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必修2地理:2.3《城市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2地理:2.3《城市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第三节城市化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圳由一个海边的小渔村变成人口达千万的特大城市!城市规模急剧膨胀的例子有很多。

又如北京市的用地规模发展也很迅速。

北京的市区在1949年前,二环路还没有形成规模。

现在,五环路、六环路已经通车。

由此看出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十分迅速。

城市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市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思考: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对城市的影响有哪些?答案:点拨: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造成市区人口过于密集、用地紧张、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治安难度加大、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_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______、乡村变为______的过程。

4.意义(1)带来__________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__________等的巨大变化。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__________的表现。

读教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可看出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城市数目增加。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合理城市化(1)影响:改善环境(2)例证2.过快城市化(1)影响:使城市环境质量______。

(2)例证过快城市化导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______污染、______等。

3.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1)发展低污染的__________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______。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__________。

答案:一、1.城镇 扩大 城镇2.吸引 就业机会多 交通便捷 离开 增长快 短缺3.城市4.(1)聚落形态 (2)价值观念 (3)社会进步二、初期 较低 较慢 发展中 后期 高 停滞 发达思考讨论点拨: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的发展,再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三、1.(2)修建水利设施 社会 环境的压力2.(1)下降 (2)垃圾 噪声3.(1)节能建筑 污染 (2)良性循环知识点一 城市化的内涵、标志、动力及意义1.内涵(1)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2)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3)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2.标志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表现为推力和拉力作用材料一: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____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

(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基础水平高B .经济发展水平高C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人口迁入率高(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 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思考: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高低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

上海市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的。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2)加速增长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4)C(5)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种植和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

基础设施完善 农村劳动力过剩【例题2】 (2011·浙江文综,1~2)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1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出生率低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思考:第(1)题,给出的四个国家中,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排除A 、B 两项;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大多从事与石油有关的行业,因此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第(2)题,乙国为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由于它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人口出生率较高。

答案:(1)C (2)D知识点三 常见城市化问题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利用表格解读如下。

题。

(1)在此等值线分布状态下,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①近地面气压值是城市低于郊区 ②近地面的风是从城市吹向郊区 ③城市受下沉气流的控制 ④城市形成“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形成城市与郊区气温与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 )。

①城市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郊区 ②城市植被覆盖率远远大于郊区 ③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于郊区 ④城市上空可悬浮颗粒物多于郊区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思考:由图可知,城市气温、降水高于郊区,形成“热岛”和“雨岛”,主要是因为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气流上升,且城市污染严重,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多,使凝结核多,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形成降水。

城市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压城市低于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城市化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城市蒸发量小于郊区。

答案:(1)B (2)D利用因果图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2011·浙江文综)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1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3.关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B.人口迁往小城镇和农村C.郊区城市化明显D.市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不明显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5.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C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层空洞7.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________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20世纪________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是发达国家的约________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表中数据,绘制“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图”。

(要求用折线图分别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答案:1~2.1.C 2.D第1题,给出的四个国家中,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排除A、B两项。

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石油资源丰富,大多从事与石油有关的行业,因此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第2题,乙国为沙特阿拉伯,属热带沙漠气候,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由于它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较高。

3.C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郊区城市化明显,市区范围迅速扩大,市区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城市化后期阶段人口有向小城镇和乡村回流的现象。

4~5.4.C 5.B第4题,由图甲可知,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第5题,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高达58%左右,而农村人口也有在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

故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应低于40%,最有可能处在图甲中B时段。

6~7.6.C7.A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类活动集中,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其形成的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的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

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8.思考:由表可知,20世纪的最后4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

当前世界新增人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2.4城市化进程加快(2)70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3)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