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会计学教学大纲

初级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
(54学时,其中,授课学时:50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一般会计业务的能力和科学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

2、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3、掌握借贷记账法,掌握会计核算流程。

4、理解会计报表结构及编制方法。

5、熟悉会计工作组织。

(二)能力培养的目标
1、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能正确处理一般会计业务。

2、能够正确地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试算平衡,算账准确、结账规范。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含义;会计要素及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等。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1.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

2.会计对象及会计要素。

3.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处理方法。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会计记录的各种方法,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知识有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
5.会计循环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知识及会计记录的方法。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熟悉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涵义,及其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
1.会计科目
2.会计账户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账户的结构。

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有关账户。

教学内容:
1.复式记账原理
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会计分录的编制等);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五章会计凭证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要素、填制。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列方法。

教学内容:
1.会计凭证概述
2.原始凭证
3.记账凭证
4.会计凭证的传递
5.实验:填制凭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记账凭证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第六章会计账簿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账簿的种类、设置和登记。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账簿的含义,明确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掌握错账更正方法,平行登记方法。

教学内容:
1.会计账簿概述
会计账簿的登记
3.记账的规则
4.实验:登记账簿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账簿登记的基本要求、方法;错账更正方法;平行登记方法。

第七章成本计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成本计算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成本计算的含义,明确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负债及所有者成本的计算;掌握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教学内容:
1. 成本计算概述
2. 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3.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计算
5.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存货盘存制度、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八章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期末账项调整、对账和结账、财产清查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熟悉各种财产清查的方法和结账的方法,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处理,对账的内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1.编表前准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2.期末账项调整
3.工作底稿
4.对账和结账
5.财产清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期末账项调整的处理、对账的内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财务会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的含义和种类,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
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实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第十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含义、种类及特点,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具体程序、优缺点。

教学内容:
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述
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5.实验:练习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组织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人员、会计机构、会计法规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内容,明确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掌握会计机构设置的有关要求,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内容。

教学内容:
2.会计人员
.会计机构4.会计法规
5.会计档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机构设置的有关要求,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内容。

四、课程分配时间
表1 学时分配时间
五、教学方法
1.在讲授本课程时,着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讲解,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以
启发式教学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握教材的结构,加深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切忌生搬硬套。

3.本课程的实践性强,需督促学生课下认真做作业,加强课外自学。

4.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情况、期末考试等方式来综合评价
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教材及参考数目
一、教材(近三年出版的教材)
《初级会计学》(第四版),朱小平、徐泓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4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至少列三本)
1.《基础会计》,栾甫贵、尚洪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基础会计》,娄尔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版.
3.《会计学原理》,陈少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