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园林的多样发展
代表人物作品 尼尔斯乌多 安迪戈兹沃西 帕特里克多尔蒂
大地艺术
后现代主义园林
发展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 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就产 生了后工业社会的思想, 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 临》。后现代化的核心目 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 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 根据观点的不同,可分为 解构性和建设性后现代主 义,怀疑性和肯定性后现 代主义,或者反现代的后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后现 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园林
中 国 后 现 代 园 林
解构主义园林
简单地说就是采用解析的 方法,将传统结构分解成 一系列要素并重新组合, 组合的原则却不再遵循传 统的均衡与稳定,更加强 调因地制宜和随机性。
发展背景
诞生于60年代美国。 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 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 而来。大地艺术家主张 返回自然,以大地作为 艺术创作的对象。他们 或在广袤的沙漠上挖坑 造型,或移山填海,或 垒筑堤岸,活泼溅色遍 染荒山。首次“在地作 品艺术展”于1968年在 美国纽约的杜旺画廊举 行。
后现代主义园林
宇宙沉思花园
后现代主义园林
后现代主义园林
后现代主义园林
她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 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 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
日本岐阜kitagata公寓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是一位在 园林设计界很有个性的 也非常著名的设计师。 她对素材的选择来源于 对波普艺术的兴趣,一 开始就树立了一种使用 日常用品这一反主流的 艺术观念。
极简主义园林
极简主义园林
伯纳特公园
极简主义园林
极简主义园林
泰纳喷泉
极简主义园林
索 拉 娜 I B M 研 究 中 心
极简主义园林
极简主义园林
极简主义园林
Hyeres的别墅庭院
古埃瑞克安设计 光与水的庭院
极简主义园林
瑙勒斯花园
古埃瑞克安设计 光与水的庭院
极简主义园林
大地艺术
又称“地景艺术”、“土 方工程”它是指艺术家以 大自然作为创造媒体,把 艺术与大自然有大地艺术 机的结合创造出的一种富 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 化艺术形式。
铁路公园层的高架步行道系统
生态主义园林
高架步行道系统
穿过料仓花园的高架步行道
生态主义园林
铁路公园局部
从铁路公园层标高(料仓花 园顶部)望1号、2号高炉
生态主义园林
(3)公共使用区(Areas of Public Use)
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 公园、料仓花园、开放绿地等公共开 放空间。 金属广场(Metallic Plaza)位于厂区 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 北侧。作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 场由在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X7共49块、 每块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板构成, 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具有各异腐蚀 状态的铸铁板拍照、编号,排列成抽 象图案,并通过水在铁板表而的流动 来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过 程。铁板在自然状态下继续被腐蚀, 隐喻了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
露天影剧院增建的 遮雨大棚局部
使用中的露天影剧院
生态主义园林
料仓花园 ——拆除顶盖的矿石料仓改造成为 了综合活动场所
料仓花园顶部的网格状步行道
生态主义园林
料仓花园中的攀岩场地
料仓花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
生态主义园林
料仓花园局部
料仓花园中的儿童活动场地
生态主义园林
(4)公园道路系统 包括公园步 行道和自行车路。 将原来零散分布 的城市街道联结 整介成完整的交 通系统。
灵感则来自于冰
川消融留下来的 痕迹。 创造的是一种超
越想象,让每个
人都会问这是什 么的场所,最重
要的是人们在场
所中创造自己的 故事。
后现代主义园林
由于场地的原因,不能直接在广场上种树。 且项目的预算有限,所以玛莎采用的都是 廉价的材料。
• 拼合园”
• • 是马塞诸塞州剑桥市怀特海德生物化学研究所九 层实验大楼德屋顶花园。 设计师舒沃兹从生物学的基因重组中得到启发, 认为世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原型可以象基因 重组创造新物质那样,将体现自然永恒美的日本 庭院和展现人工几何美的法国庭院拼合从而形成 了矛盾体景观 法国园部分为整形 树篱园,修剪的绿 篱实际上是可坐憩 的条凳。当人们进 入这样的景观中时, 会是另类的体验与 感受。 在日本禅宗枯山 水园中,绿色水 砂模仿传统枯山 水大海的形式, 但枯山水中的岩 石和苔藓却被塑 料制成的黄杨球 所代替。
