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化工产品用途

常用化工产品用途

1.精练剂:具有渗透及洗净等作用,可有效除去纤维油污,蜡等杂质。

2.渗透剂:具相当强的渗透力,可快速和均匀地湿润与渗透。

3.金属离子络合剂(金属离子封锁剂):对钙镁铁等重金属离子封锁力强及强敖合分散效果。

4.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对棉纤维的损伤却较次氯酸钠漂得的白度较高,且失重也较少。

双氧水漂白对织物退浆和煮练处理的要求较低于练漂过程的连续化,通常织物采用双氧水在80-100℃之间进行漂白成本较次氧酸钠漂白高,适用于高级及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双氧水的漂白宜在PH值为10-11的碱性溶液中进行,这样获得的度和强力都较高,双氧水也常用于丝织物漂白,次氯酸盐漂白是不适用的,因为它能与丝织物发生氯化作用,损伤丝质。

双氧水也用作羊毛漂白剂,羊毛漂白不能用次氯酸盐,因它会损伤纤维而引起乏黄,很难获得持久的白度。

5.双氧水安定剂:能有效抑制双氧水的分解,通常在氧漂中起到保护纤维不易脆损。

6.烧碱(NaOH):是一种强碱可用作棉纱棉布的退浆剂和煮练剂,能有效地除去棉纤维中的油脂或其它杂质烧碱也能用作棉纤维丝光用,光是指棉纤维在紧张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而得到象蚕丝一样的光泽。

棉纤维在烧碱中经拉伸收缩作用,它包含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棉纤维未经丝光前有不规则的回捻,表面不平滑,不能很好地反射光线,看上去就没有光泽,经过丝光作用后纤维原来的扭曲部分拉挺于回捻的部位弹开了,扁平的部分也饱满地张开,表面变得平滑,很好地反射光线,于是就产生了象丝一样的光泽,纤维经烧碱丝光后,强力弹力延伸性及对染料的亲和力等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7.元明粉:又称芒硝,用作活性染料的促染剂,它溶在染液中能减小染料的溶解度,促进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即促进染料的上色力。

元明粉的用量决定于所用染料的上色力及所需色泽的深浅,不可加入太多或太快,否则容易花毛。

元明粉在使用前应先用水充分溶化,才可加入染浴,要边搅拌边缓慢输入,以防止尚未溶解的促染进入染浴,造成织物上发生黑点疵病,防止局部染浴用接触大量促染剂而使染料发生盐析作用。

元明粉和食盐都是经常使用的促染剂,实践证明,选用元明粉做促染剂能得到鲜明的色泽,用食盐效果较差,这与食盐的纯净度有关一般的工业盐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离子,还含有铁离子。

某些染料受铁离子影响较大,如翠兰色,用食盐作促染剂时会引起色光灰暗。

元明粉还可用作酸性染料的缓染剂,用酸性染料染丝光等动物纤维时,往往加醋酸来促进色素酸的上色,酸性染料中色素酸的产生及上色太快,容易与纤维的外部结合而产生沉淀,不容易渗透入纤维内部,因而不仅造成染斑,而且造成浮色,导致牢度不佳,加入元明粉可缓和色素酸的产生及上色,使染料上色均匀。

8.纯碱:俗称苏打,纯碱常用作活性染料的固色剂,活性染料在棉纤维或合成纤维上染色时,是借碱性物固色的。

9.醋酸:在煮漂和染色后,织物中含有大量的碱,常用醋酸来加以中和;用作弱酸性染料染羊毛或尼龙时的助染剂;用作盐基性染料染晴纶时的溶剂和助染剂,盐基性染料能溶于水,电离成色素阳离子但容易产生小颗粒在染色时造成染斑,因此要先用醋酸或酒精把染料调成糊状,后再用热水加以完全溶解盐基性染料对晴纶纤维有高度的结合,为防止因上色速度过快而引起的花毛,加入醋酸能抑制色素盐基的游离,缓和染色的作用,使染色均匀。

