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物权的客体种类及效力

第二章物权的客体种类及效力


例外: 其一,定限物权优先于所有权。 其二,法律明定了特殊的次序。 如《海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船舶优先权先 于船舶留置权受偿,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 权受偿。” 其三,基于公益或社会政策的理由。 我国法上往往采取法定物权优先于约定物权, 如动产抵押权与留置权,优先权与抵押权。
丁英将其所有的一台高级家用摄像机以1万元 的价格卖给李朋,李朋当即将1万元现金交给 了丁英,丁英因为第二天要为母亲录像,与李 朋商定3天后将摄像机交付。 第学李溪龙。 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丁英当场将摄像机交给 了李溪龙,因李溪龙没带那么多现金,约定现 金第二天交付。 李朋、李溪龙都主张摄像机应归自己所有。为 此发生纠纷。
(九)本权与占有(了解) 此以是否有权利内容为标准所作的区分。 占有,为对物为管领(支配)的事实。 对物的占有有权利依据的,该权利即为本权。
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
一、概述 物权的效力,为物权的作用力与保障力,是 指合法行为发生物权法上效果的保障力。 此处指物权的共同效力。 学说:(了解)二效力说、三效力说、四效 力说。
第二章 总论之二——物权的客 体、种类及效力
第一节 物权的客体
一、物权的客体为物 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的,能够为民事主 体所支配或实际控制,并能满足其社会需要 的物质资料。 有体物、特定物与独立物。
有体物,为能为人的感官所感知的物。 物权法上的物,应具有可以被特定化的性质, 即特定化。 物的独立性,为物的单独的、个别的存在。
《物权法》 物权法》 第三十四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 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 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对于物权的保护除了物上请求权外,物权法 还规定了债权的保护方法,如请求损害赔偿, 或者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张林住在马亮家的前院,张林家前面不远处有一 条小河。每到夏季,小河的水都要上涨好几倍。 1996年秋天,马亮因经商需要,准备在自家院子 修一个地窖。地窖刚刚挖到2米深的时候,张林 担心夏季河水倒灌,冲毁自己的住宅,便出面阻 拦。 马亮认为,地窖是在自家院子挖的,张林无权过 问,就继续施工。 1997年夏天,河水上涨,马亮家的地窖开始渗水, 致使张林房子的地基毁坏,房子中间出现了裂痕。 张林要求马亮停止使用地窖,用土填平、但遭到 马亮的拒绝。
李某便将任某、王某和曾某一起告到了法院, 要求三人立即停止侵害李某对503室车库行使 使用权的行为。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
一、物权法定原则 1、含义 亦属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与内容均由 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任意创设。
2、内容 其一,物权种类强制(物权类型强制)。 即当事人无权自己创设新的物权类型。 其二,内容强制(物权类型固定)。 即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约定的物权以及物权 法律关系的内容,只能是法律规定的内容。 《物权法》第五条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 律规定。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 物权的排他效力,是指同一标的物之上,不 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同一内容或性质的物权。 此效力源于物权的直接支配性。 表现: 1、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 2、物权的排他效力有强弱之分。
其一,所有权最强。 其二,以占有标的物为内容的定限物权次之, 如基地使用权。 即以占有标的物为内容的定限物权不能并存于 一物之上。 其三,非以占有标的物为内容的定限物权,排 他效力最弱,如汲水地役权、抵押权。
2000年12月,李英决定出卖该房屋,问张 明是否购买,因经济上的原因,张明没有买 下该房屋,李英于是以180万元的价格将该 房屋卖给了王成,并对王成说明房屋出租和 抵押的情况,双方签订了书面买卖合同,并 且到房产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对此次买卖, 银行并不知情。 2001年6月,银行债务到期,李英没有偿还 债务,银行将该房屋拍卖,为刘明达买得。 为此,当事人之间为房屋的租赁权、抵押权 及所有权发生纠纷。
(四)主物权与从物权(了解) 其以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所作的划分。 主物权,是指不须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得独 立存在的物权。 从物权,则指须从属于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 区分实益,主物权可以独立存在,而从物权 的命运则受主权利影响。
(五)登记物权与非登记物权(了解) 其以物权的变动是否须经登记为标准所作的 区分。 登记物权,是指其变动非经登记不生效力, 或者不得再为处分的物权。 非登记物权,是指其变动无须登记即可产生 相应效力的物权。 区分意义为,前者的变动依登记而生效,后 者的变动则依交付而生效。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 (一)含义 物权的优先效力,是指同一物上存在两个以 上不同内容或性质的物权,或者该物也为债 权给付的标的物时,成立在先的物权有优先 于成立在后的物权的效力,物权则有优先于 债权的效力。
