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s版19 小泽征尔的判断(详案)内附全解

四年级语文s版19 小泽征尔的判断(详案)内附全解

1 小泽(zé)征尔的判断❶2场。

台下坐满了观众,他们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❷。

[句导读:从“坐满了观众”中可以看出比赛隆重而重要。

“音乐大师”一词更能体现这次比赛的意义非同寻常,又为下文小泽征尔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作了铺垫。

]5[②你认为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比赛?小泽征尔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评委会交给他一张乐谱(pǔ)。

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指挥着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6[③你从“全神贯注”“挥动着”中体会到了什么?]段导读:这是讲小泽征尔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投入指挥中。

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xié)的地方。

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7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❸奏一次。

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

[句导读:说明小泽征尔对音乐敏1☜ 2 ❶指挥家:在乐队或合唱队前面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

3 ①小泽征尔的指挥水平很高,在世界上都很有名。

4 ❷音乐大师:是指在音乐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人们所尊敬的人。

5 ②这次大赛阵容强大,艺术水平高超。

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面对国际大师的情况下做出判断的。

6 ③这是对小泽征尔神态、动作的具体描绘,说明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表现出了他指挥家的风度和气质,也说明他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得非常好。

7❸重,这里读chónɡ。

❹郑重(zhònɡ):严肃认真。

锐的感知,凭直觉发现了乐谱的错误。

]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❹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8[句导读:这句话反映出小泽征尔当时内心的挣扎、矛盾。

“考虑再三”说明他反复思考,毕竟他面对的是世界一流的乐队,国际水平的乐谱,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

但他坚信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最可贵的。

]9[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考虑了些什么?]“不!一定是乐谱错了!”[⑤“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小泽征尔什么样的品质?]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kuí)。

10[⑥怎样理解这句话?]段导读:这段写小泽征尔在指挥中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并果敢地判断乐谱11 来,这是评委们精心❺设计的,目的是试探指挥家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

[⑦“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什么?]12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sù)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13[⑧“这种素质”指的是什么素质?]前面的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是在国际音乐大师面前,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句导读:通过对比,从侧面写出了小泽征尔勇于坚持自己的可贵,说明他不同流俗的品质。

]14只有小泽征尔不迷信权(quán)威,相信自己,果敢地做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泽征尔的生平事迹。

8④指挥、乐队、乐谱,到底是谁错了?9⑤重点句解析:不但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而且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十足的勇气,特别是不迷信权威的品质。

10⑥热烈的掌声是对小泽征尔的赞赏,他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使他夺得了桂冠。

11❺精心:特别用心;非常小心。

12⑦精心设计是指特别用心设计,目的就是试探指挥家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

这也是乐谱出错的原因。

13⑧不附和权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判断的素质。

14⑨突出了他不附和权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判断的品质。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世界上极负盛名的音乐指挥大师——小泽征尔。

他在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波士顿乐团指挥20多年,曾被称为“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

这么了不起的人物,课文讲了关于他的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组内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自读课文,要求读流利1.轻声读,标出读不流利的句、段。

2.重点练习读不流利的句、段,可以请人帮助。

3.选两个自然段,两人一组,比比谁读得好。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汇报交流。

3.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小泽征尔在大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的错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小泽征尔获得大赛的桂冠。

4.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在书上。

小组筛选问题,推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可能提出:(1)为什么说小泽征尔做出了果敢的判断?(2)文中说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都考虑了什么?(3)他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4)评委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比赛?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泽征尔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敢的判断的和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再谈谈对句子的理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从读中悟出道理。

这样既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又能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2.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内容及做出果敢判断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了攻克这两个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做如下安排:学习第3自然段时,要求学生用心揣摩小泽征尔的心理活动,并提出问题:“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可能会考虑些什么?他最后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通过发言——评议——补充等环节,学生对小泽征尔心理活动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小泽征尔能做出果敢判断的原因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了解小泽征尔在大赛中如何果敢地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泽征尔指挥演奏的录像片。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小泽征尔。

1959年,小泽征尔从日本踏上了赴欧留学的道路,来到了法国巴黎,参加了这次指挥家大赛。

齐读课文题目,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小泽征尔的判断是怎样的?(果敢、正确)二解疑悟“果敢”1.自由读课文,画出小泽征尔做出判断的句子。

