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施工三级技术交底
1.1.7 清
清处理的目的是使底沉渣(虚土)厚度、泥浆液中含钻渣量和壁垢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为水下混凝土灌注创造良好的条件。当钻达到设计高程后,经对径、深、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清。
1.1.7.1 抽浆法清:一边利用钻机的泥泵抽浆,把底泥浆、钻渣混合物排出外,一边向补充经泥浆池进化后的泥浆,使底钻渣清除干净。抽浆清比较彻底,但壁易坍塌的钻使用抽浆法清时,操作要注意,防止坍。
±50
水准仪
7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桩径≤1.5m,≤200mm;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地质较差的桩≤300mm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每桩检查
支撑桩
不大于图纸规定
8
清后泥浆指标
相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1.03~1.10
查清资料
粘度
17~20Pa.s
含砂率
<2%
胶体率
>98%
1.1.9 成检验
钻达到设计深度后,对深、径进行检查,使用检器验。检器采用φ22主筋,φ14箍筋加工而成。检器外径为钻桩钢筋笼直径加10cm,长度为外径的4~6倍,上下各0.5米成圆锥状。若检器能顺利下放至底,则该符合设计要求。若不符合垂直度要求,更换稍大的钻头进行重复扫,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清。
1.1.3测量放样
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控制网形式,利用复核后的导线点、水准点,用全站仪精确定出桩的中线位置,然后分别沿顺向和横向设置牢固的控制桩。控制桩应高于圈,并在圈上标识桩基中心连线。桩位必须反复校核,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米”字拴桩,最后用吊锤找中,为钢筋骨架找中等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1.1.5 钻机就位
检查主要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钻架应平稳,钻头与桩中心格对中,拉好揽风绳。对钻头直径、测绳标码进行检查,测量护筒顶标高,作为测量深及桩顶标高的控制。钻机就位后要对桩位进行复测,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1.6 钻
钻机安装就位后,保持底座和顶端平稳,不得产生移动和沉陷,钻头中心与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超过4 cm。开始钻前应先制作泥浆,钻的泥浆一般由水 、黏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适当配合配制而成,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膨润土,利用泥浆泵钻机旋转造浆,造浆量为2倍的桩的混凝土体积,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如下:相对密度为1.03-1.1。粘度:一般地层17~20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2%。 胶体率:不小于98%。 PH值:大于6.5。开:开宜用小冲程 ,要准、稳,使成竖直、圆顺 ,对成起导向作用。当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后可加大冲程进行正常冲击,冲程以 2~3 m为宜。钻进: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低挡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中到入粘土,再放下钻锥倒转,使胶泥挤入壁堵住漏浆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钻进时,钻头起落速度要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壁或护筒,或因提速过快造成负压引起坍。钻进过程中要勤转动、勤拉绳、少松绳。在软弱地层每次松绳5~8cm。泥浆补充与净化:开始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并应按泥浆检查规定,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应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每钻进1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及时排除钻渣并置换泥浆,使钻锥经常钻进新鲜地层。同时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岩、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表中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抽渣:当钻渣增多,钻速下降,即需抽渣一次。一般钻进0.5-1m抽渣一次,抽渣用吸泥器。抽出的钻渣必须随时取渣检验,以分析地质情况,确定钻深度。钻过程中,要做好施钻记录 ,认真抽渣取样,对抽渣、投入的片及黏土坯数量要做好记录,钻进资料要齐全完整。 钻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的径、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用测绳配测锤检查深和底沉渣厚度。径、桩长不小于设计值,垂直度小于桩长的1%。
1.1.8 成质量检查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偏差
检查法与频率
1
深(mm)
不小于设计
测量绳,每桩测量
2
径(mm)
不小于设计值
探器,每桩测量
3
桩位(mm)
群桩
100
用全站仪检查纵、横向,每桩检查
排架桩
50
4
倾斜度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钻杆垂线法
5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
6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技术交底单位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连接线项目经理部三工区
交底项目
钻桩施工
交底日期
2013年9月28日
交底容
1.1 钻灌注桩
1.1.1 施工工艺
场地清理测量放样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清检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灌注混凝土成桩检测
1.1.2场地清理
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有明水流的地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围堰,清除桩位围各种杂物,整平夯实,便于施工人员及机械出入,便于作业。
1.1.7.2 清达到以下标准:排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底沉渣应清除干净,满足相关设计规及设计文件提出的沉降要求。禁采用加深钻深度的法代替清。
清后底沉淀物厚度应按图纸规定值进行检查,如图纸无规定时,对于直径等于或小于1.5m的摩擦桩的沉淀厚度应等于或小于200mm;当桩径大于1.5m或桩长大于40m或土质较差的摩擦桩的沉淀厚度应等于或小于300mm。 嵌岩桩的沉渣厚度应满足图纸要求,禁采用加深钻深度的法代替清。
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北岸连接线
潜山至望江段高速公路
桥梁钻桩施工技术交底
(三级交底)
编 制:
审 核:
三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连接线项目经理部三工区
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单位名称: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
K22+760~K34+700段
桥梁工程
1.1.4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1cm厚钢板制作,护筒径比设计径大20-40cm,长2-5m,纵向焊接接长。根据放样桩位,在四人工挖深径与护筒外径相同的基坑,挖基坑时要保留桩位,以利于钻机就位时对中及复测。护筒围的杂土需清除并换填粘土,整平夯实,防止地面水流入。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和沉降,并要及时处理。护筒至少埋入原状土深度2m,护筒顶端高出地表30cm,护筒平面位置允偏差≤50mm,倾斜度偏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