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美丽的颜色
【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
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预学】
(一)目标导引:
1.了解相关背景及文学常识
2.概括故事内容,了解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
3.了解并学习玛丽的科研精神和乐观精神
(二)预学检测(请先预习课文再完成以下检测题)
1.自主积累词语,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出正确的字形。
炽.热( )猝.死( )窒.息( )吹嘘.( )
沸.腾( )咽.喉( )溶.液( )踱.步( )
2.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 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2. 结合全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3.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四)自探质疑
【评学】
(五)达标检测
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几方面?
(六)拓展延伸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结尾:
她(居里夫人)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
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
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
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
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