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筋经动作

易筋经动作


功用: 入心、肝、肺、肾等经,木金相交,
水火相济,固肾、舒肝、润肺、强心。
托 盘 奉 天
落 盘 于 中
托 盘 奉 天
落 盘 于 禾
托 盘 奉 天
落 盘 于 地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青龙曲爪 两手成龙爪,收于两肋骨。 二、青龙举爪 双爪平侧伸展,爪心向上。
五、捧气入炉
功用:入心、肺、胃、脾经,走带脉,改善心、
呼吸、消化功能,加强气血运行。
沿 中 而 上
力 排 众 山
削 峰 填 海 、 一
削 峰 填 海 、 二
削 峰 填 海 、 三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香炉升烟 双手似捧球,上举达华盖穴,转手指向后,上举至顶,肘部伸直。 二、屋檐流水 双手心转向下,指尖向对,降至华盖穴,转背部降下,降时提踵。 三、聚气灌顶
三、青龙献爪 转动身躯,成弓步,前手经胸、后手经背向对侧出 爪,旋转两臂,前爪心向下,后爪心向上。
四、青龙探爪 俯身直腿,前爪向下划弧,从对侧足边, 扫爪到同侧足边;后爪向上举。
五、青龙曲爪 六、聚气灌顶 七、捧气入炉
功用:入阴阳跷、冲脉、肝、肾经,起藏血、蓄精,疏
肝理气、固肾壮阳,加强中枢神经、脊椎功能, 调节情志。
马 步
弓 步
丁 步
虚 步
一、混沌无极 双目平视,两足并立,双手下垂,全身松透;
齿轻叩、舌轻触,发欲冲,甲欲透,生津和咽。
二、聚气灌顶 两手从头顶下按,手指向内,手心向下;意从百会穴下灌至关元穴。
三、捧气入炉 两手从内至外划圈,两足同肩宽,双手似捧球,手心向上,置关元穴。
四、沿中而上 双手捧球,气沿脊上,意达华盖穴。
四、捧气入炉
功用:
入上、中、下三焦,手、足三阴阳经; 改善各关节功能,加强血液、泌尿系统功能。
香 炉 升 烟 、 一
香 炉 升 烟 、 二
屋 檐 流 水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白鹤展翅
平展双臂,手指朝外,掌心朝下,意达手指。
沿 中 而 上
推 门 见 景
拉 门 迎 客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沿中而上 二、力排众山 双手向两侧推出,手指朝前,手心向外,劳宫穴挤出,华盖穴前挺。 三、削峰填海 两手前后平伸,前手心向上,后手心向下,丹田平转,意在后手。
用 启闭云门穴、中府穴等,气达十宣穴, 功:改善呼吸功能,加强全身气血运行。
沿 中 而 上
燕 子 抄

燕 子 抄 水
击 爪 达 宣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白鹤展翅 二、扎衣于带 三、盼望在前 转动身躯直立,前手摸脑后加于额,掌心向下;后
功用: 运气夹脊,心俞、肺俞、膈俞等穴,协调上下肢,
调节肺、心功能,易出劲。
白 鹤 展 翅
拽 尾 于 背
运 劲 倒 拽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沿中而上
二、燕子抄水 曲体前俯,直腿伸筋,伸掌前出,掌心向对。 三、击爪达宣 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似玩拍气球,劳宫穴相击响,劲气达十宣穴。 四、聚气灌顶 五、捧气入炉
一、手型
1、荷叶掌:五指自然伸直,张开。
2、龙 爪:五指伸直,分开, 拇指、 无名
指、小指内收,中指挺直。
3、虎 爪:五指分开,虎口撑圆,第 一、二
指关节弯曲内扣。
4、 捶:五指曲屈虚握,拇指尖轻 触食、
中指指尖,拳心虚空。
荷叶掌
龙爪
虎爪

二、步型
四三二一 、、、、 虚丁弓马 步步步步
() () () ()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托盘奉天
两手沿侧面上举,掌心向上。
二、落盘于中 三、托盘奉天
下蹲身成马步,反掌下落,掌心向下,与关元穴平。
四、落盘于禾 五、托盘奉天
下蹲身成马步,反掌下落,掌心向下,与小腿中部平。
六、落盘于地 七、聚气灌顶 八、捧气入炉
下蹲身成跪地,两膝着地,反掌下落,掌心向下,两手附于两踝部。
手转前,掌心向上,捧于关元穴;眼前盼。
四、顾看于后 缩身下蹲成丁步,前手背擦额、面收于颌下、手心朝
前;后手背附命门;盼顾间,眨眼睛3——5次。
五、盼望在前 转动身躯,直立、前手背擦于颌、面、额,摸后脑,反手于对侧
额,前手拇指在前:后手转前,掌心向上,捧于关元穴。
六、顾看于后 缩身下蹲成另侧丁步,前手背小指侧擦于额、面收于颌下;
五、推门见景 双手向前推出,手指向前,劳宫穴挤出,大椎穴后拔。
六、拉门迎客 双手平伸,手指向前,劳宫穴挤出,华盖穴前挺。
七、聚气灌顶 八、捧气入炉
功用:入心、肺经,走任督脉,有 改善呼吸、神经、体液调节功能。
混 沌 无 极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后手背附命门;盼顾间,眨眼睛3——5次。
七、聚气灌顶 八、捧气入炉
功用: 入肝、脾、胃、肾经,疏通玉枕关、夹脊关。
开合全身蒸气,健脾、胃、壮肾、疏肝、明目。
白 鹤 展 翅
扎 衣 于 带
盼 望 在 前 、 一
顾 看 于 后 、 一
盼 望 在 前 、 二
顾 看 于 后 、 二
聚 气 灌 顶 、 一
二、扎衣于带 三、摘星于顶
四、换斗为旋
前手在对侧胯上带脉穴,前手心向内;后手在命门,手心向外。 前手向外上举,掌心朝下,眼看上手掌心。后手转前,在对侧
胯上带脉穴。
下手上举,转身翻掌,眼看两掌虎口中,掌心向上。
五、聚气灌顶 六、捧气入炉
功用:气入两肾、命门、带脉,壮腰健肾,
增强前庭平衡及颈、肩、腰部活动功能。
白 鹤 展 翅
扎 衣 于 带
摘 星 于 顶
换 斗 为 旋 、 一
换 斗 为 旋 、 二
聚 气 灌 顶 、 一
聚 气 灌 顶 、 二
捧 气 入 炉 、 一
捧 气 入 炉 、 二
一、白鹤展翅 二、拽尾于背 虚步、两手成捶,前手心向内,后手心朝外。 三、运劲倒拽弓步、两手成捶,前手心向下外,后手心朝上外。 四、聚气灌顶 五、捧气入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