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基础考试重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基础考试重点

酶分离”现象:指急性重症肝炎时,肝坏死严重,线粒体大量破坏,AST明显升高,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248)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指脑脊液中蛋白明显增加而细胞数轻度增多。

见于脊髓受压、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脊髓肿瘤等。

(311)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43)
隐性黄疸:17.1-34.2umol/L,(43)
脑膜刺激征: 指脑膜病变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这些肌群时出现防御反应的现象(204)腹膜刺激征: 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为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160)
听觉语音定义及方法: 嘱被检查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由听诊器听及. (121)
触觉语颤定义: 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共鸣的震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 (113)
奔马律:在S2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来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称为奔马律. (138)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各水冲脉。

检查: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可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系因脉压差增大所致。

(发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149)
奇脉: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为吸停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压缩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49)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 (214)
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若5叶者超过0.03,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以至15叶),则称为核右移.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预后不良. (216)
移动性浊音及腹水: 腹腔内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及腹水.(腹水叩诊腹中部为鼓音,两侧为浊音) (169)
颈静脉怒张的定义及意义:在坐位或半卧位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综合征(受压).: (100)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功能不全时,右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到右室受阻,腔静脉淤血,肝脏则发生淤血性肿大,若按压肿大的肝脏,则将血液从肝脏挤入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但由于右心功能衰竭,不能接受增加的回心血量而返流到上腔静脉使颈静脉充盈。

同理,渗出性和缩窄性心包炎时,限制了心脏舒张,使体循环血液、回流受阻而肝淤血,也可出现肝颈静脉返流阳性。

(148)
震颤定义: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义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129)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亦称为管呼吸音。

(119)
呼吸困难:患者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呼吸频率、深度、节率改变;张口呼吸;端坐呼吸;紫绀;辅助呼吸肌参加活动。

(26)干罗音:又称连续性呼吸附加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性附加音。

(119)
湿罗音:又称不连续性呼吸附加音,是因为气道或空洞内有较稀薄的液体,呼吸时气道通过液体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时所产生的声音,故也称水泡音。

(120)
莫菲氏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渐进阻塞征:见于黄疸进行性加深(163)
库斯莫尔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病人可以出现节律匀齐,呼吸深而大(吸气慢而汉、呼气短促)病人不感呼吸困难的呼吸,称为库斯莫尔(Kussmad)呼吸,又称酸中毒大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163)
潮式呼吸: 潮式呼吸是一种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加上变化的周期什呼吸.潮式呼吸周期可长达30秒至2分钟,暂停期可持续5~30秒,多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等(111)
库瓦西耶征:又称无痛性胆囊增大征,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

(111)比奥呼吸:又称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深度相同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111)
二、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三、白细胞增加的临床意义?
四、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
五、红细胞Hb增加及减少的意义?
六、病理性肝脏肿大见于哪些情况?各有何特点?
肝脏肿大,首先必须与肝下垂相鉴别,肝下垂不引起自觉症状。

病理性肝肿大见于:
1.病毒性肝炎:肝脏呈轻度肿大,有压痛、质地稍韧,可伴黄疸,有时脾脏可轻度肿大。

2.肝硬化:肝脏大小不一,常早期肿大,晚期缩小。

无压痛,表面有时能触及颗粒,质地硬,脾脏常中度以上增大,可有静脉曲张及腹水。

3.肝癌: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表面常可触及或大小不等结节,有压痛,可伴有腹水,常为血性,可能找到癌细胞。

4.脂肪肝:肝大而软,边缘钝,常见于体型肥胖者,脾不肿大。

5.淤血肝: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或肝静脉一下腔静脉阻塞时,肝因淤血而呈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边缘钝圆,质韧。

常有明显触痛并均可产生腹水。

6.淤胆肝:因阻塞性黄疸所致肝内淤胆,可使肝脏肿大,边缘钝,有压痛,伴皮肤,巩膜明显黄疸,久之可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7.
七. 脾脏肿大时的测量法及分度及临床意义
A. 脾脏肿大的测量:
✧第I测量(甲乙线):指左锁骨中线及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

✧第II测量(甲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第III测量(丁戊线):指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B. 脾脏肿大的分度:
轻度肿大: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一般质地柔软)(急慢性肝炎,伤寒,粟粒型结核,急性疟疾。

脑出血等)
中度肿大: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一般较硬)(肝硬化、疟疾后遗症、慢淋白血液、慢性溶血性黄疸、淋巴病、SLE等)
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即巨脾(质地硬)(慢粒白血病、黑热病、慢性疟疾、骨髓纤维化症、淋巴肉瘤、等)C.脾肿大意义:
九、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称为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所致的细支气管逐渐狭窄发展而来,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

阻塞性肺气肿的产生机制是支气管有不完全阻塞。

视诊: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气管居中,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双肺不叩诊呈过清音,心脏注音界缩小或叩不出,肝浊音界和肺下界下移,肺下界移动减小。

听诊:肺泡呼吸音普遍减弱且呼气延长,听觉语音减弱,心音遥远。

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与关闭不全
十一、急性肠梗阻的体征
十二、急性阑尾炎的体征
十三、大叶性肺炎的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