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一、多选题(共20题,100分)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正确答案: ACE2、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能动性E、实践性正确答案: ABCDE3、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E、唯心主义诡辩论正确答案: ABC4、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E、检验真理的尺度正确答案: ABCD5、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B、价值原则C、效率原则D、公平原则正确答案: AB6、价值的特性是( )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正确答案: ABCD7、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D、人们读书的书籍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正确答案: ACDE8、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正确答案: DE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正确答案: ABE1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A、二元论错误B、经验主义错误C、教条主义错误D、冒进主义错误E、宿命论错误正确答案: BC1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B、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C、大脑对感性材料要有想象力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感性材料E、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正确答案: AD12、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有( )A、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E、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 ABCDE13、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

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于( )A、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同B、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C、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同D、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E、人们的风俗习惯不同正确答案: ABCDE1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个论断揭示了(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E、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正确答案: ABCDE15、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

这种观点( )A、 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B、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 C把真理看作主观意识范围的东西D、 D是主观真理论E、 E认为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正确答案: BCDE16、把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的观点视为真理,这种认识实质是(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D、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形式E、否认了真理是人们的思维形式正确答案: AD17、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A、就一定范围和一定客观对象来说,它们是对立的B、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C、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真理的发展D、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E、是真理变为谬误,谬误变为真理的不断转化正确答案: ABCD18、价值评价的特点是( )A、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B、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C、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D、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E、正确的价值评价是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正确答案: ABCE19、价值观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包括人们( )A、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B、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C、对人和事物的评价原则D、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方法E、对善与恶的心理偏好20、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A、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C、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正确答案: ABCDE二、判断题(共20题,100分)1、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正确答案:错误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正确答案:错误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类不同的真理。

正确答案:错误4、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正确答案:错误5、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正确答案:正确6、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正确答案:错误7、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正确答案:正确8、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所以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9、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时候还应该遵循规律的客观性。

正确答案:正确10、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正确答案:正确1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正确答案:错误1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正确答案:错误13、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14、真理与谬误之间,如同冰炭之不可同炉。

正确答案:错误15、人对世界的认识就像镜子映照他物。

正确答案:错误16、真理有时是相对的,有时是绝对的;有的真理是相对的,有的真理是绝对的。

正确答案:正确17、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正确答案:正确18、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正确答案:错误19、在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中,往往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

这表明,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20、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正确答案:错误三、单选题(共20题,10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答案: B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阐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确答案: C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具体的特点是( )A、摹写性和深刻性B、创造性和新颖性C、新颖性和深刻性D、摹写性和创造性正确答案: D4、“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 )A、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B、直观真理的辩证途径C、认识客观实在的客观途径D、直观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正确答案: A5、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正确答案: D6、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 )A、表面联系B、本质联系C、直观联系D、外部联系正确答案: B7、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B、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可以指导实践C、离开理性认识就不会有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正确答案: D8、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 )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正确答案: A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抽象思维B、辩证思维C、正确认识D、社会实践正确答案: D10、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 )A、感觉、知觉、表象等意识形式B、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形式C、感性和直观等意识形式D、情感、意志、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11、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 )A、起消极作用B、起积极作用C、不起作用D、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正确答案: D1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它的作用在于( )A、能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B、能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C、能认识实践和指导实践D、能认识世界和检验理论正确答案: A13、“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理论来源于实践正确答案: C14、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A、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C、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答案: A15、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这表明真理的( )A、正确性B、科学性C、一元性D、客观性正确答案: D16、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B、科学性C、一元性D、客观性正确答案: C17、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A、陷入诡辩论B、导致怀疑主义C、防止相对主义D、防止绝对主义正确答案: D18、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19、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正确答案: D20、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 )A、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B、积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C、消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D、合乎主体所要求的作用正确答案: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