10.皂洗剂:用于洗净附着在织物维表面的浮色,以及残留的在织物表面杂质。

11.活性染料的固色剂:用于棉纤维染色的牢度固色,可改善织物的水洗和摩擦等牢度。

12.草酸:作为洗除织物上铁锈斑用剂,草酸易损伤纤维,如棉纱经草酸处理,一定要用清水澈底洗净,如不洗净,会严重影响棉纱的拉力。

13.蚁酸:一般作弱酸性染料中性络合染料染色助剂。

14.氨水:作醋酸纤维煮练剂,醋酸纤维织物煮练的目的主要在于去除织物上的浆料及粘着的油污杂质,醋酸纤维对碱的抵抗力特别是遇碱备皂化,纤维的本身就变质,为此含醋酸纤维的织物煮练时应避免碱质,宜用氨水作煮练剂.15.硫酸铵:作酸性染料染羊毛时的助剂,硫酸铵加水分解后便产生氨和硫酸,随着染浴温度上升,氨气渐渐被放出,但硫酸则存留在染液中,使染液中的酸度增强,染料的上色力逐渐增加,从而得到均匀的色泽。

16.次氯酸钠:作漂白棉纤维用剂,除杂能力强,价格低廉,对设备要求不高。

17.亚氯酸钠:主要用于棉纤维的漂白,一般是在PH为3.5~4.0溶液中进行.18.保险粉:学名低亚硫酸钠,又名联二硫酸钠,商业上也叫养缸粉.保险粉在印染上的用途:(1)作还原性漂毛剂(2)作还原性染料染色的还原剂(3)作染色物的剥色剂,保险粉在碱性液内有剥色及漂白作用,一般棉纱或棉织物染后如有条斑,色泽不匀等次疵病,在修色前,将织物置于保险粉烧碱液内,剥色至相当程度,水洗清净,再加染料重行染色。

19. 在纺织品化学加工过程中,处理液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阳离子,这些阳离子有时对加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有时则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离子如Ca2 +、Mg2 +、Fe2 +、Fe3 +、Cu2 +、Mn2 + Zn2 +、Co2 +、Ni2 +等,因此,当产生积极作用时,就要充分利用它,当产生消极作用时,就必须除掉这些金属离子,改变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其方法有沉淀法、等。

沉淀法就是加一种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这样,就把金属离子从溶液中除去了,但这种方法有时会使沉淀物沉基在织物表面上,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而螯合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螯合法是加螯合剂,使之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改变了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这样就抑制了金属离子的作用,但这些离子并没有从溶液中去除。

通常认为络合剂可分为下列几类:无机聚磷酸类、有机的氨基羧酸类、有机的磷酸盐类、羟基羧酸和乙醇胺,另外,目前有人用聚羧酸作络合剂,络合金属离子,聚丙烯酸类,但价格比较贵。

本文主要介绍络合剂在印染过程中的应用。

印染前处理由于纺织厂下机棉坯布必须经过退浆、煮练、丝光、漂白,才能进行染色,目前退浆、煮练大部分都要用到碱,所以水中的Ca2 +、Mg2 +、Fe3 +等离子消耗碱,形成沉淀,而且有时一些纱线上的浆料也含有重金属的防腐剂,这些也影响退浆,因此在退浆时必须加入螯合剂,螯合这些离子。

在长期的生产中人们发现,在煮练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螯合物混合加入,织物的手感、毛效更佳。

目前,工厂对织物漂白普遍采用氧漂,在双氧水漂白浴中,Cu2 +、Fe2 +、Mn2 +、Ni2 +等金属离子的存在,可催化加速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必须加入双氧水稳定剂,除去这些离子,以减缓双氧水的分解。

因为双氧水分解的快,放出〔O〕就多,这些〔O〕有的被有效地利用了,有的没被及时利用,而起了反作用,加速了纤维素的降解,反而使织物强力下降,受损伤产生破洞,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漂白,不浪费双氧水,不损伤纤维,通常在漂液中加入硅酸钠作双氧水稳定剂,但由于硅酸钠易产生硅垢,使织物手感粗糙,易擦伤纤维,所以目前普遍使用在有硅酸钠的同时,加金属螯合剂。

