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大全 5 篇)第一篇: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武汉市第一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
2.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
3.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4.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5.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6.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7.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准确。
职能、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确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8.医院制定相关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组织学习考核,在工作中监督管理落实,根据落实情况,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9.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手术预约管理等,可以通过医疗流程优化、合理配备人员及手术设备,充分发挥麻醉复苏室的作用,延长手术室的开放时间,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和休息日开展择期手术。
10.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落到实处。
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院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11.充分挖掘医技科室内部的潜力,提高辅助诊断的时效性。
医技科室要重视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排班,确保临床科室能够及时预约、检查和领取报告单。
12.执行院间检验检查互认制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第二篇: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关于印发《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是体现医院服务能力、医院管理效益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了有效地解决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合理利用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XX〕14 号)和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 年版)》(卫医管发〔20XX〕33 号)的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办法。
一、实行临床科室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1、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其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医院统一组织领导下,医务科直接负责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工作。
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2、通过科学方法制订平均住院日标准。
在我院平均住院日的基础上,根据科室临床工作实际,医院制定各临床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具体目标。
以全年全院年平均住院日≤9天为目标,对各临床科室设置具体平均住院日目标(见各临床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
3、将平均住院日列入医院考核体系。
平均住院日作为一项单独考核、奖惩指标,纳入各科室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医疗质量考核、绩效考核体系。
各临床科室在上年平均住院日基础上,以每年递降 5%为本科室平均住院日目标,实行月度绩效考核,对平均住院日有明显改善科室给予奖励。
4、严禁以“压缩平均住院日为目的”的重复出入院现象。
二、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工作1、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要求,所有临床科室均参与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2、各临床科室根据“住院年排名前 5 位病种”,至少选择 2 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3、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完成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
4、按《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与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三、严格实行“住院时间超过 30 天患者”评价与管理1、医务科、质量控制科负责对每月“住院时间超过 30 天患者”进行评价与监管。
2、各临床科室对“住院时间拟超过 30 天患者”要实行科主任“专项大查房”,组织全科进行病情讨论及长时间住院原因分析,分析结果病历中要有专门记录。
3、各临床科室在每月底前将本科室“住院时间拟超过 30 天患者”情况提前上报医务科、质量控制科审核。
4、医务科、质量控制科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对科室上报的“住院时间拟超过 30天患者”情况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于有不合理病例的科室,医院将责令科室立即办理出院,并实行绩效考核扣分。
5、对于“住院时间拟超过 30 天患者”的病例,医院每月在医疗质量会上进行通报反馈。
四、合理调配全院病床,减少患者住院等候时间我院今年新成立了以老年病、高血压病为主的内七科和以中医专业、康复专业、疼痛专业主的内九科,可以收治非危急重症患者,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全院病床资源,有效地减少了相关专业科室患者住院等候时间。
五、利用“信息化建设”和“弹性工作制”,缩短影响“平均住院日”各环节的等候时间。
1、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中 LIS、PIX(正在建设)系统,建立辅助科室——临床科室间检查结果(放射影像、检验、超声、病理等)的实时报告,2、开展住院前预约检查,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期间、术前及术中等候检查结果的时间。
3、影像、超声科室实行“弹性工作制”,通过“早上班、晚下班、周六、周日上班”等措施解决 CT、MRI、超声预约时间长问题。
六、落实双向转诊制度普通病例、慢性患者及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下级医疗机构。
建立长期的社区帮扶机制,建立医院出院患者信息追踪和康复期医疗委托服务制度。
七、重点加强影响平均住院日关键环节的控制(一)加强手术室、各手术科室、麻醉科的配合。
手术室应合理安排手术,对手术患者接、送及接台手术制定规范的流程;设立麻醉恢复室,加速手术室的周转;手术医师必须提前进入手术室,与麻醉、手术室护士共同进行安全核查,保证第一台手术及时进行。
(二)加强各临床科室的配合。
强调首诊负责制,严格会诊医师资格和时效管理,保证会诊质量和会诊时效性。
疑难危重病例及时向医务处报告,由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专家会诊,提出全面有效的诊疗方案,缩短疾病诊治时间。
(三)确立医技科室质量时限目标。
加强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的时效性管理,优化流程,缩短辅助检查的等待时间,减少无效就诊时间。
各科室应按照规定的检查时限出具报告,周末常规检查项目均应正常开展。
积极推行同级医院化验结果互认制度。
(四)医护人员应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通过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网络,对重点科室定期检查。
(五)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和规章制度,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附: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三台县人民医院二0 一三年七月二十日三台县人民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为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为了患者节省住院费用,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 年版)》(卫医管发〔20XX〕33 号)的要求,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1、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管理,规范诊疗行为。
2、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3、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4、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5、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6、积极开展微创手术。
7、有计划地安排择期手术住院日,避免周五、周末收治。
8、加强门急诊管理,提高门急诊收治科系的准确性。
9、周末、节假日安排上级医师查房,保证新入院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10、辅助科室检查项目全年无变化,无节假日之分。
各科室要积极推进落实相关上述措施,努力缩短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使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达到控制目标。
三台县人民医院二0 一三年七月二十日第三篇: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新华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措施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医院内涵建设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同时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也是今年等级医院复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1、规范诊疗行为,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诊疗模式。
2、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3、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病情评估制,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证诊疗的及时性。
4、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
5、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出院前复查有计划进行,避免盲目性。
6、各科室制定出院标准,当次住院的主要疾病得到控制的后续治疗在门诊或社区医院进行。
对慢性病人或术后病人待情况稳定后转至卫生院或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7、有计划地安排择期手术住院日,避免周五、周末收治。
8、检验检查科室周末全部开放,病人入院前尽可能在门诊做好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入院后即可进行治疗和手术。
9.为了进一步缩短住院床日,采用“日间手术”模式,所谓日间手术,是指需要实施手术的病人当日来院,经术后恢复观察,24小时内即可回家。
10.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准确。
职能、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网络办公模式,确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医务部20XX 年11 月第四篇:缩短平均住院日措施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一、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并定期对各科进行监控;各科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各科加强计划收治。
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对全科病人的检查、手术计划安排;规范入院前检查,确保门诊入院诊断正确率的提高,能在门诊先做的检查尽量避免患者收入院后再做;严格执行首诊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三、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合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