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京剧脸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了解不同脸谱的象征意义和角色;
3.学习京剧脸谱的基本画法;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5分钟)
老师放映一段京剧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然后引导学生
思考,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京剧演员都戴脸谱?
2.知识讲授(20分钟)
2.1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如:脸谱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戏曲中的一项重要艺术形式。

脸谱的颜色、纹饰都代表不同的性格、形象和气质。

2.2介绍常见的京剧脸谱种类和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义,黑色代
表奸诈,白色代表阴险等。

3.实践操作(40分钟)
3.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从网上或教材上找到一种京剧脸谱的图片,
并进行解读,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角色。

3.2给学生提供画颜色的工具,让他们尝试用纸板或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脸谱样式,并在画作上加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4.展示与分享(20分钟)
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给予评价。

5.总结(5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三、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对脸谱历史和意义的理解,对不同脸谱的象征意义的掌握,以及对京剧脸谱画法的运用情况。

2.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运用口头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
1.京剧片段视频;
2.京剧脸谱图片;
3.纸板或画纸;
4.颜色工具(彩色笔、颜料、彩色纸)。

五、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对不同脸谱的色调和纹饰进行剪纸,制作自己的京剧脸谱海报。

2.学生可以学习一段京剧台词,或者编写自己的京剧小剧场,打扮成不同的脸谱角色进行表演。

3.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京剧演出,并进行赏析和讨论。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不同脸谱的象征意义和角色,学习基本的画法,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对京剧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