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经济工作情况汇报一、1—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南通市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突出率先发展主题,锁定“两个确保”目标,全面贯彻“内抓统筹、外抓接轨、全面跨越”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园区开发、全民创业、项目农业等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良性运行的良好态势。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6亿元,同比增长15.4%。
至5月底,全市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5.7%。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呈现三个持续攀高。
一是工业增幅持续攀高。
1—5月份,完成全部工业产值187.67亿元,同比增长27.12%,比去年平均增幅提高了4.6个百分点。
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9.84亿元,同比增长32.7%,比去年平均增幅提高了9个百分点,创下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总量也接近了XX年全年的水平;累计实现工业用电量2258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38%。
二是运行质量持续攀高。
1—5月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4.77亿元,同比增长36.3%。
实现利税45124万元,同比增长37%。
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6314万元,同比增长93.5%,呈现出销售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的良性发展态势。
三是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持续攀高。
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组织推动银企合作,新增工业贷款5012万元。
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金融资本与投资项目对接洽谈会,共签约银企合作项目32项,协议授信额度12亿元。
1—5月份,全市30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07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销售收入24.99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利税22823万元,同比增长34.5%。
2、项目投入势头强劲,保持三个快速提升。
一是投入总量快速提升。
1—5月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7亿元,同比增长33.25%。
完成工业投入实物工作量28.46亿元,同比增长37.33%,总量接近了XX年全年投入总额。
二是单体规模快速提升。
至5月底,完成规模投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45.86%。
目前,全市共有在建、竣工项目562只,计划总投资177.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项目207只,总投资167.4亿元,平均单体规模达2802万元;超千万元项目141只,总投资163.7万元,平均单体规模达3808万元。
三是技术含量快速提升。
至5月底,完成设备投入17.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投入总量的62.1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全市207只500万元以上在建、竣工项目中,机械电子类项目101只,占项目总数的48.56%,计划总投资27.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8.05%;医药化工类项目19只,占项目总数的9.13%,计划总投资10.1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7.55%,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项目占比提高,推动了我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3、三外工作态势良好,表现三个明显提高。
一是重大项目占比明显提高。
1—5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8个,增资扩股项目26个,累计新批注册外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平均单体注册外资规模443.77万美元,同比增加了133.57万美元。
其中总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项目有15个,姚记(南通)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800万美元,注册外资6000万美元。
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4287.68万美元,其中实际到帐超100万美元项目14个,合计到帐外资2711.28万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3.2%。
二是节会招商成效明显提高。
在5月中旬举行的第六届海鲜节上,我们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主攻外资,共签约外资项目123个,总投资9.19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5.6亿美元。
集中开工项目70个,总投资82.7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7个,总投资7.1亿美元。
目前,全市共有在建外资项目87个,总投资4.17亿美元,注册外资2.42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4个,总投资2.47亿美元,注册外资1.36亿美元;在手外资项目58个,总投资6.52亿美元,注册外资4.12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8个,总投资5.21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3.36亿美元;在谈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2.98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28亿美元。
三是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提高。
1—4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自营出口总额6710.5万美元,同比增长43.1%。
4、载体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三个快速推进。
为积极应对宏观调控,突破土地瓶颈制约,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我们集中力量,加速推进各类载体建设。
一是滨海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
滨海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第一期开发6000亩。
目前,一期开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已完成道路、桥梁、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
海鲜节期间,落户滨海工业集中区的55个项目同时开工,其中外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6.2亿美元;内资项目37个,总投资额19.7亿元,项目投资总额71亿元。
