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推拿手法操作套路 (1)

成人推拿手法操作套路 (1)

成人推拿手法操作套路
一、头面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端坐在患者头顶端
1.指揉印堂。

(5-10秒)
2.开天门。

(指推法20-30次)
3.分阴阳。

(三线:鱼腰线、阳白线、前发际线,各分推20-30次)
4.压三经法。

(三经:印堂-神庭—百会;鱼腰-阳白-四神聪,3条直线依次指按法2-3
遍,每穴5—10秒)
5.分抹前额法,(以大鱼际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额部正中向头两侧分抹5—8次)。

6.一指禅偏锋推或按揉眼眶周围穴位(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瞳子髎)。

(揉30—50次)
7.指振睛明、分抹眼眶、再做轻轻揉摩反复5~10次
8.指揉太阳。

9.指按揉面部穴位:睛明、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廉泉、大迎、颊车、巨髎、颧髎、
下关、耳门、听宫、听会、太阳等穴。

(每穴10秒)
10.指按揉头部经穴:神庭,百会,四神聪,头临泣,头维、率谷、耳后高骨、翳风等穴)
11.指推面部六线。

(承浆-颊车,人中-颊车,迎香-颊车;目内眦、承泣-太阳,晴明,
眉弓-太阳,前额-太阳)分推10—15次
12.大鱼际揉面颊,拿捏下颌骨,搓掌浴面。

13.揉捏耳垂、耳廓,推擦耳根。

14.拿五经法。

(从前发际向后拿至后枕部5~8遍)
15.扫散法,(沿胆经操作10~20遍)
16.搔头法(1分钟)五指指端叩击头部。

17.拿捏颈项肌,勾按风池(20—40秒)。

18.颈椎摇法,颈椎扳法。

19.拿肩井,叩击、拍打肩部。

…………………………结束
二、胸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站其身侧。

1.术者以两手拇指分置于两侧俞府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余四指固定胸
部两侧,沿肋骨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止。

由上而下,分肋至第四肋间,反复操作。

青年女子可分推至第3肋间隙止。

2.按揉膻中。

(先顺时针揉30次,再逆时针揉30次)
3.按压中府、云门。

4.术者在两肋部自上而下施滚法,紧滚慢移,反复操作。

5.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俞府穴处,余四指固定胸部两侧,两手向外分推至腋下与第四
肋间隙平齐部位,女子推至腋下第三肋间隙止。

6.点按揉胸骨穴位,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穴位。

7.术者以掌跟沿腋中线从第四肋间隙推摩至第六肋间隙。

反复操作。

………结束
三、腹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其身侧方。

1. 横摩法:⑴上腹部,术者以一手四指掌侧并置于腹部一侧的腹哀(脐中上3寸,距前中
线4寸)。

章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穴处,横摩至另一侧的腹哀,
章门穴处止,反复操作15-30次。

⑵下腹部,术者以一手掌指置于下腹部一侧五枢(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府舍(距
前正中线4寸,脐下4寸处).经水道(脐下3寸,距前正中线2
寸).关元:横摩到另一侧五枢,府舍穴处止,反复操作15-30次。

2. 斜摩法:术者以两手四指掌侧,双手交替从左右季肋下的腹哀穴处,自上向对侧内下方
的归来穴(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止。

3. 提拿腹肌。

4. 按揉腹部诸穴。

(先任脉腧穴后两侧经脉腧穴)
5. 直推、分推腹部。

(先拇指走肋八字,脐一线,再用掌走八字)
6. 滚法。

7. 摩振腹部。

(顺摩为泻法,逆摩为补法)
8. 摩脐周,搓热掌面热敷脐周。

…………………………结束
四、下肢前侧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站其身旁。

1. 推下肢。

(术者用掌根或全掌从髂前上棘沿下肢前侧推三次)
2. 拿揉或用掌按揉下肢大腿前侧、内侧、外侧及小腿外侧。

3. 一指禅推足三阴、足三阳法。

4. 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下肢诸穴。

(髀关、风市、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
5. 滚下肢大腿前侧、内侧、外侧,用掌背滚小腿外侧。

6.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摇法。

7. 下肢屈髋屈膝,医者坐其足背上,沿大腿搓揉至小腿。

抖拉下肢
8. 叩击,拍打下肢前侧、内侧、外侧。

…………………………结束
五、颈肩部俯卧位推拿手法操作:
被操作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其颈项外侧。

