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轧区设备简介
精軋機F-1至F-4為連結驅動方式,而F-5至 F-7設計為齒輪箱連接軋機,精軋機F-1至 F-7 設計有十字型式萬向接頭 ,在工輥換輥時一對 工輥被機動式換輥小車拖出 ,快速更換工輥設 備為側移器型式安裝在每一軋機前方 ,下背輥 軸承箱如雪橇型式安裝連接著液壓缸,背輥更 換時一對背輥被坐落在上下軸承箱間的液壓缸 退回。
14個
10,860 mm 0/132 m/min
連結器
潤滑 Aprons
齒輪式連結器
中央系統油脂潤滑輥輪頸部軸承 焊接鋼格板形式的 aprons安裝在工作台樑上
剪切機入口側邊導器(Crop Shear Entry Side Guide)
剪切機入口側邊導器是設計來導正(T-Bar)進入剪切 機作業,採用液壓缸推動邊導器並預先設定寬度。
F1
剪切機入口側工作台(Crop Shear Entry Table)
剪切機入口工作平台位於捲取箱和剪切機間, 具有獨立式驅動型式滾輪並裝有格子型式 aprons , 捲取箱 出口側的夾送輥位在此工作台上。
型式 滾輪尺寸 獨立式馬達驅動 直徑350 mm x長 1,800 mm
滾輪數量
工作台長度 工作台速度
剪切機餘料槽坐落於剪切機的漥坑底部
,剪
切機餘料槽是使用天車做搬運更換。 IHI的雙齒輪式剪切機有利於延長維持上下彎 曲切刀平行度。 切刀的更換和間隙調整作業為停機狀態模式 下完成作業。 生產鋼帶厚度在 (16 to 32 mm)經剪切機分切 後送至平板堆疊機完成堆疊並由天車運至儲 區儲存。
190/530 rpm
F-4 6,500 kW 190/530 rpm F-5 6,500 kW 190/530 rpm 01:01 1000 1132 01:01.9 636 724
F-6
6,500 kW
250/530 rpm
01:01
1000
1132
F-7
6,500 kW 250/530 rpm
815 mm
頭端: 80 m/min,尾端:40-120 m/min. 1.驅動齒輪單元以集中供油系統強迫給油 2. Drum頸部軸承以集中供油系統供油脂 經液壓缸將drum收回(滑軌型式) 瀉槽型式 兩個可傾導型式
剪切機設計說明:
剪切機被設計可以精確的與自動地事先決定
T-bar頭尾端的剪切長度。 剪接機被設計可徹底將鋼帶殘餘部分切除。 每一個冷卻噴頭將被提供冷卻圓鼓。 剪切鋼帶板形量測裝置位於剪切機前端。
剪切機
精軋機
精軋區主要區分二大部份: 一、剪切機(Crop
Shear): 當解捲作業時T-Bar(transfer bar )的頭端將被 剪切機自動切除,彎曲切刀將提供T-Bar的頭 端具備平坦形狀以利穿過精軋機。 T-Bar的尾端被另一個相對方向彎曲切刀切除 以提供鋼帶較佳生產品質。
剪切機(Crop Shear)
剪切機坐落在機軋機入口側,用來剪切T-bar的頭 和尾端,剪切機設備為圓鼓式框架具有兩個齒輪與彎 曲切刀型式,由輥輪軸承上鑄鐵襯墊支撐,剪切機機 架焊接固定在基礎上並支撐圓鼓襯墊。 兩個齒輪單元同時結合在操作側和驅動側兩側是 以獲得良好剪切形狀,當剪切鋼板時彎曲切刀間隙將 被圓鼓的固定反向扭轉力維持著,同時圓鼓將被坐落 在牌坊襯墊上由液壓缸固定著,在圓鼓的操作側上下 齒輪單元連接彈簧補償齒輪所受反衝力。
01:01
1000
1132
精軋機設備說明:
精軋機( F-1) 進料輥
軋機出口側滾輪 工輥更換
1個直徑 350 mm. x長 2,230 mm
2個直徑 300 mm x長 1,800 mm在精軋機 ( F7) 出口側 馬達驅動運輸小車, 邊移動由液壓運轉型式
背輥更換
每座軋機
液壓操作(雪橇型式)
澆鑄鐵 每站大約7,200cm2 (F1~F4) 每站大約 6,000cm2 (F5~F7) 牌坊窗口的鋼板襯墊 Welded steel 上隔離板為鍛接鋼鐵
精軋機除銹器(Finishing Scale Breaker)
精軋機除銹器將噴灑出高壓水將T-bar上下表
面二次銹皮除去,精軋機除銹器蓋板的設計是 防止除銹水波灑濺出,蓋板有類似(蝸牛形狀) 排水溝以收集噴灑出的除銹水並流至清渣溝。 獨立式驅動輸送輥道位於夾送輥進出口側,是 以進口上方夾送輥為驅動型式,精軋機除銹器 輸送輥面較其他輸送輥道長是為防止軸承箱被 噴灑出的水浸入。
在更換切刀時位於液壓缸操作側將牽引著機座外的
圓鼓框架,切刀更換時設定於停機環境下作業,軋 延作業時調整切刀間隙是不必要的。 在剪切機的圓鼓更換是用手動方式解開齒輪的連結 器和襯墊板保持裝置,切刀的間隙是由切刀背後金 屬墊板來做適當調整。 兩個螺旋狀齒輪機座平台由滾輪軸承支撐並安裝焊 接於齒輪箱,齒輪箱將有足夠強度來承受剪切時所 受衝程負載,兩個量測滾被精確使用在量測T-bar速 度,當量測輥偵測到鋼板頭端被剪切時,捲取箱搖 輥將被啟用,而精軋機除銹器的輥輪將被使用當成 剪切鋼板尾端量測輥。
