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菌纲常使用药剂大全
卵菌纲常使用药剂大全
保护性杀菌剂指在侵染前先在表面施用,以保护或防御不受病原菌侵染的。
此类杀菌剂对气流传播尤为有效,尤其是在阴天或者是雨前使用效果好。
保护性药剂有:
1. 铜制剂:主要铜氨合剂、铜大师、王铜、铜高尚、噻菌铜、松脂酸铜、喹啉铜、DT.硝基酸痛、任菌铜、环烷酸铜、氨基酸铜、乙酸铜、碳酸铜、胺黄酸铜、胺磺酸铜、苯乙酸铜、硫酸铜钙等;
2. 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丙森锌、福美锌等;
3. 取代苯类:百菌清等;
4. 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灭菌丹等;
5. 噁唑菌酮类:杜邦易保。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有机磷类:三乙膦酸铝等;
2. 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苯霜灵、甲呋唏胺、恶霜灵等;
3. 吗啉类:烯酰吗啉、氟吗啉;
4. 乙酰胺类;霜脲氰等;
5. 氨基酸衍生物:霉多可(缬霉威)缬霉威为氨基酸酯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全新仿生结构使其作用机理区别于其他防治卵菌纲的杀菌剂。
其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孢子的侵染和萌发,同时能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导致其变形、死亡。
针对霜霉科和疫霉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很好的治疗和铲除作用;
6. 氨基甲酸酯类:普力克(霜霉威、丙烯胺);
7.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等;
8. 氰基咪唑类:氰霜唑(科佳)作用机制是阻断卵菌纲病菌体内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电子传递来干扰能量的供应,其结合部位为酶的Q1中心,与其他杀菌剂无交叉抗性。
其对病原菌的高选择活性可能是由于靶标酶对药剂的敏感程度差异造成的。
对卵菌纲真菌如霜霉菌、假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苔根肿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9. 扁桃酸酰胺类化合物:双炔酰菌胺(瑞凡)作用机理为抑制磷脂的生物合成,对绝大数由卵菌引起的叶部和果实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
对处于萌发阶段的孢子具有较高的活性,并可抑制菌丝成长和孢子形成。
可以通过叶片被迅速吸收,并停留在叶表蜡质层中,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10.银法利(霜霉威和氟吡菌胺)银法利对病菌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抑制病菌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的形成,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增殖扩散,影响到病菌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合成;另一方面它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异性蛋白而表现杀菌活性,属于多作用位点的杀菌剂。
银法利具很强的内吸性,用药后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植株的叶片吸收,也可以被根系吸收,在植株体内能够上下传导。
此外,银法利还可以从植物体叶片的上表面向下表面,从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
因而,银法利具有很明显的治疗(铲除)和保护作用,对于目前已对卵菌类病害产生抗性的病菌可选择使用银法利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