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导读
《香玉》主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黄生与香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以及他们与绛雪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
黄生——香玉(爱情) 黄生——绛雪(友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分析课文
妙笔尽显世间至情
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节(一往情深)
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无限情深)
想像神奇、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为情死生)
经典之一 ——《小倩》
经典之一 ——《小倩》
人物:聂小倩;宁采臣; 故事梗概:书生宁采臣为人豪爽,洁身自爱。 一次他坐在金华一座 庙里,同坐的还有一个叫燕赤霞的书生,有奇异的收妖的本领。一 女鬼夜里前来勾引宁采臣,被他严词拒绝。第二天,有两个兰溪的 过路人在隔壁离奇死了。当晚,女鬼又来,告诉他自己叫聂小倩, 被恶鬼胁迫,求他帮助自己脱离苦海。宁采臣按小倩说的把她的尸 骨迁到了离自家不远处。小倩随他回到家中。宁采臣妻死后,宁采 臣娶小倩为妻。 一天,小倩告诉宁采臣说金华的妖怪就要来寻仇了。 于是,宁采臣拿出燕赤霞给他的辟邪的牛皮袋挂在床前。这时小倩 已经有了人气,不再害怕辟邪的东西了。第二天晚上,妖怪果然来 到,被收服在牛皮袋里化作了数斗清水。 后聂小倩为宁采臣生得二 子,皆有功名。
经典之二 ——《画皮》
经典之二 ——《画皮》
人物:女鬼;王生;陈氏
故事梗概:太原王生,早上出行,遇见一个女郎 ,
见其貌美就带回藏在了家中,有一天在街上遇见了一个 道士。道士告诉他有邪气缠身,王生将信将疑,回家后 果然见那女子把人皮脱下变成厉鬼,赶忙回去寻那道士, 按照道士告诉的方法驱鬼,不想那鬼发怒掏出了王生的 心肝。王生之妻陈氏为救王生按道士给予的方法去街上 找一乞丐并吃下那乞丐的痰,回家后呕吐不止便吐出一 颗心来,为王生装入身体,后王生死而复生。
《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 之笔也。虞初以下、天宝以上古书多佚矣;其可 见完帙者,刘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 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记》,传记类 也。 《太平广记》事以类聚,故可并收;今一书 而兼二体,所未解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 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 今燕昵之词,媟xiè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 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 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见盛时彦(《姑 妄听之》跋)
豪侠题材与理想的生命形态
“狂生” : 《席方平》、《娇娜》 《黄英》:不含机心、真率旷达
隐逸题材和操守的砥砺
“拙”的人格
艺术成就
文体:“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魏晋志怪:粗陈梗概
唐传奇:“有意为小说”, 描写细腻 《聊斋志异》:描写委曲,叙次井然
人物形象
多种手法的灵活运用 真和幻的融合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 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 生发出的幻影。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 篇章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 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
《狐谐》——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词集》 《聊斋俚曲》 《农桑经》、《省身语录》 《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
长篇白话小说
《聊斋志异》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 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 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 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 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 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 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 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 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 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 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 身着“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 状其“盈盈而入”;花易凋零, 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 遭风雨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 君”;花香扑鼻,则“ 香风洋 溢”。
香玉:率真开朗,热烈多情。 绛雪:矜持庄重,善解人意。
思考探究
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 情之至者,鬼神可通。 般都是“大团圆”,或者是充满浪 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 漫色彩的“化碟双飞”或“鸳鸯相 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 向鸣”,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 处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 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 “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 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 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足之 其情之不笃耳。 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
香 玉
复述文章内容
一黄姓书生在下清宫附近读书, 白牡丹感其深情化作香玉与之成婚, 后白牡丹被人偷掘,香玉亦失踪, 书生终日恸哭,凭吊时幸有耐冬所 化的红衣女绛雪,与之一同哭吊香 玉,花神终于感怀动容,便使香玉 复生。黄生死后变成牡丹花下的一 株赤芽,无意中被小道士砍斫而去。 白牡丹和山茶花于是也相继死去。
这王六郎是何种为人?