(二)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 同一标的物上存在两个以上不同内容或性质的 物权时,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 权。 两种型态: 其一,优先享受其权利。 如抵押权之间或取水地役权之间。 其二,先成立的物权压制后成立的物权。 即后成立的物权有害于先成立的物权时,后物 权会因先物权的实行而被排斥或消灭。
为保险起见,双方还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协 议约定:2001年6月30日,任某若未能将房 屋交付给李某入住,则赔偿李某2万元,若李 某不能付清房款,即赔偿任某2万元; 该契约所订车库的所有权为503室所有,李某 享有该车库永久使用权,但李某若出售所购 买的604室房屋时,将丧失对该车库的使用权。 任某与李某在补充协议上分别签名,503室的 王某同样在该补充协议上签名,而且房产中 介的工作人员作为中介方也在上面签了名。
(三)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一物之上既有物权又有债权的,物权无论成立 在先或在后,均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两种型态: 其一,某特定物为债权的给付标的物,而该物 之上又存在物权的,物权优先于债权。 可表现为:1、一物二卖,2、债权和定限物权。
其二,物权优先于一般债权。 一般债权为未受担保物权保障的债权。 例外: 其一,买卖不破租赁。 其二,基于公益或社会政策的理由,法律规 定物权不具有优先的次序,如税收与抵押权。
(六)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了解) 此以物权的发生原因的不同为区分标准。 意定物权,是指依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的物 权。 不问当事人的意思,而依法律的规定发生的 物权,则为法定物权。 区分意义在于,成立要件与适用法律不同。
(七)有期限物权与无期限物权(了解) 以物权有无存续期限为标准。 有存续期间限制的物权,为有期限物权; 没有存续期间限制的物权,为无期限物权。 (八)普通物权与特别物权(了解) 其以有何种法律所规定的不同为区分标准。 普通物权,为民法典所规定的物权。 特别物权,则指有特别法所规定的物权。
合同订立后,曾某2003年2月18日将房款全 部付给王某,王某出具了收到房款包括车库 款共计115800元的收条给曾某。 王某将李某停放于503室车库内的自行车搬出, 并将房屋及503室车库的钥匙交付给曾某,曾 某在2003年3月份将车库的门锁换掉。这样李 某就无法打开车库来停放自行车了。 李某后来与任某、王某及曾某就车库的使用 权问题进行协商交涉。但一直没有结果。
3、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 学说:物权法定无视说、习惯法包含说、习 惯法物权有限承认说、物权法定缓和说。
二、物权的种类(了解) (一)所有权与定限物权(自物权与他物权) 以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为区分标准。 所有权,是对其标的物的永久全面支配,又称 为完全物权。也称自物权。 其全面支配性表现于物质的利用与价值的利用 两方面。 定限物权,仅能于特定限度内对其标的物为支 配。又称他物权。
四、物权的追及效力 物权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权成立后,其标 的物不论辗转至何人之手,物权人均可以 追及物的所在,而行使其权利。 最明显的表现为抵押权。 合法的辗转与非法的辗转。
五、物上请求权 1、含义 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人在其物被侵害或 有被侵害之虞时,得请求回复物权圆满状 态或防止侵害的权利。 2、内容 其一,返还请求权; 其二,除去妨害请求权; 其三,妨害预防请求权。
农民张某欲将自有的一头黄牛出卖。他与某 肉联厂商定:由肉联厂将黄牛宰杀后,按净 得的牛肉每千克6元的价格进行结算。 除牛头、牛皮、牛下水归肉联厂外,再由张 某给付宰杀费20元。 在宰杀过程中,肉联厂屠宰工人在牛的下水 中发现牛黄70克。肉联厂将这些牛黄出售, 共得款2100元。 张某得知此事后,认为牛黄应归其所有,遂 向肉联厂索取卖牛黄的价款,遭到肉联厂的 拒绝,双方发生纠纷。
李英多年在外经商,拥有海滨房屋一套,价 值200万元,因自己不经常居住,于1999年 6月将其租给张明,双方签订了书面租赁合 同,租期为3年。 2000年6月,因经营需要贷款,李英用这套 房屋作抵押,向某商业银行贷款200万元, 双方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并到房产部门办 理了抵押登记手续,贷款期限为1年。
二、一物一权原则 一物一权原则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一物之上仅成立一个所有权,一个所有权的 客体是一个物。 即一个物的部分不能成立独立的所有权,数个 物之上也不能成立一个所有权。 相关问题的解释:物的判断、共有与他物权。
三、物权法上,物的三种主要分类(了解) (一)动产与不动产 根据其是否具有可移动性,物分为动产与不动产。 不动产,为土地及其地上定着物。 定着物,是指固定且附着于土地的物。 (二)主物与从物 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物可分为主物与从物。 由同一人所有的需共同使用才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两 个物中,起主要作用的物,为主物; 辅助主物发挥效用的物,为从物。
1998年和1999年因为雨水较少,河水没有 倒灌,两家也相安无事。 2000年,有预报说可能雨水较大,为防止 房屋因河水倒灌倒塌,张林起诉到法院, 要求马亮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3、物上请求权的性质 物上请求权是以物权为基础的独立请求权。 物上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 4、物上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物权法》没有 规定。
从物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与主物归同一人所有; 第二,须独成一物; 第三,须与主物共同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物的 作用。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主物转让的,从 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