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B.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记忆力C.记忆力、理解力、复述力、注意力D.记忆力、复述力、注意力、辨析力8.小学阶段说话训练总的要求是(D)A.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B.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演讲、注意礼貌C.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表情丰富D.先想后说、注意礼貌,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8分)1.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E)A.符合时代的需要B.体系科学C.语言文字规范D.符合儿童年龄特征E.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具有(ADE)A.综合性B.多样性C.连续性D.阶段性E.实践性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描述是(ACDE)A.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B.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遣词造句的能力C.中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连句成段的能力 D.《义务教育大纲》指出: 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E.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连段成篇的能力4.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是(ABCD)A.背诵B.课堂讨论C.听讲D.听评E.看图说话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文道统一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道统一一”是指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文道统一”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2.集中识字是我国传统的识字形式。

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识字和阅读交替进行,任务相对集中,分散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顺利进行阅读的能力。

它包括五个方面: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记忆能力和一定的速度。

4.口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的作用。

(1)朗读是训练说普通话的重要手段(2)朗读可以规范并丰富口头语言(3)朗读可以培养语感2.低、中、高三阶段作文教学的侧重点是什么?(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成句的能力(2)中年级训练连句成段的能力⑶高年级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3.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2)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想听⑶纠正语病着眼于内容4.如何理解评估的全面性?(1)内容要全面(2)标准要全面⑶重视评估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4)收集信息要全面六、材料分析题(8分)下边是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请加以分析,说说教师如何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意思上下功夫。

有位教师教了《小木船》这篇课文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破裂的事情。

结果许多同学都雷同地写自己和同桌同学吵架,后来又和好了。

答:(1材料分析:作文学习需要借鉴范文,但不宜机械模仿。

学生写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意思。

各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不可能完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上下功夫,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⑵进一步分析:为使学生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要通阻”和开源”②改进命题方法,淡化审题要求③要借鉴,不要机械模仿。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训练意识和服务意识两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试述如何以《义务教育大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改进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答1.(1)增强训练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①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②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扎实训练③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2. (1)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2)进行全方位的改革①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②深化课程、教材改革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④坚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填空题:1、____________ 与________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人文性)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 _________ 年一贯整体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___年级、___年级、__ 年级、—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1~2 ;3~4;5~6 ;7~9;整体性;阶段性)篇三: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学程序与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怎样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目标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这对即将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来说是迫在眉睫的。

通过本章节的参与学习,你不但能了解在新课程视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程序,还能了解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与训练,你一定会有收获。

我们需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反思我们需要掌握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编制教案、设计板书、说课、课堂教学导入、课堂教学提问、课堂教学讲解等我们需要实践根据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项目进行分项练习按照小学语文教学程序进行教学设计并试讲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师是教学程序的实施者,实验教材的操作者,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者,是对新一代的发展具有最广泛影响的人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