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1工艺参数的计算

第七章1工艺参数的计算

10
+边纱根数×(1- 布身每筘穿入数 )
布边每筘穿入数
2. 色织物 色织物因织物组织的变化及适应提花需要,其每
筘穿入数往往采用不相等的方法,因此在色织计算 时,应根据色经排列、劈花、上机筘幅、穿综过筘 和分条整经等情况来确定总经根数,往往要经过反 复调整。
2020/4/10
总经根数
=坯布经密(根/10cm)× 坯布幅宽c(m)
2020/4/10
(b)色织棉布经织缩率计算公式 aj=纬密×经织缩系数
经织缩系数=纬纱平均特数的开方×织物 组织系数
注:(1)若以百分数表示,则保留两位小数 ,若以小数表示,则保留四位小数
(2)织物的组织系数按不同组织,分纱 经和线经各五档
2020/4/10
档 次 织物组织
1
1/1平纹
2
1/2、2/1、
• 筘号计算小数取舍规定: • 1)公制筘号:0.3及以下舍去,0.31~ • 0.69取0.5,0.7及以上取1,筘号精确 • 到0.5号 • 2)英制筘号:0.15及以下不取,0.15~ • 0.4取0.25,0.41~0.6取0.5,0.61~ • 0.85取0.75,0.85及以上取1。筘号精确 • 到0.25号。
• 1.下机缩率:织物在织机上承受一定的张力,在下机 后张力逐渐消失,因此织物产生经向收缩,其收缩程 度被称为坯布下机缩率(一般在下机后2-3天后不明 显了)
• 计算公式如下:
• 坯布下机缩率=(机上坯布匹长-下机坯布匹长)÷机
上坯布匹长×100%

=(下机坯布纬密-机上坯布纬密)÷下
机坯布纬密×100%
2020/4/10
• 一般情况下:
• 斜纹布,哔叽,色织府绸,平布等为2%左右 • 卡其,府绸,色织格布为3% • 劳动布,鞋用帆布大于3% 毛织品:2%~3%
2020/4/10
• 2.自然缩率
• 指织物在折叠成件打包存放后所产生的缩率 • 自然缩率=(成包前织物长度-成包后织物长度)
÷成包前织物长度×100% • 棉布成包后1-2个月内缩变较大,随时间延长逐渐
0.006427
0.007070
0.005733
0.006360
备注
包括蜂巢组织
包括绉纹组织
包括二六元贡呢
• (2).按织缩率的定义公式计算 • 经织缩率=(织物中经纱原长—织物长度) ÷织物中经
纱原长×100% • (3).生产实测法 • 织物下机后,成包前进行实测 • 经织缩率=(实测经纱墨印长度—实测织物墨印长) ÷
分档经织缩系数 • 注: 经特+纬特如为股线应折成单特(如
:14×2+14×2=28+28=56tex )
2020/4/10
例:25.4/27.8 tex平布,Pj=254根/10cm, Pw=248根/10cm,
25.4+27.8=53.2 tex 查得系数=0.0208,则经织缩率
=(254/2+248) ×0.0208=7.8%
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 织物经向紧度(%)=经密(根/10cm) ×经纱直径
(mm) • 织物纬向紧度(%)=纬密(根/10cm) ×纬纱直径
(mm) • 织物总紧度(%)=经向紧度+纬向紧度-(经向紧度×
纬向紧度)÷100
2020/4/10
• 2. 织物密度
• 可分为成品密度,坯布密度,公制单位为:根/10cm, 小数后不足0.5舍去;在0.5-1之间计0.5; 英制单位为:根/英寸,一般取整数
• 原色棉布的经纱伸长率:单纱伸长率1.2%,股线 0.3%
• 色织物的经纱伸长率:漂染单纱1%;漂染股线0.5%
2020/4/10
• 5、经纬纱回丝率
• 在生产中,各工序投入的原料并非全部制成半成 品或成品,因为在操作中或处理疵点时,不可避免 地造成消耗,必然有部分原料形成回丝.
• 设计中所采用的回丝率一般根据统计分析而定. 经纱回丝率约为0.3~1%,纬纱回丝率约为0.6~1%. 工艺计算中常用上、了机回丝,浆回丝,白回丝.
稳定.一般:高特纱织物和卡其织物约为1%-2%(全 线卡其3%);平布约0.5%-1.5%;色织物:0.55%0.85%
2020/4/10
• 3.染整缩率
• 染色布、色织布要经过染色和后整理加工,在加 工过程中产生的缩率称为染整缩率,也称缩水率. 其中沿经纱方向产生的缩率称染整长缩率,沿纬 纱方向产生的缩率称染整幅缩率.
• 1.织物幅宽有公制(cm),英制(英寸).公制以cm为 单位,取整数.或小数后取0.5.公英制换算时 :0.26`0.75取0.5,0.26以下舍去,0.75以上取1进 位。公称幅宽即为工艺设计的标准幅宽。
2020/4/10
中幅坯布:81.5----124cm GA611---105(44inh);GA611---135(56) 宽幅坯布:127-----167.5cm GA615-----150cm(63inh);GA615----180
10
+边纱根数×(1-
布身每筘穿入数 布边每筘穿入数

