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答案
单选:1—5 DACAB 6—10 ACDBB 11—15DDDCD 16—20ABDBD 21—25ADABC 26—30BDADA
多选:31、AC 32、ABCD 33、CD 34 CD、35、AB 36、ABCD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CD
41题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1)对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矛
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
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
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
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
可结合个人实际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44、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从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
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形式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方面,说明其指导意义。
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四,论述题
46题: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4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