最近人们发现,混拼使用螯合剂效果更好,起到了协同作用,不仅可消除硅垢,还可增加白度,改善手感和毛效。

目前,一般用羟基羧酸类。

焦磷酸钠:软水剂、除锈剂、分散剂、漂白剂。

传统的棉织物前处理一般包括退浆、煮练、漂白等多道工序,具有工艺流程长、能耗大、去杂效果差、耗水多、废水污染严重等缺点。

纯棉织物生物酶短流程前处理利用混合酶对织物上淀粉、果胶、油脂、蜡质和蛋白质等杂质的催化分解作用,以及双氧水对色素、棉籽壳及其它残留杂质的氧化分解作用以去除杂质。

采用生物酶短流程加工,可使杂质得到充分降解.防止其重新沾污织物。

去杂效果较好.能够达到和碱处理相同的处理效果.且易洗尽、耗水少,对环境污染小。

退浆率:按照高氯酸法测试退浆前后织物上的含浆量,计算退浆率=[(m-m1)/m]×100%,式中:m、m1为退浆前后织物含浆量;毛效:采用快速毛效测试方法,在LCK-800纺织品毛细效应测试仪上测试25℃下、30min上升的高度;白度-按照纺织品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 8425—87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ADCT-60-C上进行测试;拉伸强力:按照GB/T 3923.1-1997第1部分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在YG65N 型电子织物强力实验仪上进行测试;织物表观颜色深度K/S:按照GB/T 8424.1-2001表面颜色的测定方法进行测试;色度:按照纺织品颜色和色差的测定方法GB/T 8424-87在全自动色差计上进行测试;摩擦牢度:按照CB/T 3920-1997在染色织物摩擦牢度测试仪上进行测试;皂洗牢度:按照GB/T3921.3-1997耐洗色牢度测试方法在织物水洗牢度测试机上进行测试;上染百分率:(1)制作标准工作曲线,配制一系列涂料染液,加入一定量DMF,使涂料充分溶解,测试吸光度,以涂料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制作标准工作曲线;(2)在染色残液中加入一定量DMF溶解涂料,测吸光度,并在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染液浓度,计算上染百分率=[(c1-c2)/c1]x100%,式中:c1为原始染液中涂料浓度,c2为染色残液中涂料浓目前,市场上的毛巾类织物普遍存在着柔软性、吸水性较差的缺陷.因此,柔软性和吸水性高的毛巾类织物市场潜力巨大,特别适合国外高档次产品市场的需求.要提高毛巾织物的柔软性和吸水性,通常情况下生产厂家会降低起圈经纱的捻度,改善起圈经纱的内部结构.或是在后处理工序使用柔软硅油,希望使毛巾织物达到高柔软性和高吸水性相兼容的效果.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已成为业内公认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提倡“绿色”加工和“清洁”生产的今天,某织布厂积极引进新工艺,使用果胶酶对毛巾织物进行精练前处理.新工艺具有处理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能量消耗小,污水少等特点!处理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纤维受损,生物酶处理后的织物手感蓬松柔软,毛圈具有丝光般的亮泽和滑爽手感,同时吸水性也得到很大提高.使产品向多样化、功能化和高档化发展。

棉纤维是纤维素纤维,含有大量的天然杂质,它们主要存在于初生胞壁的最表面,通过果胶质主链和支链的粘合,形成以果胶质为骨架的庞大的疏水性网状层。

染整前处理加工就是要破坏和去除这个疏水性网状层,设法将果胶质从初生胞壁中游离出来,以达到去除果胶质的目的。

如不去除果胶质,织物的色泽和润湿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以后的染色、印花等化学加工。

此外,果胶物质的存在对染品的染色牢度也有不良的影响,所以在染色前必须要除去这些果胶质.通常使用的果胶酶是一个多组分酶体系的总称,一般说,果胶酶包含有厚米胶酶、米胶脂酶、聚半乳糖酶。

原果胶酶能将不溶性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在用酶催化水解时,不同结构的果胶质由不同的果胶酶来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