=成品经密(根/10cm)×
成品幅c宽 m
10
布身每筘穿入数
+边纱根数×(1- 布边每筘穿入数 )
• 采用“先假设,后求正”的做法 • 纬织缩率=(经纱穿筘幅宽-实测成包前布幅)÷
经纱穿筘幅宽×100%
2020/4/10
• 练习题: 1、已知某织物匹长为30m,其经向织造缩 率为7.41%,试计算浆纱墨印长度 2、已知某织物下机幅宽为160cm,上机筘幅为
168.6cm,试计算该织物纬向织造缩率
• 坯布密度又分为机上和机下密度 • 本白坯织物规格中所给的经纬密度一般指下机坯布的经纬
密度,其与成品密度的关系如下: • (下机)坯布经密(根/10cm)=成品经密×成品幅宽/坯布幅
宽 • (下机)坯布纬密(根/10cm)=成品纬密×(1-染整长缩率)
2020/4/10
• (二)织物幅宽与上机筘幅的确定
2020/4/10
• 3、捻缩率
•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纱线捻合后长度会缩短,其缩短 的程度用捻缩率表示.
• 一般并捻线捻缩率如下: • 并后≦36.5tex 为2%; 并后36.5tex~55.2 tex
为2.5%; • 并后≧55.3 tex为3.5%
2020/4/10
• 4、经纬纱伸长率
• 经纬纱在准备加工中受到拉伸作用,从而产生伸长 .纬纱伸长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测经纱墨印长×100% • 用实测法来检验工艺计算的偏差。若测算的结果超过
计划部门的系数计算法的经织缩率,说明实际用纱量 超过计划用纱量
2020/4/10
• 2、纬织缩率
• 定义:由于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纬纱在织物中交错 屈曲,因此织造时所使用之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 织物的长度,因而将其差值与纱线原长之比值称 做纬织缩率aw
• 染整长缩率=(坯布长度-成品长度)÷坯布长度 ×100%
• 染整幅缩率=(坯布幅宽-成品幅宽)÷坯布幅宽 ×100%
• 成品幅宽与坯布幅宽之比称染整幅宽加工系数.
2020/4/10
• 五.织物规格中有关参数的计算与设计
• (一)织物紧度与密度的确定 • 1.紧度与织物身骨.手感有很大关系,是织物设计
• 公称匹长:工艺设计时用的标准长度 • 规定匹长:折布后成包匹长. • 规定匹长=公称匹长*(1+自然缩率)= 公称匹长+加放布长 • 加放布长:包括加放在折幅和布端的长度,以保证棉布成包
后不短于公称匹长.一般1米折幅加放5-10mm.
2020/4/10
• 本白棉布公称匹长一般以30米,40米,60米居多, 采用联匹制,通常厚织物用2-3联匹,薄织物4-6联 匹,中厚型3-4联匹;色织物一般为单匹,一匹以80
码,100码居多.
2020/4/10
• (三)筘号的确定和计算
• 筘号是根据经纱特数、密度、织物组织及每筘穿 入数等来确定。筘号选用正确与否会影响经纱断 头率、织物幅宽、经密和织物风格等。
• 筘号分公制筘号Nk和英制筘号Ne。(Ne=0.508Nk) • 1.筘号计算公式
2020/4/10
公制筘号(齿/10cm)= 经纱密度/( 10c根 m) (1-纬织缩率 地组织每筘穿入数
2020/4/10
• (一) 织缩率计算
• 1、经织缩率 • 定义:由于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纱在织物中
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使用的纱线长度大 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因而将其差值与经纱 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做经织缩率aj
2020/4/10
• (1)系数计算法: • (a) 原色棉布经织缩率计算公式 • 经织缩率(%)=(经密÷2+纬密)×(经特+纬特)的
2020/4/10
地组织穿入根数的常数K=
1 假定纬纱缩率 5% 地组020/4/10
• 两根穿入的常数K= 0 . 95 =0.475
2

三根穿入的常数K=
0
. 95 3
=0.3167

四根穿入的常数K=
0 . 95 4
=0.2375
2020/4/10
第七章 织部工艺参数及机器配备
第1节 白坯织物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一 缩率: • 缩率是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也是最难掌握的参数
. • 缩率包括织物的经纬纱缩率,织物的下机缩率、自
然缩率及染整缩水率.其中织物的经纬纱缩率是织 物技术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包括经纬织缩率和 前加工缩率.织缩指由纱线织成织物的经纬缩率; 前加工缩率指尚未织成织物的经纬纱缩率(蒸缩 2率020/、4/10 漂染缩率、捻缩率、经纬纱伸长率、经纬纱
缩率
经纬纱织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