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狮舞犀文化

舞狮舞犀文化


舞犀文化
正月初一浦北官垌舞舞犀庆贺
舞犀文化
老师傅艺人制作犀头,真是担心 这门手艺的传承啊!
清明,陈氏舞犀祭祖!
舞犀文化的未来?
• 舞犀之历史之悠久,足以醒目的犀头为证。 如今舞犀的人也越来越少。玉林地区的舞 犀的传统已经很少,估计过都十来年就灭 绝,旧时代舞犀之后还要进行武术表演, 刀枪棍法都要学,如今已经很多村都失传, 不免让人遗憾啊。中华大地不能少此元素。 舞犀-它足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 • 在发展粤狮的同时,应当保护自己的 民俗才是最重要。
桂东南传统民俗文化之
舞 犀
制作人:陈康 2015.06.15
你是否第一次听说舞犀?
• • • • • • 舞犀是南狮的一种 犀头的样子神态 哪里地方有舞犀文化 舞犀和粤狮有很大的联系 舞犀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舞犀是南狮的一个分类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舞龙舞狮风俗历史由 来已久。舞狮大致分为南狮、北狮,舞犀 就是南狮的一个再分类。
• 眼睛:眼睛较大,炯
炯有神,霸气十足。
• 鼻子:像蛤蟆又想龙。 • 整体:头部有多种纹
饰,有龙纹,有花纹, 有鸟纹。
• 身体部位:用布条一
层层缝合而成。
舞犀和舞狮的关系
•不同的地方: •相同之处: 1.犀和粤狮头顶都尖角。 1.外貌各有特色,粤狮灵醒 生动,犀则霸气威武。 2.粤狮踩青,舞犀也踩青。 2.舞法不一样,舞犀生猛有 且套路相近。 3.配乐都以鼓、镲、锣结 力,粤狮生动有神。 3.狮头和犀头的区别大。 合,且二者鼓点有相同 之处。 4.其实粤狮和犀最大的区别 4.舞狮和舞犀的认归感相 在于现在粤狮的“进化”, 同,都认为始祖为“华 传统粤狮狮被和犀的狮被一 光师傅” 样长达三米。 5.都起着祭拜,庆贺的作 5.最大的区别是一个走向大 用。 红大紫,一个却濒临失传。 6.等等千丝万缕的联系。
舞犀的舞法
• 舞犀的舞法很多,大同小异。 • 按地区来分:桂东南博白地 区为中心的相近的跪拜礼和 鼓点(和粤狮相近)。玉林 市的舞犀有配以八音(配乐 大幅度改变)。桂北南丹县 的舞犀舞法和桂东南的舞犀、 粤狮都有很大的区别,且影 响力较小(舞法及鼓点的大 不同)。 • 按姓氏来分:桂东南的舞犀 的套路、鼓点也因各姓氏也 有所差异。
醒 狮 舞 犀
关于舞犀
• • • • 舞犀,一个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 其象征着:团结、力量,舞犀能强身健体; 其代表着:热闹、欢喜; 其表现着一个氏族的强盛,俗话说的是不 是一族人不舞一条犀; • 其体现着一个时代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
犀头的样子神态
• 头部:有一只大角,
大角上有鼻子有眼有嘴 巴(仙人坐镇)。
舞犀精神
• 在舞犀的地区,大多数村都是一个姓氏。 每个姓氏的舞犀都不太一样,但只要是同 姓的犀都会一样的套路,一样的鼓。如正 月初一游街,春秋两祭扫墓,同一个姓氏 的队伍的犀舞在一起,鼓声震天,无比热 闹!就如这样的活动,既增加了年轻人的 活动面,也显示出一个姓氏的兴盛强大、 团结。舞犀使人积极向上,韧性自信,这 和舞犀地区的民风强悍有着一定的关系。
哪里有舞犀?
• 舞犀主要分布在广西桂东南地区。
现查明上世纪之前主要保 留在:玉林市、北流市、 博白县、陆川县、容县, 贵港市平南县、桂平市, 钦州市浦北县,以及桂北 的河池市南丹县和粤东湛 江等地。 21世纪以后,舞犀文化传 承岌岌可危,目前还保留 着舞犀的地区大概只有博 白县,及浦北县东北部乡 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