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D.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解析:选 B.当快速下压活塞时,对空气做功,改变了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故B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B.只要制冷设备功率足够大,总可以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C.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利用浅层和深层海水的温度差可以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析:选D.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A、C错;绝对零度不可达到,B错;利用海水的温差可以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D正确.3.(2011年高考重庆卷)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3-1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图3-1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解析:选 A.气体膨胀,气体对外做正功,又因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减小,因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没有分子势能,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A正确.4.忽略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自由摆动的单摆其振幅不变,则单摆系统的总熵()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选 C.由熵增加原理知,在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总熵永不减小.若过程是可逆的,则熵不变;若过程是不可逆的,则熵增加.不可逆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可逆过程总是沿等熵线变化.在这个例子中,单摆系统是一个孤立系统,自由摆动的过程是可逆过程,所以总熵不变.5.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下列物理过程:①汽缸内雾化柴油的压缩点燃②太阳灶煮饭③擦火柴④钻木取火⑤坠入大气层的人造卫星被烧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热传递的只有①②⑤B.属于热传递的只有②C.属于做功过程的只有③④D.属于做功过程的只有③④⑤解析:选 B.①③④⑤都是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的内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②是通过热辐射增加物体的内能,故B项正确.6. 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表述方法有两种:其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其二,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一种表述方法可以用图来表示,根据你对第二种表述的理解,如果也用类似的图来表示,你认为下图中表述正确的是()图3-2图3-3解析:选B.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二种表述和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知,热机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同时把热量传给低温物体,故只有B项正确.7.如图3-4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裂,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图3-4A.E 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B.E 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E p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E 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选 D.弹簧静止后仍有弹性势能,最后活塞重心升高,重力势能增加,由于气体的体积变小,活塞对理想气体做了功,气体内能增加.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8.(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解析:选AD.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但要引起其他变化,A选项对.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B项只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没有考虑热传递;C项只说明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没有考虑做功情况,故B、C选项均错,D选项对.9.(2011年高考山东卷)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解析:选AD.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有关,选项A正确;晶体分子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的某个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选项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露珠呈球状就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A开始,状态变化按图3-5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进行,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A,对于这个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5A.由A→B,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热量B.由B→C,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增大,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由C→A,气体的内能减小,放出热量,外界对气体做功D.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后,气体内能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解析:选AC.A→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V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根据ΔU =W+Q,ΔU>0,W<0,所以Q>0吸热,A正确.B→C,气体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由pT=C知,气体温度降低,ΔU<0,W=0,Q<0,故放热,B错误.C→A,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温度降低,ΔU<0,W>0,所以Q<0,C正确.经过一个循环,气体回复到原来状态,内能不变,D错.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0分)(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转化为内能.(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的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3-6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___.图3-6解析:(1)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2)当用气球封住烧瓶时,在瓶内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气体将吸收水的热量,增加气体的内能,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C 可知,气体体积增大. 答案:(1)做功 机械能 (2)热量 升高 增大12.(4分)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能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设风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 垂直吹向一直径为d 的风车圆形叶轮上,空气的平均密度为ρ,假设风的动能有50%最终转化为电能,该风车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____.解析:任意取一个极短时间t ,在t 时间内吹到风车上的空气质量应为M =ρ·π(d 2)2v t ,根据题意有12M v 2η=Pt ,P =ρπd 2v 316. 答案:ρπd 2v 316 13.(8分)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1×105 cal 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6×105 J 的功,问:(1)物体的内能变化多少?(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3)分子动能如何变化?解析:(1)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Q =1×105×4.2 J =4.2×105 J ,气体对外做功,所以W =-6×105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得ΔU =-6×105 J +4.2×105 J =-1.8×105 J ,所以物体内能减少了1.8×105 J.(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加了.(3)因为气体内能减少了,而分子势能增加了,所以分子动能必然减少了,且分子动能的减少量一定大于分子势能的增加量.答案:见解析14.(10分)一个质量为2 kg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面上,一颗质量为20 g 的子弹以600 m/s 的速度水平射入木块,穿出后的速度变为200 m/s ,木块获得的速度为4 m/s.这一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60%转化为子弹的内能,已知子弹的比热容为400 J/(kg·℃),求子弹升高的温度.解析:设子弹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1,木块末速度为v 2,子弹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 v 20-12m v 21-12M v 22 损失的机械能的60%转化为子弹的内能:ΔE ×60%=cm Δt代入数据解得:Δt =239 ℃.答案:239 ℃15.(10分)如图所示为一汽缸内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 -V 图线.当该系统从状态a 沿过程a →c →b 到达状态b 时,有热量335 J 传入系统,系统对外界做功126 J ,求:(1)若沿a →d →b 过程系统对外做功42 J ,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若系统由状态b 沿曲线过程返回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做功84 J ,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解析:(1)沿a →c →b 过程,ΔU =W +Q =(-126+335) J =209 J.沿a →d →b 过程,ΔU =W ′+Q ′,Q ′=ΔU -W ′=[209-(-42)] J =251 J ,即有251 J 的热量传入系统.(2)由a →b ,ΔU =209 J.从b →a ,ΔU ′=-ΔU =-209 J.ΔU ′=W +Q =84 J +Q ,Q =(-209-84) J =-293 J.负号说明系统放出热量.答案:(1)251 J (2)放热 293 J16.(12分)氢气燃料汽车,氢在发动机内燃烧过程中,只会排出水蒸气而无其他废气排出,因此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是环保汽车.(1)如果每摩尔氢气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并放出2.858×104 J 的热量,写出H 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有一辆氢气燃料汽车质量为6×103 kg ,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最大输出功率为60 kW ,求:①车以a =0.5 m/s 2从静止匀加速启动,这个加速过程能持续多少时间?②最大行驶速度为多少?③若此车以最大速度行驶300 km ,发动机效率为50%,则需要多少氢做燃料? 解析:(1)2H 2+O 2=====点燃2H 2O (2)①⎩⎪⎨⎪⎧ F -f =ma f =0.05mg P 额=F v ′v ′=at ⇒t =P 额ma 2+0.05mga =20 s. ②v =P 额f=20 m/s. ③F =f =0.05mg =3×103 N ,W =Fs =9×108 J ,W 总=W η=1.8×109 J , 所以m H =1.8×109×2×10-32.858×104 kg =126 kg. 答案:(1)2H 2+O 2=====点燃2H 2O (2)①20 s ②20 m/s ③126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