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现场急救知识
三、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
• 1、心肺复苏有效:瞳孔变小,面色红润,颈 动脉搏动恢复,意识好转,出现自主呼吸。 • 2、心肺复苏终止: 持续30min以上的心肺复 苏,而伤者仍深度昏迷,仍无自主呼吸瞳孔散 大固定,无心跳和脉搏。
使用此法时的注意事项是:
• (1)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宜;对身强力壮的 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 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 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 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 否则可致肋骨骨折等。
• 3、判断伤员有无呼吸(不超过10秒) 方法:抢救者耳贴近患者口鼻,侧头注视 胸腹部,看、听、感觉伤员有无呼吸。 • 4、若无呼吸,开始给予2次人工通气(每次通 气时间为2秒钟 , 每次吹气量800~1200ml)。
• 5、如首次人工通气无效,则首先应考虑是否 没有打开气道,需重新调整伤员头部位置后再 次尝试2次人工通气。
(四)创伤包扎
• 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和创面,减少感染, 减轻痛苦;加压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夹板 固定骨折的肢体时需要包扎,以减少继发 损伤,也便于运送医院。 • 现场进行创伤包扎可就地取材,用毛巾、 手帕、衣服撕成的布条等进)环行包扎法。该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 等处。将布条做环行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 • (2)螺旋包扎法。该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 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布条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 前圈的1/2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予以固定。 • (3)“8”字包扎法。该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先在关节中部 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 一圈向下,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
一、准备阶段
• 1、判定事发现场是否安全(如有无顶板塌陷 等危险),若无危机抢救人员安全的情况,易 于就地抢救,否则到达安全地点,才能开始抢 救。 • 2、实施抢救前,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手 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等)
• 3、判断伤员有无反应,确定意识状态 。 (5~10s内完成) 方法:轻拍或摇动伤员,并大声呼唤。
(一)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 地点。 •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呕吐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其上 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 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而且神志清醒。休克伤员的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 反应迟钝或不收缩。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当出 现心跳停止的现象(脉搏消失、瞳孔完全散大、意志消失)时,除进行人工 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 (5)对SO2、 NO2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 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SO2 中毒所致。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 伤员是受NO2中毒。 •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以自主性呼吸或到伤员真正死亡为止。当救护队 来到现在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进行抢救。
• 4、寻求帮助。
二、抢救阶段
• 1、将伤者放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 方法:翻动患者时务必使头、肩、躯干、臀 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
• 2、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方法:(1)仰头举颏法:最常用。 (2)下颌前移法(或称托颌法 ): 怀疑颈椎/颈髓损伤时采用。 打开气道时应同时查看口腔内有无可见异物 并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 (2)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应同时施行,一 般每按压心脏30次,较快地连续吹气2次。 • (3)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动脉,散大的瞳孔 开始缩小,口唇、皮肤转为红润。医疗急救 (自救互救)\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普清 版].mp4
(三)止血法
• 止血方法很多,常用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有 以下几种: • 1、指压止血法 • 即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处,用 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此法 是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在 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 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一)人工呼吸
• 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 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 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 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 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 员吸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 胸部帮助伤员吸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 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12次。注意吹气时 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
3、止血带止血法
当上肢或下肢大出血时,在井下可就地取材,使 用软胶管或衣服、布条等作为止血带,压迫出 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4、加压包扎止血法
• 主要适用于静脉出血的止血。其方法是: 将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布料等盖在伤口处, 然后用绷带或布条适当加压包扎,即可止 血。压力的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而不影响 伤肢血液循环为宜。
(二)心肺复苏技术
神南救护大队
概念
• 由于外伤、疾病、低温、中毒、高温、 淹溺、电击等原因,致使心跳、呼吸 骤停,必须在数分钟内(愈快效果愈 好)采取急救措施,促使心脏、呼吸 功能恢复从而保护和促进脑功能的恢 复。这是基础生命复苏支持,即气道 保持通畅、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重 点是维持脑的血氧供应。故又称心肺 脑复苏。
•
第一部分
互救
•“互救”是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了 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现 场 急 救技术
• •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肺 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 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 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 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 意保持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应先清 楚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 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 通的前提下进行。
(五)骨折临时固定
• 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防止因骨折 移位而刺伤临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 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操作要点
• (1)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 棉垫等物品。手边没有时,可就地取材,如板皮、树枝、 木板、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代替。 必要时也可将受伤肢体固定于伤员健侧肢体上,如下肢 骨折可与健侧绑在一起,伤指可与邻指固定在一起。若 骨折断端错位,救护时暂不要复位,即使断端已穿破皮 肤露出外面,也不可进行复位,而应按受伤原状包扎固 定。 • (2)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在肩、肘、腕、 股、膝、踝等关节处应垫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 皮肤,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宜,不可过松或过紧。 • (3)搬运时要做到轻、快、稳。
• 6、若人工呼吸仍无效,应考虑有气道深部有 异物阻塞,需清除呼吸道异物。然后再次尝试 人工通气。 方法:1)若口腔内无可见的异物,须采用 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手拳冲击法)3~5次。 2)若有异物被气流冲击进到口腔 内,再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清除异物后再判断有无呼吸,无呼吸再尝 试2次人工通气,直至通气有效。
总结:现场急救方法
• 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据统计, 现场急救搞的好坏,可减少20%伤员的死 亡;人员受伤害后,2min内进行急救的成 功率可达70%,4~5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 率可达50%以上,15min以后进行急救的成 功率则较低。医疗急救(自救互救)\矿山 创伤急救技术(适用于井下).flv
包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1)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 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 (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伤口表面的异物 (如煤块、矸石等)应去除,但深部异物需运至医院 取出,防止重复感染。 • (3)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不可过松或 过紧,接头不要打在伤口上,应使伤员体位舒适,绷 扎部位应维持在功能位置。 • (4)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 染。 • (5)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
(二)对外伤人员的急救
• • • •
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 灭: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 查: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检查是否有其他外伤或有毒有害 气体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伤员,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或内脏损 伤和呼吸道烧伤。 • 防:要防止休克、窒息、创面污染。伤员因疼痛和恐惧发生休克 时或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为了 减少创面的污染和损伤,在现在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伤员的衣服 可以不脱、不剪开。 • 包: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 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缓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 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持表皮。 • 送:把严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 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
(六)伤员搬运
• 井下条件复杂,道路不畅,转运伤员要尽 量做到轻、稳、快。没有经过初步固定、 止血、包扎和抢救的伤员,一般不应转运。 搬运时应做到不增加伤员的痛苦,避免造 成新的损伤及合并症。
搬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1)呼吸、心跳骤停及休克昏迷的伤员应先及时复苏后再搬运。 若没有懂得复苏技术的人员时,则可为争取抢救的时间而迅速向 外搬运,去迎接救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 • (2)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使头部后 仰,面部偏向一侧或采用侧卧位和偏卧位,以防胃内呕吐物或舌 头后坠堵塞气管而造成窒息,注意随时都要确保呼吸道的畅通。 • (3)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风筒、刮板输送机槽、绳网等 运送,但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运送。 • (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 进行转运。 • (5)一般外伤的伤员,可平卧在担架上,伤肢抬高;胸部外伤 的伤员可取半坐位;腹腔部内脏损伤的伤员,可平卧,用宽布将 腹腔部捆在担架上,以减轻痛苦及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