2.读句子,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不!一定是乐谱错了!3.读出自己的感受。

4.再读第3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让学生交流,指名汇报:(1)学生甲:发现不和谐的地方,但重奏仍不自然。

引导思考:重奏的结果说明了什么?(2)学生乙:评委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

引导思考:“郑重声明”是什么意思?(3)学生丙:他考虑再三做出判断。

引导思考:“考虑再三”是什么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再三考虑什么?如果你是参赛的小泽征尔,你会考虑些什么呢?默读第3自然段。

①为什么不是乐队的问题?(这是“世界一流的乐队”,而且又重新演奏了一遍,乐队演奏应该没问题。

)②为什么不是指挥的问题?(他“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指挥。

)5.乐曲演奏成功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指名汇报,板书:乐队指挥乐谱)6.你也像小泽征尔那样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先默读,找出相关的句子再判断。

指名判断并练习填空说话:不是( )的错,因为( );不是( )的错,因为( );一定是( )错了。

7.理解“果敢”。

(1)这样的判断为什么说是果敢的?结合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2)集体交流。

学生甲: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他却说乐谱错了。

导读:想象评委当时的神态、动作、语气,把你想象到的读出来。

学生乙: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他说乐谱错了。

引导思考:看到这几百名音乐大师,他会怎么想?(敢于向权威挑战,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

)学生丙:经过重奏仍不自然,所以一定是乐谱错了。

(做出判断的时间短,判断得果断。

)8.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练读、指名读……用不同的读法。

(2)情景朗读:谁能像小泽征尔那样说出这句话?在座的其他同学当评委、观众。

听到这么热烈的掌声,如果是你,你想说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练读、指名读)三探索获得“桂冠”的原因评委们真的是在为他坚信自己判断的勇气和不附和权威的胆量而鼓掌吗?(评委们鼓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吗?)请读一读第4自然段。

1.评委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比赛呢?2.你读懂什么了?(随机出示课件: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3.“这种素质”指的是哪种素质?4.也就是说,只有,才真正是的音乐指挥家。

5.小泽征尔正是具备了,所以他才是。

6.现在,你们明白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了吗?他只具备那种不附和权威的胆量,坚信自己判断的勇气行不行?你们想了解他更多的资料吗?1958年,小泽征尔从日本桐朋学园毕业时,已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音乐指挥家了。

他除了具备那种不附和权威的胆量、坚信自己判断的勇气,还具备了深厚的音乐修养,因此他才能果敢地做出这样的判断,做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判断。

7.“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谈谈你的感受。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文学完了,此时的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这位音乐指挥家说吗?2.就让我们带着对小泽征尔的敬佩之情,再读一读课文。

3.现在,你们想不想真正地欣赏小泽征尔在指挥大赛上的风采呢?那就请大家欣赏他在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风采!(看后有什么感受?)4.小泽征尔在国际乐坛享有至尊地位。

评论家们这样评论他:“小泽征尔是一位真正的、具有高雅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从他的风格和特点上来看,他真不愧是一个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

”1.在讲授第4自然段时,可沿用学习上一自然段的模式,要求学生模拟其他参赛者,补充他们的心理活动,再与小泽征尔的心理活动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并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深刻地认识了小泽征尔的过人之处——他不但是名优秀的指挥家,而且是一个自信的人。

由此,教师顺势教导学生要记住这样两则名言:(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爱默生)(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2.“桂冠”中的“冠”是个多音字,学生总念guàn,明显不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来由,应为学生解释一下,并教给学生如何区分“冠”的两种读音。

1.用横线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小泽征尔是世界著明的音乐指挥家。

(明—名)(2)绝赛时,他最后一个出场。

(绝—决)(3)评委们立既站起来抱以热列的掌声。

(既—即抱—报列—烈)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判断( )的指挥家( )的乐队( )的掌声( )的乐曲( )的设计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只有……才……虽然……但是……只要……就……因为……所以……(1)(因为)小泽征尔果敢地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获得了大赛的桂冠。

(2)(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指挥家。

(3)(虽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们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但是)小泽征尔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