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及措施的分析

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及措施的分析

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及措施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房屋建筑渗漏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对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的热点。

因此,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我国建筑工程中渗漏常见位置有:屋面,墙体,厨房、卫生间、门窗等。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引起建筑工程渗漏的几种原因,其次就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渗漏技术;措施;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渗漏问题会给房屋的使用者带来不良影响,后期治理相当困难。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中心曾经对10年内新建的房屋建筑开展了一项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300多栋房屋建筑中,出现渗漏问题的房屋比例高达6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重视,房屋渗漏问题有所好转,但是房屋渗漏仍然是目前房屋工程建筑的一大质量通病。

本文从房屋工程建筑中常见的渗漏问题出发,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治理措施,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常见的渗漏问题及成因
1.1 建筑工程常见的渗漏问题
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还会给施工单位的建筑维修带来一定困难。

此外,建筑物的长期渗漏还会加速建筑构件的老化,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常见的建筑渗漏有:
1.1.1 屋面的渗漏问题
屋面渗漏问题主要出现在天沟处、落水口处、排气孔边沿处等地方,这些地方长期暴露在雨水及太阳下,因此极易受到损坏。

1.1.2 地下室渗漏问题
相对于地上结构而言,地下室结构复杂,水容易从墙面混凝土层面薄弱的地方渗出,此外还和建造地下室材料的防水性息息相关,如果材料的防水性能不好,更容易使防水层遭受到损害,引起地下室渗漏问题。

1.1.3 卫生间渗漏问题
卫生间及穿地面管道是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一旦出现渗漏,很难进行修复,其中排水管道的质量问题是引起卫生间渗漏的最主要因素。

1.1.4 外墙渗漏问题
由于外墙存在砖缝、墙面孔洞等构件,这些构件容易引起外墙渗漏,因此,在房屋设计、施工中应特别注意。

1.2 房屋建筑出现渗漏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施工方为了承揽更多业务,可能会打价格战,一味降低保价,进而降低造价,在施工中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减少原料使用量为房屋渗漏创造条件。

1.2.1 设计对防水重视不足
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防水设计重视不够,防水设计方面不完善,
门窗框架与周围墙体间存在衔接问题,为追求建筑外形美观将外墙饰面设计改为细缝拼接,减少缝隙中封闭材料的填充量,在风力作用下,门窗极易发生位移,引起密封材料脱落,产生裂缝,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引起渗漏。

1.2.2 由于密封材料性质引起的渗漏
密封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比如说玻璃胶的最佳使用期限为5年,高档玻璃胶的使用期限最长也就7-8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封材料的抗老化性、稳固性及粘结牢度会发生很大变化,将不会起到密封防水作用,因此会引起屋面、地下室漏水现象的发生。

1.2.3 钢筋混凝土裂缝引起渗漏
钢筋混凝土屋面出现的渗漏,通常与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有关,钢筋混凝土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调配,如果钢筋混凝土中泥沙含量较大,混凝土容易出现蜂窝孔洞;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如果含水量控制不好,容易降低混凝土强度,造成裂缝。

此外,房屋建筑工程采用的模板质量也是引起屋面渗漏的原因之一,如果采用质量较差的模板,容易引起变形或分析较大,在装模过程中会出现水泥浆大量流失,出现蜂窝孔洞。

2.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措施
2.1 屋面防渗漏技术
首先,根据工程施工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温湿度等多方面因素展开分析,选择合适当卷材及防漏材料;其次,为防止由于温度下降引起冷裂缝的出现应确保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此外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还需加强振捣密实工作,以避免漏浆、蜂窝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屋面的施工质量;第三,找平是屋面防水的最基本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结构整体的刚度、强度,适当的坡度可以防止由于积水引起的渗漏。

2.2 外墙防渗漏技术
建筑外墙墙体的施工质量对防止外墙渗漏现象的出现至关重要,外墙面渗漏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控制各结构及外墙粉
刷施工造成的,具体改善技术措施如下:首先,小砌块的防渗漏技术,禁止使用养护龄期在28d以下的小砌块,因为小砌块的收缩性较大,采用养护龄期短的小砌块在上墙后由于收缩作用容易引起裂缝造成墙面渗水;其次,在小砌块进场后要做好砌块的防雨工作,砌筑前严禁浇筑砌块,避免砌块由于受潮膨胀、晒干收缩现象的出现;应在使用前一天到两天进行浇水,使砖块达到一定湿度,另外,浇水并非越多越好,应根据砖块的材质、大小确定;第三,应严格依照相关施工规定及技术指标对砂浆进行配比、搅拌,严禁砌块与其他材料混淆;第四,外墙渗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毛细渗透。

因此在对外墙进行防渗透工作时,尽量采用保温、节能的新型防渗透材料,粉刷外墙前要对外墙墙体进行适当处理,清除墙体表面灰尘、污垢,再进行粉刷作业。

2.3 厨房、卫生间的防渗漏技术
一般情况下,厨房及卫生间的地面高度应略低于客厅及卧室的地面高度,在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准确做出高度差;厨
房、卫生间内地漏口应比相邻区域低10mm以上。

此外烟道以及穿透楼板的管道应采用拌入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封堵。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对厨房及洗手间的地面进行防渗漏施工之前应对相关结构进行试水,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认真进行防水涂膜工作。

2.4 门窗防渗漏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窗户都采用铝合金材质,为了有效防止渗漏,应谨慎选择窗户材质。

首先,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应满足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其次,在制作、搬运、安装过程中不应使其发生扭曲、变形、损坏,杜绝使用经过二次加工的窗户;最后窗户的配件也应满足相关技术指标,以加强门窗的牢固性、紧密性。

2.5 墙体裂缝的防渗漏技术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缝,但出现裂缝后如何处理是关键。

当裂缝出现后,要及时对裂缝出现的原因及裂缝性质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裂缝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且考虑技术及经济原则。

处理裂缝时要严防进一步的人为破坏,要避免大修大改。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1)修补表面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狭窄而浅显的裂缝,采用这种修补方法可以优化混凝土表面,提高耐久性。

(2)注入法:适用于狭窄且较深的裂缝,将修补材料补入裂缝内部进行修补,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混凝土内部的粘结力。

3.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渗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导致渗漏的发生。

当前房屋渗漏是最常见的建筑通病,同时也是一项防治难度较大的顽症。

虽然渗漏的防治较为困难,但并非不可避免,只要在设计过程中足够重视渗漏问题,在施工中严格遵照质量标准及施工工艺步骤操作,便可减少渗漏出现的几率。

建筑工程渗漏防治任重而道远,无论设计者还是施工者都应当充分重视建筑工程的防渗工作,提高建筑整体防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少波.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措施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
导.2011(21)
[2]陈伟.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的技术探讨[j].福建建
材.2013(04)
[3]项民生.建筑工程中关于防渗漏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导
报.2012(21)
[4]安静.浅谈小型钢筋混凝土水池渗漏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城市建筑.2012(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