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存货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计划管理
1、编制计划的原则
(1)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充分利用的原则;
(2)合理使用、注重效益、节约费用的原则;
(3)实事求是、讲求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严肃性的原则;
(4)坚持开渠节流、节约挖潜、统筹兼顾的原则。
2、编制计划的依据
(1)以需求计划、新品研制大纲等为依据,结合存货库存,按照产品零件消耗定额科学合理编制产品结构用料计划;
(2)辅助材料及非生产用材料由使用单位,据实提出申请,待批准后统一编制计划,统一采购。
3、计划的编制
(1)年度计划:由采供部门依据公司经营目标按照定额及历史资料进行核算综合平衡后,编制年度计划;
(2)月度计划:由采供部门依据需求计划,充分利用库存资源,按照消耗定额合理编制;
(3)临时计划:由使用部门依据生产经营的需求提出,主管部门根据资源状态随时编制计划;
(4)其它需求计划根据需求由使用部门按需编制计划。
(5)存货管理部门,月度要向采供部门报告库存存货动态表,真实反映库存存货的增减变化及库存情况。
4、计划的审批
(1)生产用存货计划的审批程序:
采供部门→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2)新品研发用存货的审批程序
新品研发部门→主管技术副总经理→项目负责人(或采供部)
(3)非生产经营用存货的审批程序
使用部门→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实施部门
5、计划的执行
(1)计划经审批下达后,主管部门要遵照执行,无特殊情况,必须严肃履约;
(2)产品结构用料必须在评审合格的分供方进行采购;必须符合技术、质量及环保要求;
(3)由于设计、工艺变更、市场变化,计划提出部门要及时提出变更措施,以免造成浪费和积压;
(4)要保证质量、比质比价、择优采购、及时供应、保障生产。
(5)采购人员要经常和使用部门沟通,了解使用效果,采购物美价廉的存货,利于节约、便于使用。
6、科学合理的储备
在编制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市场动态、经营目标、库存资源、采购周期,具有前瞻性,以科学合理库存储备,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二、库存存货管理
1、待验存货
(1)待验存货管理按照存货管理职能划分范围进行,库管人员
按照采购人员签字的送货单验收代管,库管人员月度按要求报告待验库存情况,采购人员要督促、协调及时检验入库。
(2)送货单由供应商填写,一式三份,经采购人员签字后,货、单一起交库管验收签字,一联随货留存,一联交采购人员、一联交供应商,采购人员以库管人员签收单为准下达待验通知,验收合格后库管办理入库。
(3)由采购人员在送货单上注明价格,以便结算。
2、入库
(1)库管人员必须凭检验合格证签收入库,品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要据实填写,达到名称、编号、状态、规格、单位、数量、金额七相符,特殊情况需由采购人员书面申明,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新品研发零件采购,由技术人员按计划组织进行,并负责协调完成检验。
凭合格证,同时办理入出库手续,月度完成结算,特殊情况与财务部门协商解决。
3、保管
(1)库房必须建立卡片和台账,对入库存货建帐管理,每月按照要求报动态表;
(2)库存存货要按类别妥善保管、布局合理、人流物流畅通,做好帐、物、卡相符;
(3)对有湿、温度要求的库房,要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建立检查、登记制,符合湿、温度要求;
(4)存货存放要整齐、规格化,标志要明显,数量要清楚。
要做到轻拿、轻放、上盖、中隔、下垫、搬运中不变形、不划伤,要做
好通风防潮、防止暴晒、保持清洁卫生;
(5)每半年对库存存货进行实物实地盘点,填报报表,对盈亏要单独列表报告待处理;
(6)库管人员随时对质量有疑问的存货提出清单,报质量部门复检,对不合格零件由质量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库房及时协助处理;
(7)对料到单未到的存货,原则上在年末进行暂估入库,当对经营效果有影响时,按财务部门要求安排进行;
(8)对于因技术进步、设计更改、霉烂、变质、毁坏过期等原因造成的不需用及报废存货,随时报告主管部门处理;
(9)有保管期限的存货,必须作出明显的标志,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到期日期、保管期限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处理;
(10)保持库房整洁、地面无杂物、框架无灰尘、存货无锈蚀,无损坏、丢失、变质。
3、出库管理
(1)存货出库以填制齐全的出库单据为准,库管员要及时下账,做到账单相符、帐帐相符、出入有单据。
(2)严格执行投入产出比例,配比出库;
(3)存货出库单上应注明领用单位、具体用途,领用存货名称、数量、金额必须填写齐全,对于发出的产品样品应填写对方客户名称;所有存货必须经主管经理和部门领导审核签字。
4、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循环发放。
5、存货出入库必须要有相应人员的签字批准,否则后果由责任人自负。
6、要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进行统计核算、节点清楚、账目明了、
数量价值统一。
三、限额发放管理
1、产品结构用零部件、半成品、产成品严格按照产品设计要求消耗定额配套数发放,严格审核,禁止多、冒、套领;
2、辅助材料严格审核配比发放;
3、新产品消耗由主管设计编制临时消耗定额执行;
4、生产部门要对消耗定额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复核,并及时将意见报主管部门,作为修正依据。
四、不合格品的管理
1、不合格品分为完全废品和可修复品;
2、完全废品由检验人员开出废品通知单,作为报废补料的依据,废品由检验人员同时收回统一管理;
3、可修复品由生产部门安排返修,返修合格后,由检验开具合格证下传;
4、降格品的使用需经主管设计认可签字,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下传使用。
五、多余存货的管理
1、存货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储备定额,禁止超储积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逐步趋向零库存;
2、存货管理部门每季度要对超储、积压、多余存货提出报告及合理化建议;
3、采购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部门和库房,了解存货的使用和缺料情况,以及多余存货的动态,提供市场信息,处理多余存货;
4、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完成后,要盘点剩余存货,判明状态,
分别处理。
六、废旧存货的管理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次、旧物资由存货管理部门指定专人回收管理,要账目清楚,出入规范;
2、积极进行挑选整理、分类分放,充分回收利用;
3、有环保要求及剧毒、易燃易爆等一类物资处理按照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废旧存货的处理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5、回收奖励可按处理废旧存货收入的20%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七、存货统计
1、存货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统计台账,综合记录存货动态;
2、每月要对存货的收入、消耗、储备、库存升降、超储积压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八、考核
1、存货管理是经济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
2、过程中考核按照谁下计划谁考核的原则顺序进行;
九、一类物资的管理按总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十、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