牌坊
軋機參數 臺板 背輥平衡 工輥平衡和彎曲
大約. 550 ton/mm (F1~F4) 大約 520 ton/mm (F5~F7) 輥座底下沉重鋼鐵 4個液壓缸建造在液壓缸箱上 高工輥液壓平衡和彎曲的液壓缸安裝在牌坊上軸承箱上可增大冠 工輥移轉是備裝置是安裝在 精軋機(F1 to F7)
工輥移轉是備裝置
型式
開度 汽缸 邊導器長度 移動速度 齒輪條和齒輪機械設備運轉液壓缸並 操作側和驅動側結合 750 – 1,800 mm (最大) 由伺服閥控制液驅動壓缸 約9m 100 mm/sec (兩側一起作動)
邊導器襯墊
潤滑 位置感應器 邊導器滾輪
可替換式鋼板
集中系統式提供ad cell 坐落在下背輥兩側軸承箱底下 ,液壓缸的 衝程調整工輥直徑改變和輥子安置間隙,用以增補填 充墊板方式完成補償上背輥直徑的變化,裝填墊板坐 落固定底層墊板的方式來完成補償下背輥的直徑改 變,上背輥平衡是利用以坐落在液壓缸箱的上輥平衡 裝置液壓缸來完成,平衡上下工輥的强而有力液壓缸 坐落在液壓缸箱,軋機牌坊的樁表面在焊接在不銹鋼 襯墊面上,軋機每一站具有入口邊導器和出口邊導 器 ,這些邊導器可在輥子更換同時縮回,精軋機 F-1 入口側和 F-7 出口側具有進料輥,伸張力保持器設備 位於軋機間其驅動型式為低惰性引導。
軋機馬達能力和 軋機速度:
軋機 主馬達規格 轉速比 滾輪速度 m/min.
min
F-1 6,500 kW 01:05.5 221
max
251
190/530 rpm
F-2 6,500 kW 190/530 rpm F-3 6,500 kW 01:03.0 405 461 01:04.5 270 307
精軋區範圍 (15~20柱)
簡介內容:
一、精軋區慨要(General): 二、設備介紹: 剪切機入口側工作台(Crop Shear Entry Table) 剪切機入口側邊導器(Crop Shear Entry Side Guide) 剪切機(Crop Shear) 精軋機除銹器(Finishing Scale Breaker) 機軋機(Finishing Mill)
精軋機除銹器噴頭介紹:
噴頭 噴頭型式 凸輪 支撐和螺栓 除銹壓力 兩個上/下噴頭 不銹鋼材質 碳鋼材質 17.6 MPa min.
精軋機除銹機設計說明:
液壓缸的蓋板為傾斜方式以防止銹皮和噴灑水流出。 上夾送輥將扮演具有檔水功能。 噴嘴將被設計能保證完全地除銹並具有冷卻鋼帶功能,以 防止銹皮缺陷產生和避免增加熱鋼帶生產的造成問題。 兩個主要噴水閥被設計為前後兩列型式。 每列噴水孔被設計為交叉排列型式。 蓋板被設計可有效將側邊噴灑水轉向。 除銹水系統容積的設計能足夠滿足粗軋區和精軋區除銹用 水。 所有管件將被強而有力鐵箍或固定器固定著以防止移動。
1支 (直徑350 mm x長 2,160 mm)
1支 (直徑406 mm x長 2,160 mm) AC 52 kw 0/550 rpm AC 25 kw 0/120 rpm 齒輪式連結器 1.集中系統油脂潤滑 2.萬向接頭與齒輪連結器(手動油脂潤滑)
機軋機(Finishing Mill)
F1至 F7 軋機: 精軋機由七座軋機串聯組合程(tandem mill) ,片 狀軋機牌坊為上封閉型式,軋機牌坊坐落在底板上並 牢固的固定在基礎上,每個軋機的工輥被設計備有可 轉移式機械設備,F-1至 F-6軋機由數個輥輪連接結合 。工輥坐落在多列楔形型式滾柱軸承上,而背輥坐落 在無間隙型式Morgoil 油膜軸承上,其潤滑方式由潤 滑系統的分配器供油潤滑,不具有下壓螺桿( screwdown )機械設備設計方式 ,液壓缸設備坐落在上背輥 與軋機牌坊間,其設計條件為了輥子間隙設定與自動 厚度控制系統(AGC)。
二、精軋機(Finishing Mill): T-bar經由機軋機入口側除銹裝置做三次銹皮的除 銹後接著送入精軋機軋延 。 各站精軋機的軋輥間隙和軋輥速度由電腦系統自 動設定控制。 F-1 到 F-7的主馬達由 AC 高速度反應驅動模式控 制。 軋輥間隙設定的控制由自動量測控制模式液壓缸 運行。 精軋機各站具有AGC液壓缸機械設備,不使用馬 達驅動壓下螺桿(screw down)機械裝置。
油液壓缸控制移動位置 移動行程 +/- 150 mm
至 F7 精軋機具有强而有力工輥bending 系統和工輥轉移系統以提供鋼板板形控制和 軋輥排程控制。 為獲得最佳鋼板的厚度和寬度,機軋機(F-1 至F-7)各站間具有低慣性伸張力保持器及高 反應速度控制和高速度的 (AGC)機械設備 。 工輥更換機械裝置是另一個重要因素,軋機 上下一對的工輥使用馬達式換輥小車取出, 在軋機前的側移器設備將更換新的一對工輥 並推進軋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