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沟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
2.1按照设计进行基底处理;平整场地,准备钢筋加工场地、模板加工。
2.2精确放样基坑开挖的位置、尺寸,测量高程及管沟两侧原地面标高,确定基坑开挖围。
三、沟槽土方开挖
3.1沟槽施工采用梯形断面开挖,并按1:0.33进行放坡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在开挖时严格控制沟底设计标高,机械开挖应保留10cm用人工清底,以免机械作业超挖扰动沟槽底原状土。
八、沟槽回填:
在盖板安装完工后,电缆沟、人孔井、转角井等外防水采用聚氨酯防水处理,然后对管沟双侧打眼埋Φ16膨胀螺丝安装TLHZJ-500A玻璃钢电缆支架,间距1m,每隔10m做角钢支架一组。
1、槽底至管顶围,素土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和砖、石块等硬块
2、管道回填应分层夯实进行,每30cm一层,用打夯机夯实,压实率不得小于0.97
② 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锈蚀不使钢筋截面积减少。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式断裂等现象。
③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查方法
1
冷拉率
不大于规规定
每件(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件)
1
钢尺检查
2
受力钢筋顺长度
+5,-10
3
弯起钢筋
弯起点位置
3.2开挖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考虑雨水的排除,确保混凝土底板在无水环境下施工。基坑开挖期间,基坑附近不堆放弃土和建筑材料,做到文明施工。开挖基坑时,如遇到不良土壤应适当加大放坡,确保槽底作业面。
3.3采用机械开挖时,在距离槽底设计标高时换用人工开挖,并采用人工平整沟槽底。
3.4沟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0~-30mm;槽低中线允许偏位为50mm。
3.5在建筑物、构造物附近开挖沟槽时,采用支撑支护等有效防护措施。
3.6由于现场作业面较小,在开挖沟槽过程中挖出土方做到随挖随运,且预留回填的土方。
四、三通井、转角井、人孔井的施工技术措施
① 工艺流程
垫层浇筑→井底及模板钢筋制安装→浇筑井底砼→井壁钢筋及模板制安装→浇筑井壁砼→井顶钢筋及模板制安装→浇筑井顶砼→井构件安装
高、宽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
±20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
±5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六、模板安装
(1)模板选择
电缆沟外壁选用的模板应满足模板高度和槽壁外露部分平顺,且具有一定的刚度。
(2)模板安装
根据测量放线,放出模板定位安装边线,然后安装模板,模板安装必须垂直,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缝隙必须控制在2mm以,基底不平整部位在关好模板后用砂浆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模板与模板之间不能有错台。模板安装固定标准开眼,采用PVC管套Φ12对拉丝固定,上下排、横向间距不得超出0.8m,模板每次安装前必须清除板面混凝土块,涂抹脱模剂。模板在搬运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模板变形。
九、注意事项
1、沟道基坑开挖时,遇坑、墓、穴,按《建筑场地墓地探查与处理暂行规程》(DBJ61-57-2010)进行处理;地板如遇垃圾土,应将垃圾土清理干净,用素土回填至灰土底部,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2、电缆沟活动盖板上表面与人行道路面齐平。人井盖口圈、上覆、外盖要与路面基础结合紧密,口圈周边及班缝间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与路基紧密结合,与路面平齐。
② 钢筋接头与钢筋弯起处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能位于最大弯矩处。
③ 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电弧焊接的接头可不受限制,但接头必须错开。
B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不超过50%。
七、混凝土浇筑
1、砼的浇筑和振捣
1)钢筋及模板工程验收合格后,即可开始浇捣砼。
2)砼浇捣时,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指导。
3)浇筑砼前,模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质,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4)底板混凝土施工应注意伸缩缝橡胶止水带的预埋,电力管沟每隔30m设变形缝一道,做法见详图。
5)管沟施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施工完底板,然后进行墙身施工,因为墙身高度2米,施工时,需要在管沟外搭设高度1.5米脚手架。
3、预埋电缆保护管必须防止泥沙和杂物进入管孔,端头的管孔要及时封堵。
4、在电力管沟一侧的雨水、污水等市政预留接线管,应延伸红线外设井,避免与电力管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参加人
职务
代表部门、班组
C钢筋接头必须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
注: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d以,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长度以,均视为同一截面,并不小于50cm。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同一根钢筋上接头不超过1个。
D 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符合受拉区的规定。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12
工程名称
市上林北路跨咸铜铁路高架桥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交底部门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人
交底容:
一、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放线定位→进行基坑开挖→3:7灰土垫层施工→底板施工→墙身施工→盖板预制吊装→三通井、转角井、人孔井浇筑→聚氨酯防水处理→墙身两侧回填
混凝土拆模后派专人负责自然养护,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七昼夜。养护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能上人操作。
盖板集中预制,并按照图纸要求预制,盖板用装载机运输,用吊车吊装,吊装位置准确,盖缝严密,用1:2水泥砂浆抹缝,盖板同沟壁的缝隙抹实。安装的盖板平稳牢固,线条顺直。盖板安装完毕后,用1:2水泥砂浆(掺加3%防水粉)将板缝、盖板同沟壁的缝隙抹实,防止雨水流入。
±20
弯起高度
0,-10
4
钢筋总长
+5,-10
5
箍筋尺寸
0,-5
2
(2)主筋焊接
采用电弧焊接钢筋,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应附合要求。电弧焊接钢筋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见下表。
电弧焊接钢筋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围
点数
1
抗拉强度
符合原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每批抽查3件
④ 钢筋绑扎应考虑到两次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在基础倒角以上。
⑤ 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每构件2个断面、用尺量
同排梁
±1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0,-20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0
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
1
按照金属拉伸试验方法规定执行
2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
0.3d
每批抽查10%且不少于10件
2
焊接工具尺和钢尺检查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
30
4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0.1
5
焊缝厚度
0.05d,0
6
焊缝宽度
+0.1d,0
7
焊缝长度
-0.3d
8
横向咬边深度
0.5
注:表中d为钢筋直径;
钢筋的成型与安装
① 受力筋同一截面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头。同一截面指30d(d为钢筋直径)区域,且不得小于500mm。
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接头应相互错开,同一截面处钢筋接头数量不得大于总数量的25%。遇孔洞时应尽量绕开不得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与孔洞加固环筋焊接锚固。
五、钢筋施工
钢筋绑扎前,提前将各种箍筋预先弯曲成型,人工抬管沟位置进行绑扎,这样可以缩短钢筋加工的工期,从而加快施工进度。
⑴ 钢筋加工
①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报告。钢筋表面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钢筋加工在加工平台上按照设计图纸尺寸放大样加工。
② 垫层浇筑完毕后,应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底板钢筋的配制应在垫层浇筑前完成并分类堆放,钢筋绑扎前先在垫层面上放样,弹出池壁墙的轴线。绑扎时,严格按设计要求绑扎,先底层后上层,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再安装好池壁墙的基础插筋。在安装绑扎钢筋的同时,也应安装好相应的预埋件,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控制。
③ 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然后进行立模。
6)管沟施工与电缆井施工同步进行。
2、过路管
电缆过路保护管选用Φ150和Φ200玻璃钢管,管道敷设深度不小于0.8m,均采用C20混凝土包封处理。管穿8#铁丝,沥青两端封堵。过路管底部素土要求夯实,密实度达到94%,施工时应在压路机压过后在挖沟埋管。
3、混凝土养护工作
拆模时砼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0%,砼中心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25℃,以防砼表面产生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