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工艺闪光对焊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这种焊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对接工件时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工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然后施加顶锻压力,实现工件的连接。
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
当两个金属工件对接时,电流通过这两个工件形成一个回路。
由于金属的导电性和电阻,电流会受到阻碍。
这些阻碍电流的效应会产生热量,使工件的温度升高并达到熔化或塑性状态。
这种电阻热效应的现象被称为“焦耳热”,是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
闪光对焊的方法
闪光对焊主要分为两种方法:闪光焊和脉冲闪光焊。
1.闪光焊
闪光焊是最常用的闪光对焊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大电流通过工件接头,使工件迅速加热并达到熔化或塑性状态。
在工件接头处,液态金属由于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会向下流动,形成“闪光”现象。
在顶锻压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被挤出接头间隙,形成焊接接头。
2.脉冲闪光焊
脉冲闪光焊是另一种常用的闪光对焊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交替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产生间断性的闪光和液滴喷射。
这种焊接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加热过程和顶锻过程,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闪光对焊的工艺
闪光对焊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对接工件
对接前需要将两个工件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对接面平整、无杂质、无氧化膜等。
同时,要保证两个工件的厚度、材质、直径等参数一致。
2.对接工件
将两个清理和修整好的工件按照一定的要求对接在一起,确保对接间隙均匀、无错位。
3.通电加热
将对接好的工件放置在焊接夹具中,然后通过通电的方式加热工件。
加热时间、电流大小、通电方式等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4.顶锻压力
当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施加一定大小的顶锻压力将工件对接接头挤压在一起。
顶锻压力的大小、时机等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5.冷却和取件
顶锻完成后,需要将工件自然冷却一段时间,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稳定。
然后就可以将焊接好的工件从焊接夹具中取出。
闪光对焊的特点
闪光对焊具有以下特点:
1.高效节能:闪光对焊的加热时间短,能量消耗低,生产效率高。
2.适用范围广:闪光对焊可以焊接各种金属材料,包括低碳钢、中碳钢、合金
钢、不锈钢等。
3.焊接质量稳定:通过合理的工艺调整和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
4.劳动强度低:与其他的焊接方法相比,闪光对焊的劳动强度较低。
5.环境影响小:闪光对焊的焊接过程没有弧光辐射和飞溅,对操作人员和环境
的影响小。
总的来说,闪光对焊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焊接方法,在金属加工和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