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网数据预处理(拓扑检查非常重要)
一、路网数据预处理
利用arcgis 进行路网预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1.在路网相交处打断:Editor-->More Editing tool-->Advanced editing 弹出Advanced editing 工具条,选择palanirilize line 工具
2.在地理数据库中新建Dataset ,导入import 打断后的线,建立NetworkDataset ,生成junction ,具体如下:
在dataset 中右键,选择New->NetworkDataset 变生成节点,如图
3.拓扑检查:生成的junction 以及打断后的线导入dataset 中,建立topology ,并进行拓扑检查
在进行点与线的拓扑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深刻的经验教训):
(1) 拓扑检查时的cluster parameter (聚集参数)足够要合适(进行拓扑
检查,一般设置0.5米范围内悬挂点作为相交点处理,1秒代表30米)
;
2 cluster tolerance 设置为:一般设置为小数点后6位,即在原有数的基础上去掉两个零;
(2) 要进行点与线的多次拓扑检查:拓扑检查条件要设置严格,不仅点要被线的端点压盖,而且线的端点要被点压盖或者再设置其他拓扑条件(教训),至少要设置这两个条件;
拓扑规则设置窗口如下:
(3) 拓扑检查之后,原来不相交的线(两者由于手工操作原因,不相交,比
如相距1米,而此时进行拓扑检查后使其交于一点,但在此交点处线并没有打断)可能相交,需要再次将线打断处理,以构建正确拓扑(教训) 拓扑检查操作流程如下:
startEditing –error inspector 检查错误,error inspector 操作界面如下
4.如果线只是相交自动打断,即没有间隔,从表面上看是相连的一条(其实是两条),可以用
Arctoolbox 里的工具
DataManagement
Tools-Generalization-Dissolve工具来做融合,可以设置融合的参考字段,字段名称内容一致的自动融合成一条。
融合后的图层保留参考字段属性,其他属性字段删除。
在对路网进行融合时,设置融合的字段名为:Name and Property,通过此步骤,线段中间可能被打断成多条路段的情况合并成为一条路段;
5.重复1到3步骤,即可完成拓扑,步骤4一般不用,路网拓扑最终构建结
束;
二、路网数据序列化
序列化点文件与线文件
1.点文件中添加字段,NODEID,并编号;如图
2.线文件中添加字段,LINKID,并编号;
3.设置堆栈:-Xss100m -Xmx1024m -Xms256m
其他问题总结:
打断公路网络,使每个公路段都有明确的县级归属,操作:Arc toolbox -- analysis tool -- overlay -- intersect,出现对话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