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管线布置演示教学

地下室管线布置演示教学

3、管线标高多为原则性确定相对位置,仅局部绘制剖面的位置有精确定位,大量管线没有全 面精确地确定标高。
4、多专业叠合的二维平面图纸图面复杂繁乱,不够直观。仅通过“平面+局部剖面”的方式, 对于多管交叉的复杂部位表达不够充分。
5、虽然以各专业的工艺布置要求为指导原则进行布置,但由于空间、结构体系的复杂性,有 时无法完全满足设计原则,尤其在净空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需要因地制宜地变通布置方式, 这时二维的管线综合设计方式的局限性就显露问题出来。
利用BIM建模后的立体图
1、可视化、所见即所得 2、协调性、避免或减少冲突
(GBT 50312-2016)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四、 操作要点
1、技术准备时要确定各水电安装专业人员1-2名,调配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设 备,组建技术施工小组,对个人员进行职能分配; 提供的施工全部水电安装施工图 纸电子版。
2、施工进行图纸会审时,积极与设计人员交流、充分沟通、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 详图设计。各专版 准备好电子版的施工图纸,并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及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电子版 的施工图纸进行优化整改,将不需要的尺寸线及构筑物线条去掉,并将土建的结构 图纸与水电安装图纸进行合并检查,并形成记录。
4、做好各项操作过程的记录 在该工艺的整个流程中应同步记录每一次修改的原因、具体内容、修改结果与时间 等详细信息。它便于专业间的及时相互了解,在每次一个专业的调整后其他相关专 业能及时准确做出对应的修改;由于整个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讨论的过程不同专 业的同一位置可能会重复修改多次,通过记录可以有效避免了由于不同版本图纸的 混淆,比较每次修改的效果,记录中还应体现施工现场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目的 以及施工过程中每次提出的其他要求。同时这些记录有利于现场的签证、变更编制, 以及核算变更的工程量。做好记录工作是项目资料整理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施工 过程管理的有效办法。
五、 管线综合注意事项
1、凡是原标高位置不动即可施工者一律不改,只对非动不可的管线进行调整。
2、管线调整需保证原设计功能不变,如有坡度的水管坡度不变,以利于方便管路排水等。
3、调整后应便于安装、维修、使用和管理。
4、全面关注影响管线综合的各类因素,除建筑结构及管线本身尺寸外,还要考虑到如果有保 温层厚度,施工维修所需要的间隙,吊架角钢、吊顶龙骨所占空间,以及有关设备如吊柜空调 机组和吊顶内灯具,装修造型等各种有关因素。
六、 传统二维管线综合的缺陷
1、管线交叉的地方靠人眼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碰撞无法完全暴露及避免。特别是对 于大型的、结构体系复杂的建筑,在梁高变化较大的地方,常常解决了管线之间的碰撞,却 忽略了管线与梁之间的碰撞。
2、管线交叉的处理均为局部调整,很难将管线的连贯性考虑进去,可能会顾此失彼,解决了 一处碰撞,又带来别处的碰撞。
5、综上所述,如果工程中应用了BIM技术,就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施工工期、质量、成本观 感等方面的效果。最大限度合理协调各安装专业、水电安装与土建、结构、装修之间的问题,
满足相关方的各项要求,缩短工期,从而增加安装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利益。
在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场地布置,定位、放线、现场控制网测量、施工道路、管 线、临时用水用电设施建设,施工材料的进场及调度安排等都可以一目了然,以保证 施工的有序进行。现场管理人员可以用BIM为相关人员展示和介绍场地布置、场地规 划调整情况、使用情况,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
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5016-20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建筑物内光缆
(ANSI/ICEA S-83-596-199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在BIM等绘图软件的帮助下进行的对设计的进一步深化设 计,细化施工图纸各项水电安装项目的过程。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前利用BIM等绘图软 件及计算机设计技术,针对水电工程的各专业管线位置进行合理布置,针对各专业的 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力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合 理衔接,有效的协调各水电专业的各项施工安装空间。
目录
一、概述综合布线系统
二、综合管线布置技术工艺及流程 三、 设计依据 四、操作要点
五、管线综合注意事项 六、传统二维管线综合的缺陷
一、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物的功能越加完善,对应的则是安装管线越来越复杂,这对施工提出了更高
的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建筑涉及到水电安装工程中的管线: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 水系统、空调水系统、排水系统(可能还有采暖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动力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络、楼宇对讲、空调系统、 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等一系列的其它智能化控制专业的管线。在以往的施工过程 中,各水电安装专业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管线无序,层次混乱,现场为满足局部标高, 位置的要求,多次施工停顿讨论、整改,结果造成了质量与安全的隐患,并且耽误工 期,在使用和维修时带来诸多不便。管线综合是将建筑物中的通风空调风管、空调水 管、给排水及消防水管、强弱电桥架等所有占据顶部空间的大型管线进行合理布局, 使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施工工期、质量、成本观感等方面的要求。最大 限度合理协调各安装专业、水电安装与土建、结构、装修之间的问题,以满足各项要 求,缩短工期,增加安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综合管线布置工艺及流程
技术准备 各专业修改优化专业图纸
施工图纸审核 整理施工图纸电子版
各专业对修改图纸进行自审
制作水电综合管线平面图
绘制节点详图 出图审查
综合平面图会审检查 正式施工
三、 设计依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