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舟山临城城区分区规划(2006-2020)

舟山临城城区分区规划(2006-2020)

临城城区分区规划临城城区分区规划第一章总则•为了促进临城城区的城市建设,更好地落实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 — 2020 年)》,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是临城城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次分区规划范围:西起临城城区和城东经济开发区分界的牛头山,东至临城生活区和工业区之间的生态绿化隔离带,北起城北路,南至海岸线;另包括长峙岛全部。

规划区范围约为19 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2000~2005 年,远期2006~2020 年。

•本次规划的依据为:1 .《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7 .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8 .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 — 95 )9 .舟山市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关于临城城区发展布局的设想第五条本次规划的原则为:1 )以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保持总体规划提出的基本格局,结合现状发展情况及发展条件,对临城城区用地布局作局部调整,对各项用地和设施作更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定位分析与规划。

2) 积极建设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创造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环境特点规划空间形态。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为城市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城市空间环境。

4 )突出舟山市地方特色,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强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独特性。

第六条本规划由舟山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需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时,应经舟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舟山市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章职能与规模第七条临城城区职能:舟山市中远期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

第八条临城城区的人口规模为:临城城区(含长峙岛)近期(2005 年)达到 6.5 万人,远期(2020 年)发展至14.5 万人。

•第三章用地结构与布局结构第一节规划空间结构布局第九条临城城区的布局结构为:在临城城区结合水流和山势规划“ H ”型结构性绿地,用绿化包围城区,用绿带分割城区,使绿化成为整个城市的构架。

在山环水绕的地势中央规划布局临城城区的中心区,由南向北分别布置海洋文化广场、市级行政办公中心、商业中心,呈轴线布局,并保留中央步行系统,保证观看黄杨尖山顶的景观视廊。

在海洋文化广场东侧规划布局体育中心。

在中央轴线的东、西、北侧分别布局居住区。

在茶山浦生态绿带的东侧,安排中小型(个私)工业区,与浦西工业区联合建设。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规划远期人均居住用地为31.83m 2 / 人,居住用地总面积为461.50 公顷( 含居住备用地) ,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8.38%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5m 2 / 人以上。

居住用地划分为六个居住片区,包括四个居住区规模片区( 其中一片为备用居住用地) 和两个居住小区规模片区。

设置四所中学和八所小学。

居住片区的中、小学配置表 1注: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未包括在内。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31.79 公顷,其主要分布于行政中心及世纪大道西侧。

•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为88.98 公顷。

肉菜市场采用的标准为每1—2 万人设一处,服务半径为300— 500 米,每处用地面积1500— 3000 平方米,全区共设肉菜市场8 处,其中临城7 处,长峙岛 1 处。

•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35.20 公顷。

市级文化设施集中在文化中心,设置在行政中心南部,与海洋文化公园统一设计和建设,在文化中心规划建设新闻中心、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各一处。

文化活动站和老年人活动站结合小区绿地设置,每0.7—1.5 万人设一处,每处建筑面积300 平方米左右。

•体育用地用地面积为19.34 公顷。

在临城建设体育中心一处,为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具备承办大型体育比赛的功能。

•医院采用标准为4.0 床/ 千人,在临城城区中心以东新建市级综合医院以及防疫中心各一处,床位580 张,医院用地为6.83 公顷,防疫中心用地为7.29 公顷。

•建设新的文教区及教育科研基地,用地共计84.52 公顷。

•扩建现状敬老院,用地面积为0.37 公顷。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发展临城——浦西工业区,主要发展中小型(个私)工业。

•长峙岛利用部分深水岸线,主要发展修、造船等港口工业。

•第四章分区规划及控制指标•分区划分的主要原则:•保持各类用地的完整性,便于管理与操作。

2 、原则上以城市道路、自然水系和山体为边界确定分区的范围。

•分区的划分临城城区规划建设范围划分为 6 个大区,共23 个分区。

•各分区的用地控制指标居住建筑控制指标表 2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限高为高限,绿地率为低限。

工业用地容量控制表 3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限高为高限,绿地率为低限。

分区控制指标表4注:1) 干道两侧的绿化带未计入用地编号,60m 宽的道路两侧各留20m 绿化带,40m 宽的道路两侧各留10m 绿化带,绿地率不小于90% 。

2) 除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用地和消防用地可向新329 国道开口外,其他新329 国道两侧的地块不得向新329 国道开口,凡向城市干道开口的地块,开口位置需距离道路交叉口50m 以上。

临城城区现状(2000 年)用地汇总表表 5临城城区现状(2000 年)用地平衡表表 6注:总人口按照2.5 万人平衡。

临城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2020 年)表7注:总人口按照14.5 万人平衡。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临城城区对外交通由环岛公路和水路构成。