二是各类专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北新精细化工园区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区内已有7家企业竣工投产,至年底竣工投产企业将达到13家,6月份又有16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天汾科技五金工业园建设速度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一期工程基本竣工,建筑总面积6.7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展览、商务、物流、研发、信息、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大型电动工具专业市场。
企业办园进展加快,海四达工业园初具规模,并将于7月份全面投产,林洋电子、新方成化纤、东成电动工具等企业园区也正加快建设进程。
三是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
我们把建设标准厂房作为集约招商的有效手段,加大组织推进、考核督查力度。
经济开发区引进了建都房产、建德置业等一批企业投资标准厂房,建筑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
各乡镇也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开发建设标准厂房。
5、民营经济平稳发展,体现三个不断上升。
一是发展总量不断上升。
1—5月份,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2844户;新发展私营企业360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55亿元,平均注册规模154.3万元,同比提高了77.3%;其中新增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254家,占全部私营企业的7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4个百分点。
二是运行质量不断上升。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6.96亿元、现价总产值78.02亿元、销售产值7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34.1%、38.9%。
三是全民创业热情不断上升。
全民创业“十个100工程”全面推进,至5月底,全市又有33名机关干部离岗创业,村干部新领办、创办民营企业21家,新引进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办民营企业50家,新吸引民营企业来启落户53家。
6、农业投入亮点频现,出现三个增势强劲。
一是项目开发增势强劲。
1—5月份,全市新建扩建农业项目194个,实际投入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34.4%。
新批农业外资项目13个,新批注册资金773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3.14万美元。
新批的江苏司贝斯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外资2990万美元;注册外资2990万美元、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永和隆农业开发项目,累计到帐外资1436万美元。
二是龙头企业增势强劲。
全市新建扩建农业龙头企业62家,新增投入资金1.8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1%。
总投资1.6亿元的皇室食品、总投资1.4亿元的东旭牧业、总投资6000万元的上海奶牛、总投资2500万元的永和食品、总投资1500万元的恒昌隆二期工程等一大批项目陆续形式建设,对农民增收致富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11元,同比增长18.89%。
三是园区投入增势强劲。
全市新增扩建农业园区132个,实际投入资金2.47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45%,同比增长27%。
与此同时,我们采取竞标入围的办法,确定了10个小康示范典型村和14个小康示范先进村,并加强组织指导,全力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进程。
从总体上说,1—5月份我市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们正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认真分析,全面梳理,强化组织程度,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至6月底,全市预计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7.68亿元,增长15.7%,完成年计划16亿元的48%;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增长16.4%,完成年计划6.7亿元的51.5%。
预计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23亿元,增长21.1%,完成年计划450亿元的49.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8.8亿元,增长32.4%,完成年计划200亿元的49.4%。
完成技改投入实物工作量36.5亿元,增长31.48%,完成南通市考核指标70亿元的52.1%,完成我市计划80亿元的45.6%。
新批注册外资3.05亿美元,完成年计划5.5亿美元的55.4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85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7亿美元的50%。
为确保实现“双过半”,我们将组织力量,着力抓好工业生产、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等重点工作。
在工业生产上,突出抓好生产要素整合,重点向优势企业、规模企业、骨干企业倾斜,确保6月份当月实现全部工业产值36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9亿元。
在招商引资上,突出抓好外资到帐,重点对87个在建外资项目、58个在手外资项目、39个在谈外资项目进行跟踪推进,落实工作责任,力争6月份当月实际到帐外资4300万美元。
在项目建设上,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督查推进,对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落实专人跟踪负责,及时协调化解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6月份当月完成技改投入实物工作量8亿元。
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要素瓶颈制约矛盾依然突出。
在用地方面,我们利用原盐场的6000多亩土地开发建设了滨海工业集中区,较好地缓解了项目建设中的土地瓶颈制约,但仍有XX多亩用地缺口,神通阀门、永安纺织、恒源液压、通港并线等一批老企业因缺少用地指标而难于进行技改、扩大生产,台湾巧新集团、法国波邦集团、上海驿骅船舶、沪北船业等一批沿江开发重大项目因没有土地而迟迟不能落地。
在资金方面,83只新增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的工业技改项目中,有47家出现资金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仅电价调整一项,就增加工业成本3000多万元。
二是工业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近年来,我市工业开始走出多年徘徊的局面,XX年、XX年,规模工业产值年增量分别达到了19.4亿元、30.3亿元,今年1至5月份,我市规模工业产值增幅达到了32.7%,创历史最好水平。
但在南通六县(市)中规模工业增幅还是排在最后。
这集中反映了我市长期以来工业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