生态主义园林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生态主义园林
保留的铁路和 铁水槽车
改造后的儿童 活动场地
保留的各种工 业设备和管道
改造后的儿童 游乐设施
改造后的多功 能活动大厅
景观公园照明 效果
生态主义园林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设计者将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局混乱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 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
生态主义园林
熔渣公园 (Sinter Park ) 位于埃姆舍河渠 的西侧,与“料 仓花园”隔水渠 相望。在利用废 弃的熔渣铺砌的 地面上种植树木 形成小树林;熔 渣公园的北端布 置了一座半圆形 的露天剧场,采 用的砌筑材料是 将废弃的红砖磨 碎后作为骨料制 成的红色混凝土。
露天影剧院全景
生态主义园林
金属广场
金属广场铸铁板表面不同腐蚀状态
生态主义园林
考珀活动场地 (Cowper Places) 位于5号高炉北侧、2 号高炉南侧,原来作 为堆放废渣的场地, 现更新改造为林荫广 场,作为举办多种活 动的场所。广场地面 利用废渣铺筑,并在 广场中均匀栽植桦树。
由5号高炉俯瞰考珀活动场
生态主义园林
考珀活动场局部
(1)水公园(Water Park) 公园标高最低的层次, 由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 池等水体构成。净化水渠是 对山东向西流经整个厂区的 埃姆舍河进行净化的河道。 水渠两岸栽植了自由生长的 植被,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 台阶和平台以满足游人亲水 的需求。
净化水渠
生态主义园林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现代西方园林的多样发展
生态主义园林
发展背景
18世纪英国额风景园:自 然式最好的设计师 19世纪奥姆斯特的的生态 思想 “斯德哥尔摩学派”:美 学、生态原则和社会理性 的统一 “宾夕法尼亚学派”科学 量化的生态学工作方法
以保持生态平衡、美 化环地制宜、适地适树、 遵循生态学原理
面包圈花园
她解释面包是最完美的景观材料,它很便宜, 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是可降解的,不需要任 何作用,并且不需要浇水,所以
后现代主义园林
由于材料和 场地的限制, 玛莎用塑料 做了一棵很 大的"柳树", "柳树"在风 的作用下摇 曳, 音响系 统则播放着 女人在哭的 声音。
垂柳花园
后现代主义园林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设计
主要特征
对完整和谐形式的结构 充满矛盾冲突,杂乱无章 又独具匠心,在偶然\不 协调\不连续的设计思路 中释放设计张力 解构不合理的空间划分或 惯常的功能意义与价值
代表人物作品
错置比秩序重要 差异比同质重要 残破比完整重要 狂怪比优美重要 过程比结局重要
伯纳德·屈米
解构主义园林
20世纪80年代兴建 是公认的创新性园林作品 号称要成为21世纪的城市公园模式
公园道路
生态主义园林
保留的铁路和铁水槽车 保留的铁路和铁水槽车
厂区中保留的建、构筑物(由 厂区中保留的建、构筑物(由5号 号 高炉俯瞰, 年4 4月 月 高炉俯瞰,5号高炉于 号高炉于1985 1985年 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攀爬到 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攀爬到 顶部的 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 顶部的70 m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 园全景的观景塔 园全景的观景塔 ) )
生态主义园林
厂区中保留的各种工业设备、管道
极简主义园林
发展背景
几何规则式是常用设法, 始于古埃及。 彼得沃克融合极简艺术、 勒诺特古典主义和早起现 代主义艺术思想创作出极 简主义景观
主要特征
追求无内容、无主题的表 现,作品直接与公众沟通。 形式简约、明晰,多用简单 的几何形体,具有纪念碑式 的风格;手法大多采用单体 元素的系列方式,在构成中 推崇非关联构图,只强调整 体,重复、系列化地摆放物 体单元;在材料上多为现代 工业材料,常用钢材或其他 工业废弃产品;在制作上多 运用工业生产方式,突出现 代工业文明特征;颜色极力 简化,色彩均匀平整。
代表人物 罗伯特•文丘里 玛莎舒瓦茨 野口勇
运用最少的元素创造出最 景观作为表意的符号叙述 具冲击力的景观 自然和历史文化故事的符 新的视觉感 号、表达历史文化的符号、 运用历史片段、色彩、光 表达地方文化的符号 影来限定空间
后现代主义园林
宇宙沉思花园
查尔斯·金克斯在1988年 设计的宇宙沉思花园是查 尔斯·金克斯最著名的作品。 宇宙沉思花园位于苏格兰 西南部的邓弗里斯,花园 占地12英亩。 设计灵感源自于科学和数 学,并以此为主题设计了 许多的雕塑和景观,例如 黑洞、分形。公园里并非 到处都是植物,而是将数 学公式、科学现象和自然 地貌特征巧妙地结合在了 一起。
伯巴 纳黎 德拉 屈维 米莱 特 公 园 ·
发展背景
诞生于60年代美国。 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 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 而来。大地艺术家主张 返回自然,以大地作为 艺术创作的对象。他们 或在广袤的沙漠上挖坑 造型,或移山填海,或 垒筑堤岸,活泼溅色遍 染荒山。首次“在地作 品艺术展”于1968年在 美国纽约的杜旺画廊举 行。
主要特征
材料的艺术:材料与基地 紧密结合,采用砂石木草 等,场地选在沙漠\森林 \农场\废墟。 抽象的艺术:几何形式 四维空间艺术 对工业废墟的关注,吸引 人们关注生态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