•临城城区对外陆路交通主要通过329 国道和环岛快速路联系。

在临城城北路北侧、临长路西侧建设长途汽车站,面积为4.75 公顷。

•建设长峙港口区。

在浦西现舟渔公司西侧,占用岸线长度约1 公里进行中心渔港建设。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原则:A、建立与带状港口城市布局相适应的高效畅通的道路网系统,适应现代城市交通发展需要;B、坚持“以人为本”,方便普通市民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C、处理好环岛快速路、329 国道及城市道路之间的衔接,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D、完善各类交通设施配套。

道路广场用地为270.09 公顷,占城市总用地的16.61 %,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为18.63 平方米。

•道路等级和功能临城城市道路规划分为四级,即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与支路。

A、规划环岛公路定海—普陀段作为城区间联系的快速路,路面控制60 米,两侧各控制20m 的绿化带。

B、城市主干道路面一般按照40 米控制;329 国道、临城世纪大道、临长路、临海路路面宽度为60m 。

60m 宽的道路两侧各控制20m 绿化带,40m 宽的道路两侧各控制10m 绿化带,其道路断面可统一考虑设计。

C 、城市次干道路面一般按照30 米控制。

D 、城市支路断面宽度为15 — 24 米。

•除建设环岛公路之外,在临城城区形成“四横六纵”的城市主干道网。

“四横”为城北路(临城北侧道路,西与开发区道路连接,东与环岛公路连接)、定沈路、329 国道、临海路(临城沿海道路)。

其中,城北路为交通性货运干道,329 国道为客运主干道,定沈路为生活性干道,临海路为沿海景观道路。

“六纵”为长白路(长峙岛——白泉道路)、高云路(高云水库南侧道路,连接城北路与新329 国道)、临长路(长峙岛——临城——环岛公路)、世纪大道(海滨——三八路)、炮海路(炮台山至海边)、洞海路(洞岙水库至海边)。

其中,长白路、高云路、临长路、洞海路为交通性干道,世纪大道、炮海路为生活性干道,其中世纪大道道路宽度60 米。

在长峙岛上规划建设长峙环岛路(北段为生活性干道,西、南、东段为交通性干道)、长纬一路(生活性干道),临长路(交通性干道)三条干道。

•临城分区主干道总长为29.7 公里,路网密度为1.82 公里/ 平方公里;次干道总长为22.1 公里,路网密度为1.36 公里/ 平方公里。

•建设临长路、长白路跨海大桥。

其中临长路与临海路立体交叉。

•在临城规划社会停车场四处,合计用地8.06 公顷:临经二路与临海路交叉口的西北,面积1.04 公顷;定沈路南侧、世纪大道西侧,面积 1.35 公顷;临经七路与临海路交叉口的西北,面积3.85 公顷;长经四路东侧,面积1.82 公顷。

另外在临城沿海公共绿地内结合绿地规划设置相应的停车场。

同时,交通集散量大的公共建筑必须配建停车场地。

•设置游憩广场8 处,总计占地17.81 公顷。

•在临城城区中部、329 国道南侧规划建设一个公交总站,占地2.34 公顷。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线路密度达到3 ~4 公里/ 平方公里,线路一般长度为6 -12 公里左右,城市中心区公交站距宜为500— 800 米。

设置三条区内公交环线,329 国道为临城新区的公交走廊。

主要公交运营线路规划一览表表8•加油站应设于城市出入口、停车场或中心区附近、车辆易于通行的地方;加油站出入口与小学、消防队及医院等设施的主要出入口距离,应在50 米以上,与重要市政设施的距离,应在100 米以上;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900 — 1200 米。

•岸线总长约为16 公里。

规划岸线长度一览表表9临城分区道路规划一览表表10注:临纬路为临城东西向次干道;临经路为临城南北向次干道。

长纬路为长峙岛东西向道路;临经路为长峙岛南北向道路。

•第六章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2020 年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少于40% ,绿地率不少于35% 。

规划绿地面积为323.72 公顷,人均绿地22.33 平方米。

其中城市公园5 处,包括乌龟山公园、田螺峙儿童公园、海洋文化公园、滨海公园、长峙公园。

城市公园规划一览表表11•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 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0%, 次干道绿地率不低于15%, 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绿地率不低于20%, 学校、医院、机关团体、文化设施绿地率不低于30% 。

•绿化用地共分为:城市生态绿地、城市公园、街头和滨水绿地和绿化广场。

主要的广场和步行道建设一览表表12•临城城区景观规划:1 、城市建设应不破坏背景山体生态微循环系统,设置东西两边南北向隔离和通风生态绿地。

2 、对自然水体进行整理,拓宽狭窄主脉水道,疏浚淤积河道,去除尽端死水;加固堤岸,通畅排涝;沿河植树,美化河道;治理排污,清洁水体。

城市建设道路和建筑多顺承河流走向,有多条道路可南面通风望海,感受自然。

3 、新区内建设土方的挖填不应对整体景观环境造成短周期内不可恢复性破坏,宜选取相对独立且对景观对景要求影响不大的山体取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