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救互救(急救)

自救互救(急救)


(三)心脏电击除颤
1、心脏电击除颤的原理 心脏电击除颤,简称除颤,是使用除颤
器在极短时间内发放出大量电流经过心脏, 以终止心脏所有不规则、不协调的电活动, 让正常的电流重新支配心脏。
2、支持尽早施行除颤的理论
第一、心肺复苏通常不能把心室颤动转变为正常的心律,只 能延长向脑部和心脏的供血。
第二、成人心博骤停最常见的早期心律为心室颤动(大约 75%),此时心肌活动紊乱,失去协调,不能泵出血液。
(二)生存链
“生存链”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四个 环节: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这四个步骤就像一个四环相连的链一样,若其中一环 受损或断裂,其功能就会减弱或消失,如果生存链的 每一环都能紧密连接,伤病者的生存机会将会明显增 加。
生命之链的维系,需要全社会的投入,让急救生存链
2.早期心肺复苏
在通路建立的同时,对重危 病人呼吸心跳刚刚停止或极微弱 者,应在现场立即实施基础的心 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 脏按压 .
3.早期心脏除颤
心脏的正常跳动是按照一定规律的收缩与舒张, 但心脏发生心室纤维颤动时,心脏处在杂乱无章 的蠕动状态。心脏失去了维持血液循环的功能, 很快便陷入完全停顿、停止。如果及时的将心室 纤颤除去,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生命就获得了 挽救。
的理念在更多的人心中扎根。 培训普及现代急救知识
是提高整个社会应急、救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社会
进步的标志。
图一
1.早期通路
在病人发病的现场,被病人的家属、 路人等 — “第一目击者”发现后,立即通知 最近的救援机构,准确报告病人的基本情 况和所在地点,以便专业急救机构获得信 息后,及时、迅速、准确的赶到现场,对 病人施以急救。早期通路的通畅,是病人 得到专业救治的前提。我国医疗求助电话 是:“120”。
一、现代急救概念
现代急救是在传统急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 会生活的特点以及各种灾害、疾病所呈现的状 况而新兴的急救概念。
现代急救面对社会各个层面,涉及到社会各个 角落。因此现代急救早已逾越了医学的范畴进 入社会,形成现代急救医疗体系 。 现代急救 是以急救生存链为主要救护手段,急救生存链 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
(一)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
一阶段是医院前急救; 二阶段是医院急救; 三阶段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
在这三个阶段中,院前急救是时间最短,但是 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取决于 “第一目击者” (first responder)的急救意识、 知识及技能。因此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是向全 民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确保提高患者生存率 的重要条件。是维系“生存链”是否能延续的重要 环节。
试验和研究证明,在现场立即实施心脏除颤是 猝死病人获救的关键。
4.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前三个早期可以由第一目击者及非专业 急救人员进行或共同进行。从而使垂危病人 获得初步的必要救护,属现代急救医疗体系 的第一个阶段。而早期高级心肺复苏则是在 具有良好基础上及时继续进行医学上的全面 救治,属现代急救医疗体系的第二个阶段。
由此可见,心博骤停伤病者能否生存, 关键在于能否尽早进行心脏复苏及除颤。
徒手除颤: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 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 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 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可使救护员能在 现场为伤病者进行除颤,提高生存率。
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1)
一份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0余万人 死于心脏性猝死。中年人心梗猝死率是10年前的 1-2倍。
据统计,70年代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压埋的人数 出的被埋人员 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 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三、心脏骤停时心律为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者的救治 率最高。
第四、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击除颤。 第五、电击除颤的成功率随着开始除颤的时间而下降,每延
迟电击除颤1分钟,成功率降低7%~10%。 第六、心室颤动在数分钟内会转变为心室静止,10~12分钟
后开始除颤,救治成功率接近0。
图2
第一,确定伤病者失去知觉。 第二,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取得除颤器(请他人或旁观
者协助)。 第三,畅通伤病者的气道,检查呼吸。 第四,若呼吸停止,吹气2次。 第五,施行两分钟心肺复苏发或5次30:2的CPR。 第六,把除颤器放在伤病者身旁,按下开关,启动除颤器。 第七,使用除颤器前,应先解开伤病者胸前衣服,除去伤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危重急症和意外伤 害事故的发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群众 性院外急救环节的相对薄弱,使得事故导 致的死亡率大大提高。为了在民众中普及 群众性的现场的自救互救知识,加强全民 的急救意识、知识、技能的教育,确保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
生命系于千钧一发,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意外、疾病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 供有效救护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身上的硝酸甘油贴膜及可导电金属饰物(例如项链),确 保胸部清洁干爽。 第八,取出电极片,将保护膜去除,然后根据电极片上的提 示将电极片紧贴伤者右锁骨以下和心尖部皮肤上。
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2)
自救互救(急救)
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 交通事故37.87万起,共造成8.94万人死亡。 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万起, 造成8.16万人死亡、38.04万人受伤,直接财产 损失12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 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
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走进急救知识 天地,掌握更多急救自救方法,让脆弱的 生命坚强起来。
当发生“sos”时,现场的
您(伤者/第一目击者)
将……?!
急救
(自救和互救)
第一章 急救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急救的目的 掌握急救的程序 了解生存链内容 了解救护者的道德守则 了解生存链及尽早施行除颤的理论.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