1.按揉风池。

2.捏拿颈项,放松颈项部肌肉。

3.一指禅推(指按揉)颈项三线(风府—大椎、风池—肩井)。

4.按揉风池、天柱、颈百劳、大椎、肩中俞、肩外俞.。

5.滚肩部,拿肩井。

6.弹拨肩胛内缘点按天宗穴。

7.拿揉颈项,叩击放松。

…………………………结束
六、背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其身侧
1. 分推肩背。

(术者以两手掌根由背部正中线分别向左、右推至上臂外侧,反复推5~10次)
2. 直推督脉及膀胱经背部循行路线。

3. 掌根或全掌揉肩背部肌肉。

(肥胖者可用前臂揉法)
4. 按揉肩背部膀胱经腧穴(每穴按压5~10秒),按脊中。

弹拨膀胱经。

5. 滚肩背部。

6. 推擦肩背部膀胱经。

…………………………结束。

七、腰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其身侧
1. 掌推腰背。

2. 腰部揉法
3.按揉腰部膀胱经腧穴(每穴按压5~10秒)。

4. 弹拨膀胱经。

5.滚腰部。

6. 俯卧位摇腰法及腰部斜扳法。

7. 擦腰部
8. 扣击腰部。

…………………………结束
八、臀部及下肢后侧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其身侧
1.平推下肢后侧。

2.前臂揉臀部,放松臀部肌肉。

3.拿揉下肢后侧。

拿捏腓肠肌,向下拿捏至跟腱处止。

4.点按环跳。

5.一指禪推拿下肢后侧经脉。

6.指按揉下肢后侧腧穴(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等穴)。

7.弹拨下肢膀胱经。

8.用掌背或掌指关节滚下肢后侧。

9.一指禅推(按揉)外踝关节及足背部腧穴,点按涌泉穴。

10.摇髋法。

(单侧下肢摇法)
11.屈膝,摇膝关节。

12.摇踝关节
13.推擦足底。

(以擦热为度)
14.扣击足底。

15.下肢拔伸或抖腰。

16.叩击臀部及下肢后侧肌肉)…………………………结束
九、颈肩部坐位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端坐,术者立其身后
1.拿揉风池。

按揉风池。

2.
3.捏拿颈项肌肉放松。

4.一指禅推或按揉颈项三线(风府一大推,风池—肩井)。

(操作5—8次)
5.指按揉\、弹拨颈肩腧穴。

如有痛点,可进行重点按揉,弹拨等。

6.滚颈项部肌肉
7.推桥弓法。

(从翳风穴向下推向缺盆穴,反复10~20遍)
8.拿肩井
9.摇颈椎,颈部斜扳法。

10.颈项部擦法。

11.叩击…………………………结束
十、上肢坐位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端坐,术者立其侧方,单腿屈膝蹬在患者坐凳边缘,将患者被操作肢体放于术者屈曲的大腿上。

1.捏拿颈项肌放松,拿揉肩部。

2.拿揉上臂至腕部。

3.一指禅推拿(按揉)手三阴,手三阳(先阴后阳)。

4.按揉肩部四穴(肩髃、肩髎、肩井、肩前);按揉上肢腧穴(曲池、尺泽、曲泽、手三
里、内关、外关、合谷、列缺)。

再弹拨
5.掌背滚上肢法。

6.肩关节摇法。

(可用托肘摇肩法或大幅度摇肩等手法)
7.肩关节扳法。

(内收扳法、外展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
8.摇颈椎再施颈椎旋转扳法或斜扳法。

9.摇腕关节,手指用捻法,勒法。

10.搓上肢,抖上肢。

(先搓后抖)
11.肩背部扣击、拍打。

…………………………结束
推拿手法操作步骤:放松→治疗→整理。

推拿体位的选择:卧位;全身保健,踩跷,头面部、胸腹部、腰背部及四肢病变的
推拿治疗。

坐位;泡脚,头部、颈项部、肩部及上肢病变的推拿治疗。

此手法兼有推拿治疗,保健推拿及简单的美容手法和康复类手法。

手法种类多,适应面广。

请同学们认真掌握,灵活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