• 首先,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放过了 素昧平生的妇女的行为,许姓渔夫是 极为认同的。虽然语句不多,却也表 明二人情笃非常。 其次,王六郎上任之后,许氏“即欲 治装东下”,前往探视故友。而王六 郎也通过托梦、送别的形式,寄托对 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聊斋志异》
我俩的友情是建立 在对对方的认同、信 任和关心的基础上的 ,这是真正的朋友之 情,是超越生死、地 位和金钱利益的友谊 !
纪昀的小说观
纪昀坚持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观念 中国传统的小说观
子部小说:“以议论为宗”
史部小说:“以叙事为宗”
经典之三 ——《陆判》
人物:朱尔旦;陆判
经典之三 ——《陆判》
故事梗概:朱尔旦平时因为比较迟钝,众人就哄他去背谁见到都害怕 的陆判,没想到这一背,就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和 他成为好朋友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陆判不仅酒量豪爽,而且谈吐 不凡,他认为朱尔旦心窍堵塞,作文不快,就为他挑选了一颗好的心 脏,果然就得了两个第一。朱尔旦因为灰心仕途,就对判官请求,让 为妻子换一个美人首。陆判二话没说,找了一个机会就帮朱尔旦妻子 换了一个漂亮的头颅。这个是吴侍御女儿的头,因为被贼人所害,因 为这场变故,朱尔旦和他家反而成了翁婿关系。朱尔旦死后在阴间当 了官,经常来到家里教养儿子。后来他赠送了儿子一把佩刀,嘱咐他 当个好官,并将这把佩刀世代相传。
《聊斋志异》中的花妖鬼狐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 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 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 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未必尽是邪恶。亦有善良者。寄寓了作者 的“孤愤” 及美好愿望。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当时社 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 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不中,断 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 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 泄出来。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
传达关于狐的知识 塑造出一些新的形象
与人相安,可作诤友、义友之狐。
破人邪念,解构士人“白日梦”之狐。
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1724~ 1805) ,字 晓岚。 任《四库全书》总 纂官。主纂的《四 库全书总目提要》 极具学术价值。
纪昀评《聊斋志异》•Leabharlann 清初大诗人王士祯题诗
爱 听 秋 坟 鬼 唱 诗 。
料 应 厌 作 人 间 语 ,
豆 棚 瓜 架 雨 如 丝 。
姑 妄 言 之 姑 听 之 ,
创作
《聊斋志异》
康熙十八年春,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 《聊斋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
笔,仅成孤愤之书。……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 乎?”
诗情浓郁
《黄英》 、《宦娘》、 《婴宁》
语言艺术:
在醇雅的文言中,注入生活的新鲜与清纯
《聊斋志异》的风格
《聊斋志异》之前有《牡丹亭》和才子佳 人小说等浪漫主义作品;之后有《儒林外 史》和《红楼梦》,它们代表着写实艺术 的高峰。 《聊斋志异》处于浪漫思潮和写 实思潮之间,决定了其基本品格: 一、浪漫思潮的殿军 二、鲜明的写实倾向
《聊斋志异》
“惊霜寒雀,抱树无温 ;吊月秋虫,偎阑自热。”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 塞间乎!”
对友情的赞颂和渴望
《聊斋志异》中的狂生形象
豪放自纵,富有激情,富于胆略 耿介、方正、浪漫 不必离尘脱俗,具有自然清韵
情感世界
恋爱题材和知己情结
《连城》、《乔女》、《瑞云》 、《宦娘》 “骚士”
理清情节
开 端 (1): 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 发 展 (2): 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 再发展(3、4): 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 高 潮 (5): 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 结 局 (6): 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
“次年四 月至宫,则 花一朵含苞 未放;方流 连间,花摇 摇欲拆;少 时已开,花 大如盘,俨 然有小美人 坐蕊中,裁 三四指许; 转瞬飘然欲 下,则香玉 也。”
版本
《异史聊斋焚余存稿》:雍正年间抄本六卷485篇(1990 年中国书店影印本、1993年安徽文艺出版社盛伟校释本) 蒲氏手稿本半部(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印社影印本) 铸雪斋抄本:十二卷,乾隆十六年(1974年上海人民出 版社影印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排印本) 二十四卷抄本:1963年山东周村发现 青柯亭刻本:十六卷,乾隆三十一年 三会本: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 编辑所排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任笃行《会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本(2000年齐鲁书社 排印本)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蒲松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