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推拿

成人推拿

成人推拿
成人推拿学
推拿手法
• 定义:用于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 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 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 达到“深透”。 ●持久——持续运用一定时间。 ●有力——具有一定的力量 ●均匀——有节奏性 ●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自然
“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 称为手法也。”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 要旨》
• 成人推拿手法一般主张柔中有刚或以刚统柔, 刚柔相济,单一手法或几种手法复合使用,并 对手法的应用有一定的规定。
• 小儿推拿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确立小儿 推拿八法,特别强调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 实,十分重视手法的补泻作用。手法操作不但 常与穴位结合,注重操作时间、次数和方向, 而且还常借助介质增强治疗作用。
3、3推法
• 吸定点:指、掌、肘部 • 线路:单向直线
• 要点:吸定部位紧贴体表着力,稳定均 匀、缓慢。
• 临床:人体各部位,提高肌肉兴奋性, 促进血循、舒筋活络。
3、4搓法
• 吸定点:双手掌面 • 线路:往返上下 • 要点:相对对称用力,快搓慢移。 • 临床:上肢最为常用,可用于腰背、胁 肋、四肢;一般为结束手法,具有调和 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 部位:颈部摇法、肩部摇法、髋关节摇 法、踝关节摇法 • 线路:环转摇动 • 要点:动作和缓,用力要稳,方向和幅 度须在患者生理范围内,由小到大。 • 临床:适用四肢关节及颈、腰部等。可 滑利关节,增强关节活动功能,改善关 节强硬,屈伸不利等症状。
7、2背法
• 要点:背向站立,套住肘部,弯腰屈膝 挺臀后快速伸膝,臀部着力颤动或摇动 患者腰部。臀部颤动与双膝屈伸动作协 调。 • 临床:使脊柱过伸,促使扭错的小关节 复位,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 弹拨——按捋——点按 ●2、1弹拨——手或肘 吸定部位:指或肘端以手弹拨为例 支点:肘关节 前臂主动摆动带动指端做垂直横跨,肌 纤维等软组织方向的摆动。 要点:在动作起点压力最大,跨越肌纤维等软 组织最高点后,力量迅速减小,手臂回弹,单 向发力。
●2、2
按捋:顺着肌纤维方向,垂直按压在肌纤 维上,做上下捋动,要求吸定均匀。
4、2振法
• 吸定点:手指或掌 • 线路:振颤动作 • 要点:前臂和手部肌肉强直收缩用力 • 临床:适用穴位。祛瘀消积、和中理气, 消食导滞。
推拿学
推拿手法——成人推拿4
(挤压和叩击类)
7、运动关节类
• 对关节作被动性活动的一类手法。包括 摇法、背法、扳法、拔伸法等。
7、1摇法(使关节作被动环转)
●2、3
点按:垂直点按在肌纤维压痛点上,持续 约数十秒,直到痛感减退或消失。 特点:手法节奏性强,适用各部位肌痉挛、 肌肉扭伤、拉伤,迅速解痉镇痛。
推拿学
推拿手法——成人推拿2
(摩擦和振动类)
3、摩擦类手法
• 以掌指或肘 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线移 动的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 法、抹法等。
• 摆动类——1、3滚法 ●手滚:“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复合而成。 吸定部位:小指掌指关节背侧。 支点:肘 两轴:腕关节屈伸——第2,4掌指关节背侧为 轴。 前臂旋转——手背尺侧为轴 要点:吸定点紧贴体表,充分运用“张力”。 特点:压力大,接触面积大,适肌肉丰厚部位, 促进血循环,消除疲劳作用。 频率:每分钟150次左右 ●肘滚:“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 • 掌背滚、小鱼际滚、掌指关节滚
3、1摩法
• 吸定部位:掌面或指腹 • 线路: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环旋运 动。 • 要点: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 伸指。和缓协调,频率120次/分钟。
• 临床应用:刺激轻缓,用于胸腹胁肋部。治疗 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胁摒伤等,具 和胃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
基本手法分类
• 以手法动作命名,以手法作用命名等等。 以动作形态可分类:摆动、摩擦、振动、 挤压、扣击、运动关节类等六类手法, 每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种手法组成。
推拿学
推拿手法——成人推拿1
(摆动类和软组织松动技术)
手法操作技巧
• 1、摆动类:以指或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摆动手法。 • 一指禅推、缠法、滚法、揉法等。 1、1一指禅推法 吸定部位:拇指指端、罗纹面、偏峰 要点:肘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腕尺侧低于桡侧,手握 空,拇指盖住拳眼。 频率:120~160次/分钟 特点:接触面积小,渗透度大,适全身穴位,常用头面、 胸腹、四肢等处,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淤消积,健脾和 胃。 1、2缠法:适用全身穴位,上法频率提至220~250次/分, 减小指接触面,减小摆动幅度,减小压力。 适应征:实热症,痈疖外科病。
3、2擦法
• 吸定点:大鱼际、掌根或者小鱼际(常辅以介 质) • 线路:直线来回摩擦 • 要点:腕关节伸直,全掌贴于体表治疗部位, 肩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往返移动,压 力不宜太大,但推动幅度要大,用力均匀连续, 不可屏气,频率100-120次/ 分钟。 • 临床:活血祛瘀作用显著,温经通络,健脾和 胃,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常的病症。
3、5抹法
• 吸定点:拇指罗纹面 • 线路:上下或左右往返 • 要点: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 临床:常用于头面部,开窍镇静、醒脑 明目作用。
4、振动类
以较高频率的节律性轻重交替刺激, 持续作用于人体的一类手法。包括:抖 法、振法等。
4、1抖法
• 吸定点:双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远端 • 线路:上下、左右 • 要点:用力、幅度小、频率快 • 临床:四肢,上肢最为常用,常为结束 手法。
• 摆动类——1、4揉法 分类:手掌揉,指揉 吸定部位:大、小鱼际、指或掌根 支点:肘 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或掌指做柔和摆 动。 频率:120~160次/分钟 特点:柔和,刺激量小,适全身各部,常用 胃肠疾患,外伤红肿等。具宽胸理气,消浊 导滞,活血祛病,消肿治病作用。
2、软组织松动技术——复合手法
推拿手法中的 “力”——四力合 一
内力: 丹田所聚 重力:自身体重 所产生的力 张力:沉肩、垂肘、悬 腕(松腕) 肌力:肢体末端关节局部的肌肉 收缩力
手法分类
• 由于对象的不同,在传统习惯上又分为 成人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手法。
• 两者在名称上和操作上基本相同,但对 其具体要求有有所不同。
成人推拿与小儿推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